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虚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9031
颗粒名称: 一、太虚说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044-0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徐敬德是韩国气学派的理论先驱,主张世界由“气”构成,并提出了独特的先后天理论。他以“湛然虚静”之气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气之本体“有聚散而无有无”,而气的运动是包罗万象的世界的普遍本质。
关键词: 徐敬德 气本论 太虚说

内容

徐敬德(1489—1546年),字可久,号花潭、复斋,谥号文康。徐氏既是朝鲜朝前期代表性的性理学家之一,又是气本论哲学的理论先驱,世称“花潭先生”。他是开城府人,平生为学最得《大学》“格物致知”之旨。据《年谱》记载,徐氏18岁时当读《大学》至致知在格物一节,便慨然叹道:“为学而不先格物,读书安用?”②徐敬德志行甚高,不喜举业,曾卜筑精舍于开城五冠山下的花潭边,潜心道义,专以穷格为事,以此终其一生。他曾在一首《述怀》诗中吟道:
  读书当日志经纶,晚岁还甘颜氏贫。
  富贵有争难下手,林泉无禁可安身。
  采山钓水堪充腹,咏月吟风足畅神。
  学到不疑知快活,免教虚作百年人。①
  隐居松都(开城)的花潭潜心治学,安贫乐道,其不拘形迹、狂放自适的形象由诗作跃然纸上。这首诗可视为其守道笃学之生平的真实写照。
  徐敬德虽然其为学不尊朱子而多从邵雍和张载之说②,但是其所建构的气本论哲学体系在韩国儒学史上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李珥曾评论说:“敬德则深思远旨,多有自得之妙,非文字言语之学也。”③
  关于“虚空与气”,张载论述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也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④他以为,气之本体乃无形的太虚,正是气的聚散形成万物与太虚。太虚、气和万物可谓同一实体的不同存在状态,这是张载气本论思想的立论基础。横渠的气一元学说不仅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论思维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还促进了东亚儒家文化圈气论思想的深入发展。
  作为韩国气学派的理论先驱,徐敬德确如李珥所言极重精思自得,其学说亦确有“自得之妙”。他不仅主张世界由“气”构成,而且还提出了独特的先后天理论。
  首先,徐敬德将“气”视为世界的本原,以为一切皆为“气之聚散而已”。他曾说过:“吾亦曰:‘死生人鬼,只是气之聚散而已’。”⑤还说过:“一气之分,为阴阳。阳极其鼓而为天,阴极其聚而为地,阳鼓之极,结其精者为日,阴聚之极,结其精者为月,余精之散为星辰,其在地为水火焉。”①在花潭看来,天地万物归根结底皆是先天之太虚。正是气的鼓、聚、凝、散之运动产生了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因此,气的运动才是这包罗万象的世界的普遍本质,所以他以气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
  其次,徐敬德将“气”之性质规定为“湛然虚静”,所谓“其湛然虚静,气之原也”②。他进而指出:“有聚散而无有无,气之本体然矣。气之湛一清虚者,弥漫无外之虚。聚之大者为天地,聚之小者为万物。聚散之势,有微著久速耳。大小之聚散于太虚,以大小有殊。虽一草一木之微者,其气终亦不散。况人之精神知觉,聚之大且久者哉!形魄见其有散,似归于尽没于无。”③依徐氏之见,气之本体“有聚散而无有无”。由此可知,其所言“湛一清虚”之气乃超时空之永恒存有物。他以气本论思想为基础对气之聚散运动给出自己的解释:即气之“聚”生成大千世界,“散”则还原为气;易言之,具体的事物只是“浮现一气中”而已。所以气虽看不见、摸不着,却作为实实在在的存有充塞着整个宇宙。徐敬德以为气“弥漫无外之远,逼塞充实,无有空阙、无一毫可容间也。然挹之则虚,执之则无,然而却实,不得谓之无也”④。
  再次,在“太虚”与“气”的关系上,徐敬德相信因“虚静即气之体”,故太虚既无终始亦无穷尽。他说:“无外曰太虚,无始者曰气,虚即气也。虚本无穷,气亦无穷。气之源,其初一也。既曰气一,便涵二;太虚为一,其中涵二。既二也,斯不能无阖辟、无动静、无生克也。”⑤文中从空间和时间的意义上对“太虚”与“气”作出了解释:太虚为“无外”,气为“无始”,二者皆无穷。花潭还指出二者初皆为“一”,但以其中涵“二”遂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太虚,虚而不虚,虚则气。虚无穷无外,气亦无穷无外。既曰虚,安得谓之气?曰虚静,即气之体;聚散,其用也。知虚之不为虚,则不得谓之无。老氏曰:‘有生于无’,不知虚即气也。又曰:‘虚能生气。’非也。若曰:‘虚生气’,则方其末生,是无有气而虚为死也。既无有气,又何自而生?无始也,无生也。既无始,何所终?既无生,何所灭?老氏言虚无,佛氏言寂灭,是不识理气之源,又乌得知道。”①这里徐敬德对“太虚”和“气”的内涵、功用皆作了说明:太虚虚而不虚,虚即为“气”;“气”有体用,以虚静为体,而以聚散为用。引文中他在阐述其“太虚”说的同时,还指出了其与佛、老之寂灭虚无的本质区别。“有生于无”出自《老子》第四十章②,“虚能生气”亦与道家“有生于无”不无关系。对此,张横渠批判说:“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③从徐敬德“虚静即气之体”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儒家气论与佛、老之学的本质区别。

知识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四端七情之辨》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四端七情问题为理论线索,从比较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四七”之辨的产生、演变及其在东亚儒学史上的意义。在论述过程中,还对与“四七”之辨有密切关联的“无极太极”之辨、“人心道心”之辨作了详细的阐发。此为朝鲜朝前期著名的二大论辩。本书还论述了丽末鲜初朱子学的传人、其“官学”地位的确立以及朝鲜朝前期太极论、道学论、气本论的思想建树。围绕“四端七情理气”之发、“四七人心道心”等问题展开的论辩。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敬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