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160
人物姓名: 汪应辰
人物异名: 圣锡;汪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237.pdf
出生年: 1118年
卒年: 1176年
籍贯: 信州玉山
亲属: 汪涓

传略

汪应辰(1118—1176年),字圣锡,原名汪洋,乃汪涓之弟,信州玉山人。幼年聪慧,五岁能读书应对,语惊众人。因家境贫寒,常从他人处借书,过目不忘。从名儒喻樗、吕居仁、张九成、胡安国等游。十八岁时登绍兴五年(1 135年)乙卯科进士第一,宋高宗皇帝赐名应辰,授镇东军签判,深得宰相赵鼎的爱惜,召为秘书省正字。绍兴八年,上书反对议和,以言事忤秦桧,出通判建州。秦桧为相,汪应辰遭受迫害并被流放岭南十七年。桧死,始得复召入朝,为吏部郎官。绍兴三十年后升为秘书少监。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以左朝散大夫、集英殿修撰、权户部侍郎调任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路经建安,读朱熹诗文,叹为远器,与朱熹相见,即与陈康伯、陈俊卿、凌景夏向朝廷举荐朱熹。隆兴元年四月召朱熹到福州,讨论北伐用兵等事宜。隆兴二年二月、四月,两次邀请朱熹到福州讨论和战问题及论辩儒佛。当年五月准备入朝奏事,七月由福州北上,过崇安与朱熹见面,入朝后,除敷文阁直学士,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上状荐举朱熹自代。乾道三四年间官益州太守。乾道四年六月,应诏入朝为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因勇于任事,敢于兴利除弊而得罪权贵,以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仍屡遭弹劾,遂以病为由,力请致仕。著有《二经雅言》、《唐书列传辨证》、《文定集》等。淳熙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病卒,谥文定。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专题

签判
职位
正字
职位
通判
职位
郎官
职位
大夫
职位
侍郎
职位
安抚使
职位
制置使
职位
太守
职位
尚书
职位
学士
职位
学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