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讲万物一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906
颗粒名称: 第三次讲万物一体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16-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心斋的思想中心是“现成良知”,但其本质在于实践主义。本文通过解读其《鳅鳝说》一文,评价其“万物一体”的使命观和传道意识。心斋学派的思想家和实践家不断涌现,他们被称为“侠”“游侠”,与社会保持紧张关系。学问不再是士大夫、读书人的独占物,而是人人都能平等学习的。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心斋的思想中心,也是阳明左派那里共通的“现成良知”,但思辨的性质决不强。其本质始终在于实践主义。这里介绍其《鳅鳝说》这样的特征性的文章,而打算评价其“万物一体”,“民是吾胞,物是我与”(《明儒学案》评价王心斋所用之语)这样的使命观和传道意识。
  道人漫然步行于市,偶尔看见店头缸中养育的鳝。互相重叠,互相纠缠,互相挤压,奄奄然若死。忽然看见,一条鳅从中出来,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周流而不息(止),变动而不居。如神龙然。鳝由于鳅而转身通气,得以恢复生气。此转鳝之身、通鳝之气、存鳝之生,皆不外乎鳅的功劳,然亦是鳅的快乐,绝不是因为怜悯这些鳝而那样做,也不是为了期待这些鳝的报恩而那样做。只不过自身“率性”(“率性之谓道”,《中庸》)。因为这种原因,道人有感,喟然叹曰:“吾与同类并育于天地之间,不是若鳅和鳝一同育于此缸中一般吗?我闻士大夫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诚然这样吗?”于是准备车,整理服装,慨然抱周游四方之志。忽然看见,风雨雷电相继作(发生),鳅乘势跃入天河,投入大海,悠然而往,纵横自在,快乐无限。回视樊笼之中的鳝,思将有以救之,奋身化龙,复作雷雨,倾满鳝之缸。因为这种原因,缠绕复压的鳝,皆欣欣然而得生意。而且,俟(待)其精神苏醒(正气盛极一时),一同游归长江大海。
  从心斋系统,不断出现在道之前什么也不顾的“英灵汉”“即便不免于世,亦向道前进”的“英雄之士”。评定为那个学派的思想家、实践家的李卓吾,高度赞扬说:“大海不宿死尸,龙门不点破额,一代比一代高”。他们许多人每每被称为“侠”“游侠”。可以[与之]联想的事是:后来,清末的改革主义者、革命主义者,所谓的“志士”们,被这样称呼,并且他们自己也这样标榜。虽然是高唱“圣人之学”的“儒教之徒”,但他们已经不能同社会始终保持和平关系了吧。就这样,最后,李卓吾出现,彻底地主张“我”,“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然后,由于他死于狱中,所以对于阳明学左派的经过九十年的思想的、实践的运动,[他的死]可谓打上句号。关于卓吾,让别稿论述,在这里,引用对于心斋的某弟子的赞辞。
  自古以来,农工商贾和生业虽然各种各样,但人人都能平等的学习(可共学)。所谓孔门弟子三千,但身通六艺者仅七十二人,其他都不外乎无学的庶民(无知鄙夫)。汉代,只是能暗诵古人遗留的经书这样的人起(立)而成为经师,学问完全成为经生、文士之业。于是圣人经过万代而与人人共明共成起来的学问,遂埋没而失其传。但是,天使我师由盐田崛起,慨然独悟,直接以孔孟为宗,直指人心。这样,目不识丁的愚夫俗人,也皆自觉自己的性之灵妙,不借助(来自外的)知识,无待教育,是完全无缺的。二千年间被丢失的消息,一朝复明。
  学问已经不是士大夫、读书人[独占的]东西。叙述到这里,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国净土真宗的《御文章》中的话语。“即便读破八万法藏,不知后生(来世)为愚者;即便一文不识的耆年比丘尼,知后生为智者”。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