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 太极图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19
颗粒名称: 太极图 太极图说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24-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濂溪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他根据《易经》提出了《太极图》及《太极图说》,尽管这一图形最初源于道家,但周濂溪从儒教的角度重新解释,使其具有理论性。这一图形描述了从无极到太极的宇宙生成过程,并展示了万物如何由此产生。其次,他的这一理论引发了后来的朱子和陆象山之间的激烈争论,对朱子的“理”的理论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再次,周濂溪强调了人在万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所具备的认识能力和道德性。最后,他强调了圣人制定的中正仁义之道,特别是以“静”为中心的规范。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就周濂溪在思想史上的意义而论,能够列举四点。第一是《太极图》及《太极图说》。所谓“太极图”,是根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一《易经》(参照一〇页)语言的如下图形,被视为周濂溪独创的东西,但事实是它不外乎多多少少修正流传于道家,尤其专门道士之间的图形的东西,这现在大体上被承认。例如,在本来的道家的图里,最下的圆圈,是说所谓的“玄牝之门”(《老子》内的语言),万物之产生出来的根本;其上的圆圈,是表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进而,其上的表现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图,是表现所谓“五气朝元”,即作为一切存在的根本原素的五气(五行)归结于作为气之穷极状态的“元”;进一步,其上的黑与白混淆而表现阴阳二气的图,是表“取坎填离”(坎、离是易之卦名)这一阶段,以道教的术语讲是完成所谓“圣胎”的阶段。而且,最上的圆圈是表现“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这样的究极阶段。这一方面恐怕是象征性地图示“外丹”即事实上的丹药精炼程序,同时恐怕还是指示为了通过精神的、身体的修养(把此称为内丹)而成为仙人的过程。这据说就是流传于道士之间的[太极]图,但周濂溪从儒教的立场重新解释它,即根据《易》的理论使它具有理论性,并且写出了它的解说,即《太极图说》。
  周濂溪的场合,这个《太极图》倒过来从上[往下]读。根据《太极图说》,则最上的圆圈是表示“无极而太极”这样的意思。这一“无极而太极”五个字,引起后来的朱子、陆象山的激烈争论,成为朱子的“理”的理论形成的决定性的要素(参照八四页以下)。周濂溪本来的意图,我想它大概意味着从无极产生太极的状态。当时的人的著述里引用这一段,它作“自无极而为太极”(从无极而成为太极)出现。后来朱子激烈地攻击说,那样的[表达],无非“从无生有”这样的佛教和道家之说,对作为圣学复兴者的周子[来说],就成了不应该有的事,但事实也许宁可那边是《太极图说》的本来的形态。太极进而分为阴和阳二气,从阴阳二气进而产生水、火、木、金、土之五行,接着它们各种各样地组合,而“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雄性的物和雌性的物创立。由于雄性的物和雌性的物相交感,所以万物产生。五行还原于阴阳,阴阳还原于太极,太极还原于无极。
  但是,在万物之中,最杰出而最灵的物是人,人具有认识能力,具备道德性。圣人制定中正仁义之道,尤其将“静”作为中心而建立规范。圣人其德等同于天地,其明等同于日月,其秩序等同于四季之循环,其吉凶等同于鬼神……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