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自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293
人物姓名: 傅自得
人物异名: 字:安道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01.pdf
出生年: 1115年
卒年: 1183年
籍贯: 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市)
非亲属: 朱松;朱熹

传略

傅自得(1115—1183),字安道,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市)人。其父傅察官至吏部员外郎,宣和末出使金国,金人迫降,不屈而死。《宋史》列入《忠义传》。 傅自得从小勤奋好学,试博学宏词科,因忤秦桧落第。后以其父恩荫补承务郎,曾历任漳州、泉州通判等职。傅自得喜作诗,早年曾向朱松学习诗法。与朱松有“夜对榻语,蝉联不休”①之交谊。后朱子官同安主簿,又与傅自得交往密切。二人同登九日山,泛舟金溪,唱和往来。傅自得年长朱子十五岁,故朱子尊称其为“傅丈”。 淳熙元年(1174),傅自得出任福建转运副使兼知建宁府,而此时朱子在建阳,二人因得以往来甚密。朱子还委托傅自得刻印《弟子职》《女诫》和《温公杂仪》诸书于建宁漕司。淳熙元年(1174年)建宁府遇旱灾,朱子还与傅自得等府司官员讨论赈灾事宜,详列赈灾十二事。②朱子知南康军时,刊刻其父《韦斋集》,即由傅自得作序。傅自得去世后,朱子专程赴泉州吊唁,并为之撰写了《朝奉大夫直秘阁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傅公行状》。其子傅伯寿、傅伯成均为朱子门人。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专题

通判
职位
通判
职位
转运副使
职位
知府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