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070
人物姓名: 陈俊卿
人物异名: 应求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113.pdf
出生年: 1113年
卒年: 1186年
籍贯: 兴化军莆田
亲属: 陈诜
非亲属: 郑樵;林光朝

传略

陈俊卿(1113—1186年),字应求,陈诜之子,兴化军莆田人,家居感德乡胡公里木兰溪畔。自幼孤苦,勤奋读书,与郑樵、林光朝等人交厚。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第二名,授泉州观察推官,不附秦桧,改南剑州通判,继任泉州南外敦宗院教授。绍兴二十三年,在莆田接见南下赴任泉州同安主簿的朱熹。后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兼王府教授,曾为太子赵昚讲经。其为主战派代表人物,绍兴三十年弹劾主和派人物汤思退,次年,以兵部侍郎奏请起复张浚。绍兴三十二年为吏部侍郎,与汪应辰、凌景夏、陈康伯举荐朱熹。 隆兴元年,陈俊卿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协助张浚北伐。次年,出知泉州。自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赴阙。乾道元年正月,入朝为吏部侍郎,寻兼侍读、同修国史,与陈康伯共举朱熹。听用朱熹之说,力诋王茀之说,遭主和派宰辅钱端礼排挤,得罪宋孝宗赵眘,同年七月出知建宁府,与朱熹往来。乾道三年十一月,除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击去近习龙大渊、曾觌,与刘珙共举朱熹、张栻。次年十月除右仆射。乾道六年六月,因与右相虞允文政见不合,为孝宗所不喜,以观文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为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乾道七年,支持朱熹在崇安县五夫里行社仓,留粮储库。乾道八年七月奉祠,九月因政绩进秩为银青光禄大夫进京为官,得罪权贵,以提举临安洞霄宫归乡隐居。 淳熙二年三月,陈俊卿以观文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福建安抚使再知福州。淳熙四年七月奉祠,九月告归,朱熹致信慰问,寄予重望。淳熙五年九月,除江南东路安抚使,赴阙奏事,途经崇安,与朱熹相晤,专门讨论奏论近习之事,并向皇帝举荐朱熹。淳熙七年帅江东,南康知军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修复后派人往金陵并致信求书。同年七月,以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为少保。淳熙十年十月,朱熹南下吊唁傅自得,十一月,与林用中南游泉州数日后,北归到莆田,住其仰止堂,进行学术交流与游赏酬唱,其子孙向学于朱熹。淳熙十二年十一月,朱熹致书论政。终以两朝元老,以少傅致仕。 朱熹两谒陈俊卿于木兰溪畔,有诗称颂其力主道学的功德和从容进退的高风亮节,且有书信致之。陈俊卿卒于淳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次年春,朱熹在门生陪同下,到莆田吊唁及送葬,作《祭陈福公文》,自称“我从公游,出入三纪。晚途间关,遂托知己。”淳熙十五年十二月,朱熹又作《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朱熹与门人论当世人物,有“魏公为莆人中淳朴无伪者”之说。 朱熹在仙游的影响力,后世文章每有见载。 陈谠作《道庆堂》记云:兴属仙游为壮邑,四民士风为盛。士风盛,故多世家宦族。今有合族祠堂置祭田以供祀事者,仿文公家礼而行。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专题

观察推官
职位
通判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侍郎
职位
大学士
职位
光禄大夫
职位
安抚使
职位
安抚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