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良能的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34
颗粒名称: 良知良能的思想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38-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程明道认为,儒教原则中的万物万事之理已被往昔圣人记载于经典,但他更注重直接的体验和理解,而非仅仅依赖于经典的研究。他认为仁或道应该在同情天地万物万民之生意的时候被体认。明道的这种思想更接近阳明学,其中已显露出“良知”思想的萌芽。朱子虽然尊敬明道,但对其《识仁篇》持保留态度,认为其学说含混,初学者难以掌握。朱子在解释仁时,虽然也会提及“生意”和“天地之生物之心”,但他自觉地避免引用“万物一体”说。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作为儒教的原则,万物万事之理,据说已经由往昔的圣人掌握殆尽,被淋漓尽致地记载于经典,即便程明道,也不会把经典的研究视为全然不必要。不过,在他那里,穷索即分析性的研究这件事,竟成为第二性的事,恐怕不可避免吧。仁或者道,与其说应该根据记载而分析知性的被领会,倒不如说应该直接在同情天地万物万民之生意的时候被体认。假如仁存在着,则一切的理在原理上就已被完全掌握。尽管一个个的理尚未分明,但早晚自然而然地变得分明。像以后的陆象山所说的那样,“存养才是主人公,防检和收敛是奴仆”(《陆象山全集》三五)。“天地无急迫之气象”,“学问者需要似天地之气象”,“所谓体天地之化,只体字多余”,“天与人,本来不是二,无言合之必要”。明道像这样地论述,作为其根据而提出孟子的所谓“良知良能”。所谓“良知”,是不虑而知的功能;所谓“良能”,是不学而能的功能。天既已予人以良知良能,则仁之把握就在原理上被保证。
  明道的这样的思想,与其说是朱子学性质的思想倒不如说应该是阳明学性质的思想。在那里,“良知”的思想,已经显出萌芽。现在中国哲学史界称之为“主观唯心论”思想的原型,就是这样的思想。朱子将事事称引“程先生”的话习以为常,以对伊川同样的尊敬对待明道,但他说,唯独这《识仁篇》,“虽然确实是精彩的学说,但说得含混,初学者难以把握线索,大概不为人们所理解而误解吧”,故那个《近思录》里不收录。即便解释仁的场合,朱子虽然经常说“生意”啦“天地之生物之心”啦,但极少引用“万物一体”说。他自觉地警惕“万物一体”说。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