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980
颗粒名称: “太极”之解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9
页码: 043-051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朱熹在武夷山建设武夷精舍,并通过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方式重建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文章还介绍了黄榦作为朱熹的门徒,对朱熹的教育和思想的推崇,并解释了朱熹和黄榦对太极和静坐的理解与应用。
关键词: 黄榦 教书育人 著书立说

内容

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开始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建造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目的是为了著书立说、倡道讲学。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武夷精舍是朱熹完成《四书集注》和以它为教材实行完善的教育实践的一所成功的私立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由于黄榦在教育实践中的不懈努力,当元朝统一中国以后,朱子学自南向北传播,被朝廷定为一尊,成了国家的正宗思想,武夷理学文化也就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文化;迨至明清两代,“朱子学”一直是文化的正宗,达七八百年之久。它成为历代理学家讲述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的基本纲领,也是政治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清朝康熙年间,朱子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康熙皇帝亲颁御匾“学达性”,赐予武夷精舍(改为紫阳书院)。书院也改为官办,由朝廷委派山长管理。朱熹牌位也从“从祀”孔庙改为“十哲”之一(其他九哲均为孔子嫡传弟子),康熙还下令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编纂《朱子大全》……这一切,都是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兴教传学打下的基础。
  武夷精舍的作用在于通过创立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他所创立的学派史称朱子学(闽学),汇集了当时主要的儒学学派(濂学、洛学、关学)之大成。他始创“四书学”,即把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和他的学生曾参、子思的经典论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成一个系列,加以权威性的阐述、诠释,名之为《四书集注》。朱熹在以《四书》为教材进行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促使它成为官方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
  朱熹逝世之后,武夷精舍备受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修建。南宋末,经扩建后改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此后,直到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才改为朱文公祠,奉祀朱熹的神主,并以黄榦、蔡元定、刘爚、真德秀配享祭祀。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御史周鹓清、军御史及佥事肖干元协力檄令县令王和重修葺,辟地百余丈,绕以围垣。前竖牌坊,匾上镌刻“武夷书院”。沿着牌坊稍进有楼五楹,名叫高明楼,正中大堂也有楼五楹,两庑各六间堂斋。全部构筑轩雅宏丽,并曾置田百亩作为祀事及修缮费之用,旁边又建屋数间,择朱子后裔一人世居管理。
  淳熙十年(1183年)四月,朱熹的武夷精舍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建成后,著名学者袁枢等前来庆贺,曰:
  本是山中人,归来山中友。
  岂同荷蓧老,永结躬耕耦。
  浮云忽出岫,肤寸弥九有。
  此志未可量,见之千载后。
  大诗人陆游也驰书祝贺,并寄贺诗四首,其中两首为:
  其一
  先生结屋缘岩边,读易悬知屡绝编。
  不用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
  其二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须闲处看,白云一半肯分无。
  武夷精舍落成之后,朱熹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了《精舍杂咏十二首》,并撰写诗序,以记其盛况。之后,他即在此广收门徒,著书讲学,长达五年之久。四方学子纷纷前来求学,比如蔡元定、刘爚、黄榦、詹体仁、真德秀、李闳祖等近百人。朱熹的理学思想由此传播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以后,一批理学名家相继在武夷山中和九曲溪畔择地筑室,读书讲学,有的还以“继志传道”为己任。比如,刘爚的“云庄山房”、蔡沈的“南山书堂”、蔡沆的“咏雪堂”、徐几的“静可书堂”、熊禾的“洪源书堂”等先后出现在武夷山。所以,武夷山在南宋时期已成为东南沿海的一座名山,后人称之为“道南理窟”。
  从淳熙十年(1183年)到绍熙元年(1190年)的8年间,朱熹大部分时间均在武夷精舍讲学授徒或开展学术交流。在此期间,朱熹先后完成了《易学启蒙》《小学》《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著作。同时,还创作了《武夷精舍杂咏》等诗集。
  黄榦在武夷精舍从学并协助朱熹从事一些学术研究。《文集》卷三五《答刘子澄》书九:“熹一出三月,归已迫岁……却是精神困惫,目力昏暗,全看文字不得,甚觉害事耳。旧书且得直卿在此商量,逐日改得些少,比旧尽觉精密。且令写出净本,未知向后看得又如何也。”
  《勉斋集》录黄榦云:“先师之用意于《集注》一书,愚尝亲睹之,一字未安,一语未顺,覃思静虑,更易不置。一二日而不已,夜坐或至三四更,如此章‘谁毁谁誉章’乃亲见其更改之劳。坐对至四鼓。先师曰:‘此心已孤,且休矣。’退而就寝,目未交睫,复见小史持版牌以见示,则是退而犹未寐也,未几而天明矣,用心之苦如此。”文中记载的是朱熹为修改《论语集注》一书殚精竭虑、彻夜不眠的工作情景。
  作为朱熹学术上的得力助手,黄榦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上文实际上是他在协助朱熹担任部分研究之时记下的亲身经历。故朱熹的另一门人潘柄曾说:“文公退居山谷三十年,专讨论经典训释诸书,以惠后学。时从游者,独直卿日侍左右,纂集考订之功居多。”
  绍熙元年,朱熹知漳州,黄榦相随左右。由于长年跟随朱熹,学问日精。《文集》卷三四《答吕伯恭》书十九云:“熹来此,日间应接衮衮,暮夜稍得闲向书册,则精神已昏,思就枕矣。以此两月间只看得两篇《论语》,亦是黄直卿先为看过,参考同异了,亦为折中。”
  那么,黄榦为何尊崇朱子学说呢?理由很简单,他生平追随朱熹,对朱熹的道德、学问、业绩十分推崇,把朱熹看作是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的人格。
  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太极”是中国哲学史中最古老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与和谐美。
  周敦颐(1017—1073)的《太极图说》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发生发展论纲,全文仅200余字,却在后来被奉为“有宋理学之宗祖”,因为它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完整地论述宇宙发生、发展的著作,它对以后儒家学说的更新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也可以说,《太极图说》是周敦颐哲学思想的纲领性篇章。它阐释了其宇宙观,“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由此可见,周敦颐的这些哲学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经程颢、程颐继承发展,到朱熹集大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并成为宋代以后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据《周易》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从此被后世的学者重视,并不断地被演绎和解读。朱子理气论是其主要思想。
  朱熹对《太极图说》做了重要的发挥。一方面,他给“太极”下了明确的定义:“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至,故名曰太极。”简言之,太极就是最高的“理”的总称。另一方面,他把这个所谓“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又说成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把“太极”作为“理”和“道德”的根源。所以说,理学也称道学。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通过对理论挑战和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应,古典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理学能够在宋代以后获得这样的发展,正是因为它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营养。
  黄榦对“太极”这一概念也非常重视。他说:
  易有太极,易即阴阳也。太极何尝在阴阳之先?是先两仪,何尝生一而后生二?尝窃谓太极不可名状,因阴阳而后现。一动一静,一昼一夜,以至于一生一死,一呼一吸,无往而非二也。因阴阳之二而反以求之太极所以为阴阳者,亦不出乎二也。由此可知:第一,黄榦不同意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二”的,也即存在着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于是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并非先于阴阳,并非产生阴阳之母体,而是太极本身就包含阴阳,只能说“太极分阳分阴”。同样,他也不同意“太极产生两仪”之说。可见,黄榦提出的太极之体是阴阳二者,这可以说是他的一个大胆创见,是其贯彻朱子“一分为二”和朴素辩证法的结果。这种创见是对朱子学的发展,也是对朱子所论“无极而太极”观的修正。第二,对于“太极”的描述,朱熹在释其“无极而太极”时,谓“方浑论未判,阴阳之气,混合幽暗”,“太极无方所,无形体,无地位可顿放”。黄榦认为“太极”不可名状,不可形容,只有这样,“才能配至高之范畴,才能存万化之机”。从而使“太极”的本体地位不可撼动。
  另外,对于“太极”和“理”的关系,黄榦全面地接受了朱熹的观点,认为“太极只是极至之理,不可形容”。这样就把作为宇宙演化论的重要范畴“太极”改造为本体论的重要范畴。并认为“理”与“太极”又有细微的差别:“理”有许多层次,“太极”则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他说:“统体太极,各具太极,则兼体用。毕竟统体的又是体,各具的又是用。有统体的太极,则做出各具的太极。”因此,把“太极”与“理”的关系规定为两方面:一,太极是总天地万物之理,它是从全体上言理,是最高层次的理;二,理有多层次性,低层次的理不名为太极。
  黄榦还说:“其为道也,有太极而阴阳分,有阴阳而五行具。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则太极之理各具于其中。”归结了“理”与“气”,即“义理”与“性命”或“精神”与“物质”的两大哲学命题。
  黄榦对朱熹理学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说:
  天所赋为命,人所受为性,感于物为情,统性情为心。根于性,则为仁义礼智之德;发于情,则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端;形于身,则为手足、耳目、口鼻之用;见于事,则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常;求诸人,则人之理不异于己;参诸物,则物之理不异于人。贯彻古今,充塞宇宙,无一息之间断,无一毫之空阙,莫不析之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尽其大而无余。
  从以上所述说明,黄榦对太极、阴阳、五行、理气、性命、伦理、纲常、道德诸说之间的关系,作了简洁明确的表述。合而分,分而合,由“理”与“气”二元,进而确立了道德、伦理、纲常的主体性,具有执着地追求人生精神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
  黄榦长期追随朱熹,对朱熹的道德、学问等都十分推崇,他认为朱熹的人格是最为理想的人格。可见他深受朱熹的思想影响。同样,朱熹喜欢“静坐”,黄榦亦极为推崇,还留下了许多关于赞赏静坐的言论。从其论述来看,静坐大致有两个功效。
  其一,可以静心,是求学问道的入门功夫。朱熹对黄榦说:“入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己定,虽不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后来,黄榦亦干脆对学生明示:“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那么,为什么要将静坐视为入学功夫呢?朱熹的解释非常简单明白,他们认为只有通过静坐,使内心安定,方能探究万物之理,“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对此,黄榦也非常赞同。
  其二,静坐对于身心健康有益,是养生的好方法。朱熹自述、黄榦复述:“中年以后,气血精神能有几何?不是记故事时节。熹以目昏,不敢着力读书。闲中静坐,收敛身心,颇觉有力。”又说:“某今年顿觉衰惫,异于常时,百病交攻,支吾不暇。服药更不见效,只得一两日静坐不读书,则便觉差胜。”可见,朱熹在中年之后,身体状况不太好,容易疲劳,时常患病,特别是视力下降很厉害,他时常通过静坐的方法收敛身心,甚至于胜过服药的效果。
  自然,如朱熹、黄榦所说的“静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佛家的禅定或道家的打坐,不过,从儒家学者的论述来看,儒家所说的静坐与佛道所论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而言,儒家的静坐对于时间、姿势、吐纳等不如佛道严格,没什么特别的要求,重点在于放松身心、清净内心而已,可以说是一种适合知识分子的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清廉一脉,儒林门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志坚思苦,勤奋为本;尊师崇儒,理学为宗;学以致用,力行为上;自励教人,持恒以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榦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蔡元定
相关人物
刘爚
相关人物
真德秀
相关人物
陆游
相关人物
李闳祖
相关人物
蔡沈
相关人物
蔡沆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静可书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武夷山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