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强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22
颗粒名称: “静”的强调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8-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濂溪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三个功绩是强调“静”。在中国哲学中,“动·静”是与“本·末”“内·外”一样独特的范畴。周濂溪以“无欲故静”这样的决定性表达,将“静”作为人的本来状态,感于物才有“动”。这一观点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思想相呼应,并被后来的宋学主流所采纳和发展,产生了“敬”和“未发之中”等概念。这个“静”不是排除“动”的“静”,而是最大限度地包含“动”的“静”,后来在朱子等思想家的理论中被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周濂溪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功绩的第三点是强调“静”。本来,所谓“动·静”,与“本·末”“内·外”一样,是中国哲学里独特的范畴。作为其原型而应该注意的是《礼记·乐记篇》的下面的文章: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于物。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总之,若扼要地表达《乐记》之说,就成为:
  内·静·性·知·天理
  外·动·欲·物·人欲有个说法以为《乐记》这一思想本来不是儒家的思想,无非道家的思想的混入,这姑且作为别的问题。不管怎样,儒家经典《礼记》所说的人是把“静”作为本来状态的存在,感于物,就是说被外来的物作用之后才有“动”的这一说法,已经是可谓宋学先驱之唐代李翱的《复性书》的中心主题,现在于周濂溪那里它以“无欲故静”(对《太极图说》的周濂溪的自注)这样的决定性的表达表现了出来。以后,宋学的主流是“静”,从其衍变之中,产生出“敬”,产生出“未发之中”。而且,此“静”绝不是排除“动”的“静”,而是作为最大限度地把“动”包含于内的“静”(所谓“至静”),不久,如在朱子那里所能看到的那样,[它]就被组织成优美的理论之花样。那些方面,因为众所周知,故这里用不着再解说了吧。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