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失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974
颗粒名称: 科考失意
分类号: B244.99
页数: 3
页码: 019-021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在科举考试中遭遇挫折后,通过学习和努力,最终成为一位成功的学者和官员的故事。文章详细描述了黄榦在考试失败后的心理状态、学习经历和师承关系,以及他对于学术和人生的看法。
关键词: 黄榦 学术背景 成就

内容

黄榦在大山中一待就是三年,寸步不离。乾道七年(1171年),守孝结束后,大哥黄杲和母亲都劝黄榦要继续致力于举业,不可半途而废。大哥黄杲曾对他说:“如果你想完成父亲的遗愿,就应该致力于举业。”黄榦给大哥的答复是,他决定参加第二年的乡试,但他只准备努力一年,考试一次。如果不被录取,则从此放弃不问。
  由此看来,依黄榦的本性,他不甚热衷于科举考试,只是不好违背父愿,再加上众亲友的善意相劝,才勉强答应去参加一次乡试。
  黄榦只埋头准备了一年,便取得了许多人一生都望尘莫及的好成绩,足以证明他的确是才华横溢。在即将参加会试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黄榦定能一举夺魁,他自己也颇为自负、信心十足。虽然他参加乡试时有些勉强,不过如今对会试,黄榦抱有极大的希望。
  可是造化弄人,命运与黄榦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虽有奇才,但颇不得志,好端端的一条金光大道,却因在一场科场案中受牵连,从科举的金字塔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原来,黄榦赴京参加会试时,某考官因为家人受贿,在考官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考题泄露了出去。其实这位考官很清廉,可他本人万万没有想到被家人给害了,贪财的老婆与外人勾结,在开科考试那些天,就利用给考官送茶水的机会,吩咐仆人把考题答案贴藏在茶杯底下送去,结果阴差阳错地送给了黄榦。黄榦以为考场送来了茶水,正高兴时,当场举杯畅饮,监考人员发觉杯底有异样,立刻训斥黄榦停笔并叫人将他带走。审问中,刑部问不出黄榦关于案情的来龙去脉,而他整个人也被搞糊涂了,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最终查明,这位考官被以“纵容家人,内外勾结,科考舞弊,收取贿赂等若干罪名”发配到了边疆。然而,最倒霉的是黄榦,他最终被定为考试作弊,当场逐出,永不录用!
  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无论是谁一下子都难以接受,黄榦也不例外。当事情发生以后,他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古代科举,曾有不少“失意者”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并成就了一世英名。
  黄榦也不例外,他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尊严,而是要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他认为墨翟、孙膑、司马迁都曾遭受过不幸,但他们把不朽的著作如《薄丧》《孙膑兵法》《史记》留给了后代。还有,唐代诗人张继考场失败后,仍能留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相信自己也一定能有所作为。
  黄榦总是以这些古人为榜样,“亦将括旧闻,总疏百氏,叙述十经,翱翔蕴奥,以成一家之言”。他希望自己活得慷慨潇洒些,“大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
  回到家中不久,黄榦到甘液坊的拙斋书院学习儒学和古文词赋。甘液坊在今天的福州南后街一带。这里有一家林姓望族,其家藏书之丰,达数万卷。在书院坐班的是一位林家进士郎,名叫林之奇。这位先生学识渊博,弟子众多,有不少著述。大哥黄杲也是进士出身,与林进士是忘年交。通过这层关系,黄榦得以师从林之奇,能够自由出入林家。
  林之奇(1112—1176),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侯官(今福州)人。林之奇是南宋福建名儒,著名理学家,以研究书经学知名于当世。他曾师从浙东名儒“大东莱”吕本中。吕教之以广大为心、以践履为实。林之奇在吕氏门下被称为高徒。当时,与林氏同时从学的还有福州李楠、李樗兄弟,均为当时的著名学者。黄榦曾评价说:“吾乡之士,以文辞行义为学者宗师,若李若林,其杰然者也。”后吕本中之侄“小东莱”吕祖谦入闽师从林之奇,就在他创建的拙斋书院从学。
  据《宋元学案·紫微学案》记载,当时林之奇门下弟子达数百人。林之奇在福建早期理学传播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进入林家,看着众多的藏书,黄榦便如鱼得水,认真品读,深入揣摩。他如饥似渴地借阅着林家丰富的藏书,大大扩展了知识面,弥补了之前的不足。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清廉一脉,儒林门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志坚思苦,勤奋为本;尊师崇儒,理学为宗;学以致用,力行为上;自励教人,持恒以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榦
相关人物
黄杲
相关人物
张继
相关人物
吕本中
相关人物
李楠
相关人物
李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姑苏区
相关地名
三山乡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