游酢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433
人物姓名: 游酢
人物异名: 字:定夫;号:廌山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029.pdf
出生年: 1053年
卒年: 1123年
籍贯: 建州建阳县

传略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号廌山,建州建阳县人。 在我国古代启蒙读物《幼学故事琼林》中,有“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的内容。说的是汉朝人苏章肩背书箱千里求师,和北宋游酢、杨时脚踏积雪,恭候老师午觉醒来的故事,反映了古人早已把尊师重教的美德,作为幼儿教育的内容编入教材之中。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建阳的游酢,和南剑州将乐的杨时。熙宁五年(1072),年方二十的游酢以乡荐赴京应试,巧遇河南洛阳的程颢。程颢对其资质大加赞赏,认为“其资可以进道”。“道”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原理或本原、本体等。程颢与其弟程颐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二程”,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洛学”。他认为游酢“其资可以进道”,对青年游酢来讲,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和激励。游酢从此成为程门入室弟子元丰四年(1081),游酢又携杨时拜程颢为师。也就是说,杨时从学大程,最初是游酢带去的,因为他比杨时早九年(1072)从学于大程。两人学成南归之日,师生依依惜别,程颢对他们俩寄予厚望。在目送他们远去后,高兴地说:“吾道南矣!”意思是说,有了游、杨二君,我的道(理学思想)就可以传到南方去了。闽北武夷山一带后来被誉为“道南理窟”,其渊源应追溯到游酢、杨时二人载道南归,促使理学思想在南方各省传播,中国文化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 元祐八年(1093),程颢已逝世八年,为了进一步钻研理学思想,游酢又偕杨时同赴洛阳从学于程颐。游、杨二人于这年冬天冒着大雪来到程家,适逢程颐闭目瞑坐,二人不忍惊动先生,恭敬地侍立庭外静候,程颐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一尺,史称“程门立雪”。 游酢学成之后,元符元年(1098)曾在家乡建阳麻沙长坪富垅村廌山之麓建廌山草堂,又在武夷山云窝接笋峰建水云寮,在此聚众讲学。杨时讲学的书院很多,他曾先后在福建的武夷山、建阳、将乐,外地的萧山、无锡、慈溪、常州等地的书院传播理学。朱熹在武夷精舍讲学时,曾对他的门人说起杨时在武夷山讲学的故事:“龟山过黄亭詹季鲁家。季鲁问《易》,龟山取一张纸画个圈子,用墨涂其半,云:‘这便是《易》’。此说极好。《易》只是一阴一阳,做出许多般样。”(《朱子语类》卷六五)这里的黄亭,就是武夷山的一个村庄的地名。为了纪念杨时传播理学的功绩,后人在将乐龟山建有龟山书院。游酢、杨时所建的书院,属于福建书院中从早期搏击科场的书院向传播理学的书院转型的典型代表。 既然游酢和杨时都是二程的弟子,同样是洛学南传的重要人物,为什么延平四贤只提杨时,而不说游酢呢?的确,从时间上来说,把洛学传入福建最早的是游酢而不是杨时。但游酢的著作在当时流传不广,知名弟子不多。在古代传播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承载思想的文献(文字流传),和师徒之间口耳相传这两方面游酢均有严重的缺陷,此其一;二是他去世的早,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就去世了;三是他晚年出入禅佛,被后来的学者误解为不是醇儒。再从地域上来说,游氏的家乡是建州,而不是延平,和延平没什么关系。既然如此,南平大凤凤池村为什么又会有游定夫书院呢?这所书院是在游酢逝世将近一百年之后,于元延祐四年(1317),游酢的十世孙、南平的游以仁为使子孙不忘祖宗德业并发扬光大,仿照建阳廌山书院旧式而新建的,和游酢本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和游酢相比,杨时则不同,他虽与游酢同年出生,但他比游氏多活了12年,直到南宋绍兴五年(1135)去世。他在各地讲学,及门有弟子遍及东南。他的著作在门人弟子的广泛搜集下,也及时地得到出版。南宋绍兴五年(1135),杨时逝世后,他的门人和女婿陈渊就开始广泛地搜集和编次他的遗著。这样,杨时文集在南宋时就有三种刻本行世,分别为二十卷本、二十八卷本和三十五卷本三种。今存明清刻本众多,有选集本和全集之别。专著现存的有《春秋义》、《孟子义》、《字说论》、《日录论》和《曾肇行述》等。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杨时三传之后,有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这些,都是门生凋零的游酢所无法比拟的。

知识出处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本文描述了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进一步探论他所提倡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理一分殊”、“融释”等学说内涵,疏理其“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等高尚品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