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9082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2
页码: 362-363

内容

近几年东亚哲学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这与东亚各国间日趋深入的人文交流与文化东亚之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无关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今日之东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和欣赏彼此多彩而丰富的思想与文化。
  儒学作为东亚地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文化,其对东亚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赘述的。笔者对东亚儒学的关注已有多年,自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即留意于东亚儒学比较研究,之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以朱子与栗谷为中心,进行过人物的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随着学习和研究的逐步深入,笔者渐次发觉以论辩的形式而展开的韩国性理学的主要理论特色在于其理气性情诸说。于是,从事博士后研究时起就将最能代表韩国性理学理论特色的“四端七情”之辨作为研究的对象,并试图以比较研究的视角来观照其理论的特点以及朱子学在东亚地区的多元发展。
  本书就是以比较哲学的视角,探讨在东亚儒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四端与七情这一儒学情感学说的学术著作。当拙著即将付梓之际,谨向张立文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笔者多年来一直受教于张先生,所获远在言语之外。没有先生的悉心指导和多方鼓励,此一研究很难坚持到今天。师恩如山,当感念永志。
  同时,也要感谢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帮助笔者成长的潘富恩、朱七星、杜继文、李甦平等诸位先生们。他(她)们所给予的指点与教诲,使生性驽钝的我亦在日复一日的学术研究中偶有所得、偶有所悟。在此谨向诸位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课题研究曾获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以及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等机构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另外,本书的部分章节作为阶段性成果分别于《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世界哲学》、《史林》、《中国哲学年鉴》以及韩国的《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韩国哲学论辑》、《退溪学与儒教文化》、《栗谷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在此亦向上述各期刊的编辑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为了拙著的如期出版,人民出版社哲学与社会编辑部主任方国根编审以及钟金铃、段海宝两位副编审皆付出了诸多辛劳。对他们的深情厚谊和支持,在此同样深表谢意!
  最后,特别感谢家人这些年来对笔者科研工作的默默支持与理解。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还吸纳了不少前辈诸贤的研究成果,虽在行文中一一作注,但难免挂一漏万,在此一并致谢。
  学然后知不足。因笔者学力不逮,拙著中定会存在不足之处,恳祈方家、同仁予以谅解并赐玉。
  愿拙著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国内正兴起的东亚传统哲学比较研究。
  2018年2月谨识于北京

知识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四端七情之辨》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四端七情问题为理论线索,从比较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四七”之辨的产生、演变及其在东亚儒学史上的意义。在论述过程中,还对与“四七”之辨有密切关联的“无极太极”之辨、“人心道心”之辨作了详细的阐发。此为朝鲜朝前期著名的二大论辩。本书还论述了丽末鲜初朱子学的传人、其“官学”地位的确立以及朝鲜朝前期太极论、道学论、气本论的思想建树。围绕“四端七情理气”之发、“四七人心道心”等问题展开的论辩。

阅读

相关人物

洪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