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及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913
颗粒名称: 佛教及其他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37-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卓吾的信仰与学术背景引发了诸多疑问,特别是他对佛教的笃信与其过激的评论活动之间的关系。卓吾虽出生于回族家庭,但后期对儒教的挑战、对佛教的喜好及其学问系统主要受阳明学和老子思想影响。最难理解的是他佛教信仰与其评论活动的关联。在中国近代,佛教与激进思想的关系也多次显现,佛教对改革者和革命者的思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卓吾,佛教的现实主义和舍身意图的实存主义“心力”可能与其性格和阳明学一同作为积极要素。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关于卓吾,要想了解他,应该论述的问题,[诸如]不可思议地未能发现“万物一体说”,或者著名的男女平等说等,还很多,但现在想全部省略不论。最后想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对于他的佛教的作用问题。
  他之出生的家庭是回族(伊斯兰),这已经叙述了。从他的这个出身来解释他后来对儒教之权威的果敢地挑战,的确是诱惑性的尝试,但迄今,似乎谁也不敢着手[研究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他自己在那些为数很多的著作中,没有留下予这一点以暗示的一言半句。自己是回族出身,不必说。那么,何时何故放弃回族[信仰]呢?或者对一般回族,他的见解如何?等等,全然没有言及,这确实只能说不可思议。
  他的学问系统,最重要的,首先是阳明学,特别是阳明学左派,这有他自己再三所说的话为证,难以动摇,在研究者之间,亦没有异论。而且,儒、佛、道三者一致是他的主张,他受与其说道教倒不如说道家思想、老庄思想的影响的事,也不能否定(例如,一三。页里引用了的那样的话,也可能视为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的影响)。尤其是,他一边明确地遵从老子一边极力主张“以民为愚”的政治,[又]赞美武断的政治家、张居正、辩护商人(前期商人)、肯定侯外庐评论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臭味的强者,富者等,[这两方面]关联⑵]起来看,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然而现在不论。总之,关于卓吾的老庄之影响的问题,产生出所谓若不遵从老庄(它不是往往容易被认为的“邪说”,也是在私的领域里耽溺于那件事的自由)就不能出现那样的成果,是不可能那样想的。问题毋宁在这方面:理论上公开接受异端[28],企图统一的把握异端和圣人之学的主动态度,是在阳明心学之内屈身生长下去的。这个三教合一的问题,或者作为思想的节操的问题,或者仅仅作为宽容的问题,也许能理解,然而大概不恰当。他们企图确认:由于将“学”的原理向内的“良知”这一点集中,又由于从“良知”这样的穷极境回顾整个中国史,所以一切的学说,各自都是真学的契机①。打算超越区区“儒学”而积极地确立“学”那个东西、即“中国之学”的立场,至少是开辟了那个机运的端绪。不用说,其原理是宋学的形而上学的原理,而且,就像明代的各种各样的新机运全都是那般一样,在结局、结果上,没有达到什么结晶就彻底结束。异端和儒学的统一,虽然仍必须期待清末的“诸子学”复兴、“国学”的创立,但是,每当我打开明之遗民方以智的《东西均》(一六五二年之际)(这个如同难解之象征似的哲学随感集)之类[著作],不幸的是未发现仿佛能够确认的“新机运的端绪”。在《东西均》里,哪儿没有像三浦梅园《玄语》那样的感想呢?
  但是,我最难理解的是关于卓吾的佛教的作用。卓吾笃信佛教,他自己也明说;即便根据其著述,也是清楚的。其佛教,仿效当时的风气,即禅净一致的风气。他特别喜好弄禅机的事为很多人所传,而像附录于《续焚书》的《永庆答问》那样的[言谈],对我们门外汉来说,是稍微滑稽生疏的机锋纵横的禅师式的记录。“我的肉体,外面的山河,扩展的土地,所见之虚空,都只不过是我的妙明真心之中的一点物相”。(《焚书》四,《解经文》)——这件事,同像以往叙述那样的他的过激的评论活动,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我想谨仰识者的指教。在现在的中国,这些全都当作主观唯心论、神秘主义、时代之悲剧的矛盾的表现。总而言之,作为他的消极方面,且只作为那样的东西被评价,但果真可以那样评价吗?现今,中国近代革命思想史习惯将清朝的龚自珍置于开卷第一,而这个龚氏另一面还是热心的佛教信徒。戊戌政变的思想指导者,否,在清末的改革、革命运动中直接起到点火作用的康有为;与其说是改革派莫如说是革命思想家,主
  ①译者注:“契机”的原文亦有“要素”意。
  动就义于刑场的谭嗣同;辛亥革命的“三尊”之一、彻底的民族革命主义者章炳麟,这些人,以天台、华严、唯识等为宗,尽管各不一样,但简言之都佛学深厚。佛教和激进的思想之关系,没有必要不仅从其消极的方面,而进一步作为积极的方面来把握吗?佛教另一面使这些人汪洋放恣直到难以收拾诸氏之思想地步,[但他们]究竟打算说什么呢?是肯定呢,还是否定?[其]道理一点也不明白。直到这样的地步,每每使做着却是事实。但是,例如像谭嗣同的《仁学》,没有佛教,果真能写成吗?又,卓吾的场合,无论是好还是坏,像佛教(禅)之持有的现实主义(它与思辨之极度的浪漫性,的确相表里)、舍身这样意图的实存主义的“心力”那样的思想,与[其]性格和阳明学一同作为积极要素起着作用,这不是必须承认的吗?假如果真那样,则那个作用之详细的道理,在理论上应该如何被理解呢?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