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60
人物姓名: 陈襄
人物异名: 字:述古:号:古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026.pdf
出生年: 1017年
卒年: 1080年
籍贯: 今福建省闽侯县

传略

陈襄(1017—1080)最为著名。陈襄字述古,号古灵,后人称为古灵先生,北宋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人。他二十六岁登进士,授官浦城县主簿、代知县,后历官仙居知县、著作佐郎,杭州知州、枢密院直学士等。陈襄的著作有《易讲义》《奉使录》《中庸讲义》《郊庙奉祀礼文》《古灵先生文集》等。其中,《中庸讲义》较全面地论述了他的理学思想。他的哲学体系以“诚”为最高范畴。他说:“诚者,天之道。诚者,物之始终。”他认为,天离不开“诚”,物也离不开“诚”。“诚”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诚即神”。人得到了“诚”,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诚”是有高明博厚的,有了“诚”就有了最完善的道德品质,就能确定各种事物应如何来处理。谁能得到“诚”呢?他认为,圣人生来就有“诚”的美德,因此对于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不学而知,懂得“天理”,一言一行皆符合天理;而一般人呢?虽然没有圣人那样的先知先觉,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明白了“天理”“圣道”而达到“诚”。一般人要达到“诚”的美德,就要存正去邪,即保存礼义之正,去异端邪念;要存公去私,即保存国家之公,清除个人之私欲。他认为,时时按此办理,那就会达到“诚”。对于道德修养,陈襄认为,人不能丧失本心,丧失了本心就要加强道德修养,恢复本心。陈襄所谓本心,是指遵守三纲五常的善心。他还认为,人最重要的是“道”,道就是“义”。“不苟且求利,不苟且求进,不苟且求得,只在于求义”,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于义。在认识论上,陈襄提出:“好学以尽心,诚心以尽物,推物以尽理,明理以尽性。”这是说通过学习儒家经典以达到尽知人的仁义礼智的善心;要诚心诚意地待人接物,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以达到尽知事物的道理;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才能尽知自己的本性。在陈襄看来,人的本性和事物的道理都是上天给的,是先天就有的。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主簿
职位
代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