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否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21
颗粒名称: 欲望否定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周濂溪的思想中,“无欲”被解释为成为圣人的必要条件,但“天理”之说尚未全面表现。周濂溪批评孟子的“寡欲”论点,主张欲望必须“寡之以至于无”。儒教的欲望论本来的学说是欲望肯定基础之上的“寡欲”或“节欲”,但周濂溪提出了欲望之否定。这种思想后来导致了道学先生的无视人情和人性的严肃主义。明代时期,一些思想家激烈攻击了道学者的伪善,并提出了欲望存在是“人之自然”的认识。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在濂溪那里,只是“无欲”被解释,不久作为宋学的中心概念而与“无欲”成对句的“天理”之说尚未出现,即所谓圣人是“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这样的规定,尚未全面地表现。但是,他在别的文章里批评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这一论点,主张不应只是寡,必须“寡之以至于无”,这一点应该始终注意。原来,儒教的欲望论本来的学说是欲望肯定基础之上的“寡欲”或者“节欲”。但现在已经常说欲望之否定。其说如何彻底[落实]下去呢?而且,作为其结果怎样产生出道学先生的无视人情,有时几乎无视人性的严肃主义呢?这一点不久后说明吧。
  不久,一到明代,作为像这样的道学的天理人欲论的彻底的结果,就达到了欲望始终也不能否定、欲望的存在是“人之自然”这一认识,而道学者的伪善就为依据这一认识的一群思想家所激烈地攻击。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