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陈淳及其社会教化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718
颗粒名称: 一 陈淳及其社会教化思想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17-1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子晚年学生陈淳的教化思想和实践。陈淳在刊刻朱子学著作时的跋文中强调了家礼、小学和大学的教化意义,并主张通过讲习《家礼》和讲授朱子学来促进风俗敦化和道学思想的传播。此外,陈淳自己也通过行为实践和讲学活动来推动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他重视下学功夫,并以诗歌形式表达儒家伦理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关键词: 朱熹 门人 影响

内容

陈淳是朱子晚年最杰出的学生。他的《北溪字义》当然是理学思想史上有数的重要作品,而他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一些思想和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
  陈淳的教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倡导刊刻朱子学著作时替人代作的几篇跋文上。他代为严州守郑寺丞所作《朱子家礼》的跋中说:“此书酌古通今,纲条节目甚简易明白,最有关于风教之大。人人当服习,而家家当讲行也。……凡我父子兄弟,甚相与勉焉,以脱末俗之陋,而成此邦礼仪之风,顾不伟与。”又在代郑寺丞所作朱子《小学》的跋中说:“此书最切于学者日用之实,在幼学之始固当所从事,而其终之所以造道据德而成大学之功者,亦不越乎此。皆不可以一日而不讲也。”而在重刊朱子《大学集注》所作的代跋中说:“此书乃群经之纲领,而初学入德之门,晦庵先生解之已明白亲切详尽矣。今得先生绝笔定本,因刻之严陵郡庠,以示学徒。其相与复之、熟之,要使圣贤深长意味源源出于中,而宏大器局卓然呈露于前,然后知此书之真不我诬,而圣贤大业其可进矣。”陈淳按照朱子提出的读书次序,由《小学》而《大学》,逐步领会圣贤思想,引导学者进入正途。与此同时,他又主张通过讲习《家礼》,敦化风俗,让大家都能和谐相处。
  陈淳不仅只是转述朱子的教化思想,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中年以后由于漳州府的招请和后来的不断过访,陈淳的政治地位得以大幅提高。他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影响力,开辟言路,努力改变社会风气,反映民间疾苦,申诉人民心声。现存他文集中的很多文著奏章书札都充分表现了“崇化导民之意”。而在晚年他通过讲学活动,培养了一批朱子学者,在漳州和泉州一带传播朱子学,形成所谓北溪学派。对于这些讲学活动,陈淳自认为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得该地区的士人懂得区分正邪。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自我评价说:“虽无风动响应之效,而其所以正人心、辟邪说、距诐行,以遏方来己说之冲,而开后来无穷之新进者,其为补亦不浅矣。”
  陈淳特别注重下学功夫,他的《闲居杂咏三十二首》都是对儒家伦理和日用常行之道的讽诵,包括仁、义、礼、智,孝、弟、忠、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耳、目、口、手、足、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隆师、亲友、迁善、改过,礼维、义维、廉维、耻维,警惰、警滞等名目。元人王怀翁认为,这些诗歌可以跟朱子的《感兴诗》相互媲美。朱子曾经辑录《小学》来补古代小学失传之阙,陈淳也“辑《曲礼》《少仪》《内则》诸书,择其要且切者,集为五言,次以韵语,俾使童子时时讽诵而服习焉,题之曰‘小学诗礼’”,内容分为事亲、事长、男女、杂仪四个部分,共43则,都是教育儿童学习遵守礼仪之文。陈弘谋将陈淳的《小学诗礼》和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童蒙须知》,以及真德秀的《教子斋规》等,一并收入《养正遗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淳的两部儿童读物。《启蒙初诵》三字一句而且有韵。我们对照一下其中开头的“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万物备”,以及“性相近,道不远”之类内容,就可以判断这很可能是后来《三字经》的雏形。《训童雅言》则是四言,也有韵,比《启蒙初诵》稍深一些。他在这两篇读物的序言中说:“予得子,今三岁,近略学语。将以教之,而无其书。因集《易》《书》《诗》《语》《孟》《孝经》中明白切要四字句,协之以韵,名曰‘训童雅言’,凡七十八章,一千二百四十八字。盖以其初未能长语也,则以三字先之,名曰‘启蒙初诵’,凡一十九章,二百二十八字。盖圣学始终,大略见于此矣。恐或可以先立标的。而同志有愿为庭训之助者,亦所不隐也。”这显然是他的经验之谈。具体说来理由就是,那些经书“字艰而文涩,非幼学之便。此须五六年外,语音调热,然后可以为训焉”。他这些见解显然基于他的工作经验。因为他早年因为家里穷苦,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依靠教授蒙童来维持生计。他这两部作品就是训童生涯的理论结晶。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主要包括福建历史文化发展与闽学的产生、朱子学说与闽学的理论渊源和思想传承、朱子学说与闽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朱子学说与闽学的社会教化论、朱子学说与闽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薛孝斌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陈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