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9007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5
页码: 001-005

内容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做学问就是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加工成器,要下切、磋、琢、磨的苦功夫。洪军博士后研究韩国哲学有年,又得精通韩语之利,故能对韩国哲学思想有致精微的体认。朝鲜朝人杰地灵,学术繁荣,出现了相似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其学派林立,凡义理派、事功派、节义派、主理派、主气派、礼学派、图说派、实学派以及以地域分的畿湖派、岭南派等,不一而足,各学派之间互相切磋、琢磨、论争、答辩,对中国儒学经典、朱子学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大大推动了学术思想、哲学理论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各派哲学思想在论辩中不断得到修正、充实、完善,使中国儒学思想、朱子学在与朝鲜传统文化思想的融突而和合中,造就了朝鲜儒学和朝鲜朱子学。从朝鲜半岛哲学思想发展史而观,朝鲜朝是朝鲜半岛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峰期,也可谓“造极”期。
  该书从朝鲜朝各哲学思想家的原典出发,避免现有的先见、先识或囿见、固见,以体识、体认各哲学思想,并出入于原典之间,探究其人文环境、思想演化、论辩激发、经典诠释中的思想关联,故能较为贴近各哲学思想家的原意、本意。
  概而言之,该书具有核心话题的明确性,逻辑系统的清晰性,思想比较的异同性,独具匠心的创新性。
  核心话题的明确性。哲学,换言之是一种辩学,辩论、对话、争鸣出智慧。辩论、对话、争鸣是爱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辩论、争鸣中激励智慧的闪光。无论是古希腊,抑或中国先秦,都是高扬辩论、对话、争鸣的时代。在百家争鸣中,才有百花齐放。在朝鲜半岛哲学思想史上朝鲜朝也是辩论高涨的时代,历经无极太极论辩、四端七情理气论辩、四七人心道心论辩、人物性同异论辩以及心说论争等。它观照性理学的本体论、社会论、人生论、价值论、体认论、理气论、心性论、道器论等,造就了朝鲜朝哲学思想独特的理论风格、思维形式、范畴体系、诠释方法。特别是对理、气、心、性、无极、太极、人心、道心、人性、物性等概念、范畴的明确规定、深度辨析、比较研究,均具有鲜明的特色,显性的神韵。在这些诸多论辩和概念、范畴的融突中,又以“四端七情”论辩为核心话题,不仅围绕此核心话题为线、为纲,把其他诸多论辩统摄于此核心论辩,而且随此核心话题使论辩渐渐深入展开,概念、范畴的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充实,使核心话题趋于完整。
  逻辑系统的清晰性。哲学思想逻辑系统把哲学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依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构成一定关系的整体系统。中国古代和古希腊都有整体论和系统论思想,如德谟克利特的《宇宙大系统》(已失传)、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等,中国的《周易》的六十四卦系统、《老子》的逻辑思维系统等。当代系统科学家普利高津对中国古代系统思想曾说:“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对整体性、协和性理解的很好结合,这将导致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①尽管古代整体论或系统论是直观的,但对于世界的整体关系的体认有了提升。该书揭出权近的《入学图说》共四十图说,其中以《天人心性合一之图》、《天人心性分释之图》、《大学指掌之图》、《中庸首章分释之图》、《语孟大旨》、《五经体用合一之图》等对“四书五经”的内容分析、综合,既把研究对象还原为更深层次的元素,又把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元素(即概念、范畴)经判别、分类、归纳、演绎而构成整体系统的哲学逻辑结构。权近的《天人心性合一之图》是依周敦颐的《太极图》及朱熹的《中庸章句》之说,就人心性上以明理气善恶之殊。上而太极,最上一圈,分阴阳东西,内圈为《周易·乾卦·卦辞》元亨利贞。以此图统率诚字圈、敬字圈、欲字圈,其下禽兽,横者尤偏塞为草木,万物化生之亦具于其中。由此构成整体系统的清晰明白的逻辑结构。权近的四十图说,对后来郑之云的《天命图说》、李滉的《圣学十图》、李珥的《心性情图》、《人心道心图》及曹植的《学记图》产生重要影响。以图示说,以说释图,两者融突和合,开启了朝鲜朝以图说体现作者哲学理论思维的形态的图说派,亦体现了朝鲜朝哲学理论思维特殊表达形式。尽管以往在韩国没有提出“图说派”之说,但以言简意赅的形式表达哲学理论思维形式,既体现了朝鲜朝哲学理论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亦体现了朝鲜朝哲学理论思维的简洁精神和殊性特色。
  思想比较的异同性。在哲学理论思维研究中,比较是对研究对象的体认的深化,通过比较既是研究问题的展开,亦是对研究问题的索隐。比较有纵向的、横向的比较,有同类的、异类的比较,使研究的问题更能精准地把握,使研究对象的文本的诠释更加符合本意。“四端”原出于《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①“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见于《礼记·礼运》篇。权近的《入学图说》较早提出“四端”与“七情”的关系,开朝鲜朝“四端七情”之辨的先河,后来李滉、奇大升、李珥、成浑等都接着“四端七情”讲,而各抒己见。权近是郑道传的弟子,两人在理解、阐释朱子学的侧重上有异,郑道传致力于实践朱子学,以批判佛教思想,为朱子学的传播和学习清除障碍。权近倾心于对朱子学理论的探讨与诠释,以“理”的“其尊无对”批判佛教思想,树立理本体的权威。导致“理气四端七情”之辨延续几百年的直接原因是李滉对郑之云的《天命图》中“四端发于理,七情发于气”的修改。李滉改为“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这一改便引起学术界、思想界的论争。奇大升首先对李滉发难,他以“四端七情”的“理气妙合之中而浑沦”的“理气浑沦”论,与李滉“理气互发”论相对待。奇大升以为,理气虽有分,但在事物上,两者浑沦不可分。李滉在与奇大升的辩论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表述方式,初:“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其次:“四端之发纯善,故无不善;七情之发兼气,故有善恶。”终论:“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尽管有三变,但主旨仍为“理气互发”论,没有变。继李、奇两氏之后,诸多学者接着辩论纷纭,李珥既不同意李滉理(四端)气(七情)互发说,也不同意奇大升的理气浑沦说,而主张“气发理乘”说。他认为:“大抵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无先后、无离合,何谓互发也。”但李珥的“四端七情气发理乘”一途说受到成浑的诘难。成浑认为“理与气之互发,乃为天下之定理,而退翁所见,亦自正当耶”。同意李滉的观点,这使李珥不得不将“四端七情理气”之辨引向深入。成浑、李滉理气互发论便引向人心道心之辨,从人心道心之辨以证理气互发论。李珥则坚持“气发理乘”论,并以孺子入井,然后乃发恻隐之心,此所谓气发,恻隐为气,其本为仁,“非特人心为然,天地之化无非气发而理乘之”。说明无论从人心而言,抑或从天地之化而言,都证明气发理乘为正道。
  理气四端七情论辩,自然而然涉及心性论、道心与人心、天地之性(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话题。道心与人心话题始见于《尚书·大禹谟》,作为先圣的“十六字心传”,受宋明理学家的关注和论辩①。明中叶罗钦顺提出“道心为性,人心为情”,引起朝鲜朝性理学者热议。李滉以人心为本,人欲为流。道心为义理之心,原于性命之正。注重道心人心之差分,李珥则注重两者之联结。尽管道心为“义理之心”,是至善的,为圣人所具有的心,出于性命之正,四德四端之心等,为朱熹、李滉、李珥所认同。但李滉在道心的追根溯源、道心的范围限定上有异于朱熹,李珥从道心人心不可分,说明道心与人心为善恶的总名,又与朱熹、李滉差分。三人理解有异,因此开出不同的面向。从比较异同中,不仅可加深对文本话题的理解,而且可更深层次体认论辩的价值与意义。
  独具匠心的创新性。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是思想的基因,日新,日日新,苟日新乃是普适的真理。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战无不胜;创新才能共赢,创新才能生生不息。朝鲜朝的朱子学由于其不断开展论辩、对话,才呈现生气盎然,而开出新生面。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通过对话,人类取得了最大成就,因为不对话,人类遭遇了最大失败。本来不必如此的。我们最大的希望可以在未来成为现实。有了任我们支配的技术,可能性是无限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确保我们保持对话。”②作为对话一种形式的论辩,是取得朝鲜朝性理学最大成就的现实,它造就了性理学逻辑的精微性,思维的深刻性,品格的独特性,形式的图说性,其哲学理论思维的创新,而开出朱子学的新生面,使朝鲜朝儒学、朱子学在东亚儒学史、朱子学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这是我喜读洪军博士《四端七情之辨——朝鲜朝前期朱子学研究》的体会,该著对“四端七情”之辨考镜源流,纵横比较,探赜索隐,诸多创新,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著。
  是为序。
  2018年3月18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

附注

①普利高津:《从存在到演化》,《自然杂志》第3卷第1期,第415页。 ①《公孙丑上》,《孟子集注》卷3,《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①参见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朱熹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研究》、《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 ②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14日文章,题为《斯蒂芬·霍金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作者:布兰登·斯佩克托。《参考消息》2018年3月16日转载,题为《霍金更新人类“宇宙观”》。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

知识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四端七情之辨》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四端七情问题为理论线索,从比较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四七”之辨的产生、演变及其在东亚儒学史上的意义。在论述过程中,还对与“四七”之辨有密切关联的“无极太极”之辨、“人心道心”之辨作了详细的阐发。此为朝鲜朝前期著名的二大论辩。本书还论述了丽末鲜初朱子学的传人、其“官学”地位的确立以及朝鲜朝前期太极论、道学论、气本论的思想建树。围绕“四端七情理气”之发、“四七人心道心”等问题展开的论辩。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立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