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泉之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92
颗粒名称: 能如泉之涌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1
页码: 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阳明学强调道德学习,其中恶的克服是必需的。然而,阳明认为恶或人欲是偶然的,一旦吾心的良知自觉起来,任何恶都会消散。阳明的“心”或“良知”是人固有的道德直观力或直观的道德力,它包含着情感,类似于卢梭的用作动机的心脏。阳明的主张是主观唯心论的典型观点,强调心即理,孝之理等道德观念存在于自己的心中,而非外在的事物或理中。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不用说,阳明学是道德之学。恶的、人欲的克服,是必需的契机吧!但是,即便在阳明那里,恶或者人欲,总之也是偶然的东西,一旦吾心的良知自觉起来,在其威力面前,任何恶就如同“被投入火炉一片雪”,不会有[作用]吧!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传习录》上,六八)总之,阳明学的根本的情感就是这样。阳明的所谓“心”或者“良知”,应该说就是人固有的道德的直观力或者直观的道德力,就其中包含着情的东西这方面[论],我认为与其说它仅是理性或者理智,倒不如说卢梭的用作动机的心脏这个词与它最接近。它如泉水涌出不停止那样,是本来的“生生不容已”的东西。
  阳明的这样的主张,是所谓主观唯心论的典型观点,这几乎不需要说明。“心即理也。天下尚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耶”?例如,试取“孝”之理来思考。它是在为“外”的父母身中呢,还是在自己的心里?如果以为在父母,这就意味着伴随着父母的死亡、孝之理就死去的道理,那么在儒教里视为最重要之事的三年之丧,年度的祭祀,全都不能不变为无意义。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