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乌托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97
颗粒名称: 王阳明的乌托邦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
页码: 106-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阳明的书信中,除了“狂”的意识,还提到了“大同”这样的话语,这源于他的“万物一体之仁”思想。阳明的理想社会模式更详细地阐述在他的“拔本塞源论”中,强调五伦,实现人无异见、家无异习的太平之世。他主张在学校中以完成德为重点,各种才能为基础,磨炼才能,职位评价以才能是否适合为主,而非职级高下。他强调天下人亲如一家,才质各安其分,心学纯明,精神流贯,人我不隔。这种万物一体说成为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的燃料,良知与万物一体之仁合体,体现知行统一和自他统一。此观点具有对现状的危险性,且阳明学以热情为显著性格。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接续“狂”的意识,想催促[读者]注意第二点,即在书信最后的段落里能看到的“大同”这样的话语。前面已引用过的阳明的《大学问》里也有“视天下如一家,视中国如一人”这样的话,那个话,也是“大同”说,都出于《礼记·礼运篇》。那个大同说作为所谓以“天下为公”为内容的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思想,在清末的改良主义者康有为和革命家孙文那里,起到了怎样大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在他们之前,即便在太平天国洪秀全宣传的小册子中,也很博得好评。不用说,阳明这里所言及的,不具有在康有为、孙文处那样程度的重大的意义。但是,强调“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而终究提到“大同”这样的事,是可以大致注目的事。
  但是,作为阳明理想社会模式,与其说是它,倒不如应指出著名的“拔本塞源论”。(《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圣人推论“万物一体之仁”以教诲天下,使人人复归那“心体之同然”。它的纲领,不外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三代的黄金时代,所谓学问,只是这五伦。因此,能实现人无异见,家无异习的太平之世,直至农工商贾之卑,都努力于这唯一的学问。——到这里止,是没有一点出奇之处的道学家的题目,但[他说]:
  即便在学校里,也只是把完成道作为重点,各种各样的才能,一
  边以那成就了的德作为基础,一边在学校里或就礼乐方面,或就政教方面,或就农事方面,越发磨炼才能。临到任用能成道的人,仅以才能是否适合职位作为问题,不能以职级之高下、职别之忙闲来评价。在服务方面又同心一德,都只是想安定天下之民。假如适合自己的才能,承担繁杂的职务而不讨厌,甘居低位而不以为耻。这样天下的人亲如一家,才质低劣者,安于那农工商贾之本分,决无愿高慕外之心;才能杰出者,或在教育方面,或在政治方面,竭尽其能力,恰如一家之中有职务之分担似的。……总之,心学是纯明,因为完全实践万物一体之仁,所以精神流贯,志气通达,人我不隔,例如,就一个人的身体[而言],目视而不闻,耳闻而不视,但与耳之所闻,目必定视,是同样的。……三代的盛世状况,能有如斯好,无非因为三代的圣学的要点只在于恢复心体之同然这一点,同知识和才能没有任何本质的关联。的确,这也是对上下关系之“分”的社会理论的解释,由于加进德之平等性这样的胶粘剂,也许可以说,是更强固地改组了那个垂直原理的解释。但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德之平等性这样的水平原理①被带着一种异常热情来主张。德之平等(德是明德,即良知)这种观点,与在神前的人的平等这样的主张,是相等的[思想]。仅凭这一点,也许不能打破任何现实的不平等。但是,从抽象的原理讲,若这一点热情地被肯定、被固执,无论怎样它也依然孕育着动摇现状的危险性。而且,阳明学是把热情作为如同其显著性格那样的一种思想。
  总之,这个万物一体说,可以说成为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的燃料。不但如此,良知与万物一体之仁合体,是知行统一、自他统
  ①译者注:水平与垂直在日文里恰好是反义词。原理在日文里亦有“原则”意。水平原理,当指公平原则(或理论);垂直原理,当指不公平原则(或理论)。
  方面,或就农事方面,越发磨炼才能。临到任用能成道的人,仅以才能是否适合职位作为问题,不能以职级之高下、职别之忙闲来评价。在服务方面又同心一德,都只是想安定天下之民。假如适合自己的才能,承担繁杂的职务而不讨厌,甘居低位而不以为耻。这样天下的人亲如一家,才质低劣者,安于那农工商贾之本分,决无愿高慕外之心;才能杰出者,或在教育方面,或在政治方面,竭尽其能力,恰如一家之中有职务之分担似的。……总之,心学是纯明,因为完全实践万物一体之仁,所以精神流贯,志气通达,人我不隔,例如,就一个人的身体[而言],目视而不闻,耳闻而不视,但与耳之所闻,目必定视,是同样的。……三代的盛世状况,能有如斯好,无非因为三代的圣学的要点只在于恢复心体之同然这一点,同知识和才能没有任何本质的关联。的确,这也是对上下关系之“分”的社会理论的解释,由于加进德之平等性这样的胶粘剂,也许可以说,是更强固地改组了那个垂直原理的解释。但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德之平等性这样的水平原理①被带着一种异常热情来主张。德之平等(德是明德,即良知)这种观点,与在神前的人的平等这样的主张,是相等的[思想]。仅凭这一点,也许不能打破任何现实的不平等。但是,从抽象的原理讲,若这一点热情地被肯定、被固执,无论怎样它也依然孕育着动摇现状的危险性。而且,阳明学是把热情作为如同其显著性格那样的一种思想。
  总之,这个万物一体说,可以说成为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的燃料。不但如此,良知与万物一体之仁合体,是知行统一、自他统
  ①译者注:水平与垂直在日文里恰好是反义词。原理在日文里亦有“原则”意。水平原理,当指公平原则(或理论);垂直原理,当指不公平原则(或理论)。
  一的同时,也成为“自然而然生生不息”者。“欲已自不容已”者,那就是良知。阳明以后的思想界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生生”生生不容已”这样的话,任意、过分地泛滥起来。而阳明的“良知”,的确集约了那样的思想史的动向。
  阳明的致良知哲学,现在已经显示了转向狂热的精神救世运动的征兆。被称为“心学横流”、被视为不幸、被视为贫乏的这样一个时代,就从这个征兆开始。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