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特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15
颗粒名称: 第二个特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本文讨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道德和政治的一致或哲学同政治的一致。这是宋学中重要的理想主义归结,克服了佛教的反人伦主义和道家的反文明主义。士大夫基于二重原理行动,既追求个人道德修养,又担当天下国家的政务。儒教的世界具有国家和家族二个中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维持这个椭圆形的理想主义。宋学的这一概念强调了道德主义的、连续性的东西,形成了旧日儒教“礼”之意识的新版“名教”概念。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第二,必须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是说道德和政治的一致,或者哲学同政治的一致。我想,因为已经详细地讲述了《原道》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无重新论说之必要。但[要说]:不久,进入宋代,《礼记》的大学篇特别地被抽出,变成了所谓“四书”之一而受重视,总而言之,无非是这一新理想主义的归结。佛教“出家”主义的反人伦主义,道家“无为自然”的反文明主义,一起在这里被克服。这一场合,应该注意的是:假如把治国平天下全然当作纯粹的道德性的事情,即一个个士大夫成为有德行的君子,那个事(“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见《中庸》),当然不会出问题。但是,若认为包含着士大夫实际上担当天下国家的政务之意,那时,它就成为士大夫基于某二重原理而行动。孟子的语言里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若天下有道……若天下无道……”这样的表达,在儒教的古典里,不断出现,譬如“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它的反面恐怕是伊尹的“治亦进,乱亦进”(《孟子公·孙丑上》)吧。
  儒教自古就有与“父子天合”对比的“君臣义合”这样的主题。《礼记》曲礼篇里有如下记载:若父亲行为有错误的场合,作为子者,“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对于君,“(若)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儒教的世界(天下),可以说是具有国家和家族(个人)二个中心的椭圆。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总而言之,是企图使这个椭圆维持自己椭圆到底的理想主义,而不是把它向哪一方之中心收敛而成圆。应该了解,这一点,有从过去日本的“忠孝一致”的原理不可能轻易类推之处。
  宋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显地把道德主义的、连续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本质,而且它结晶成为应称为旧日儒教“礼”之意识的新版的“名教”概念。宋以后,道学官僚的上奏文,往往讲由于天子端正自身的心性、激励名节,天下的难事就没有不可解决之类的话。出现如此被
  人们笑谈的事,就根源于此。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