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289
人物姓名: 陆九龄
人物异名: 字:子寿;号:复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198.pdf
出生年: 1132年
卒年: 1180年
籍贯: 抚州金溪(今浙江省金溪县)
非亲属: 陆九渊;朱熹

传略

陆九龄(1132—1180),字子寿,号复斋,抚州金溪(今浙江省金溪县)人。乾道进士,历官兴国军教授。与其弟陆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称为“二陆”。 鹅湖之会后,陆九龄与朱子又有过淳熙六年(1179)三月铅山观音寺之会。此后不久,其学术观点完全转向朱子(第四章《论道》),故朱子将其视为志同道合的“吾党”。陆九龄染病在床,朱子派人前往送药问候。后不幸逝世,朱子不仅为其书祭文,还请好友吕祖谦为之撰写墓志铭。祭文云:自是以还,道合志同。何风流而云散,乃一西而一东。盖旷岁以索居,仅尺书之两通。期仗屦之肯顾,或慰满乎予衷。……曾往使之未返,何来音之不祥。惊失声而陨涕,沾予袂以淋浪。⑤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