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格物穷理的工夫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710
颗粒名称: 三 格物穷理的工夫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102-107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朱子(朱熹)的教育思想和学术观点,特别是关于格物致知和穷理的重要性。朱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应该通过实际体验和思考来理解和探索道理,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他认为真正的学者必须不断地思索和领悟事物的本质和道理,以培养深厚的学问和才能。
关键词: 朱熹 学术观点 研究

内容

整个宋朝道学家的第一志愿是“得君行道”,亲自参加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他们才把工作重心放在“成就人才”“栽培学者”上,也就是为政府培养干部和候补干部。①他们乐观地认为,有了这些干部,时机一到,当这些治道派上用场,就可以使天下无道变成天下有道。总之,他们对觉悟百姓期待不高,他们的施教对象主要是士子阶层。这些都是整个道学阵营的普遍态度,具体到朱熹却自有独到之处。
  朱熹教育学生的主要方案是通过主敬涵养和格物致知来变化气质。他说:“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相互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譬如人之两足,左足行,则右足止;右足行,则左足止。又如一物悬空中,右抑则左昂,左抑则右昂,其实只是一事。”②这里就讨论朱子对穷理的重要性的认知。
  在《大学章句序》中,朱子提到古代的小学大学之分:“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岁,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后来清初出现的《弟子规》之类,其实就是传统所谓小学的内容,讲的是生活中最基本的规矩和道理。它本质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守则,内容直截了当,无非就是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以及诸如此类的教诲。这里是没有多少思考空间的,事实上也不怎么需要费神,你只要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就完事了。小学功夫当然非常必要,但是对于朱子来说,他更看重大学功夫。而所谓大学功夫,核心就是穷理。朱子之所以是大思想家,朱子的社会教化思想即使今天很多地方仍然令人感到振聋发聩,关键就在这里。
  朱熹的穷理功夫特别强调格物致知,这在整个道学阵营里是非常少见的。按照我们的理解,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他始终坚持认为“理未易明”。他在《答度周卿》中说:“岁月易得,义理难明。但于日用之间,随时随处,提撕此心,无令放逸,而于其中随事观理,讲求思索,沉潜反复,庶于圣贤之教渐渐有默相契处,则自然见得天道性命,真不外乎此身。而吾之所谓学者,舍是无有别用力处矣。”①正是因为“岁月易得义理难明”,所以才需要“随事观理,讲求思索”。小学和大学的区分,其实就在于是否需要“讲求思索”。
  我们阅读《朱子语类》,有个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朱熹动不动就感叹圣贤难做。他说:“某道古时圣贤易做,后世圣贤难做。古时只是顺那自然做将去,而今大故费手。”②又说:“后世圣贤难做,动着便是恁地粘手惹脚。”③后世圣贤难做的原因是道理难明:“问:‘平时处事,当未接时,见得道理甚分明,及做着又便错了。不知如何恁地?’曰‘这是难事。但须知得病痛处便去着力。若是易为,则天下有无数圣贤了。’”④我们对朱熹的感叹有强烈的共鸣。在朱子看来,士大夫终究是要实实在在做事情的,而仅仅依靠小学阶段获得的那些本领,远远不足以应付各种复杂事务。
  有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最能说明朱子为什么坚持这种立场。《朱子语类》有一条强调说:“须于日用间,令所谓义理了然明白。或言心安处便是义,亦有人安其所不当安,岂可以安为义。”⑤本来心安与否是行事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标准,他在别的地方也一再主张合理与否的终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心有所安。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很多本来没有道理的事情,在当事人那里却是心安理得的。在《答项平父》中,朱子说得更是痛心疾首:“此心固是圣贤本领,然学未讲,理未明,亦有错认人欲作天理处,不可不察。”有趣的是, 《传习录拾遗》也有这样一条:“问:‘据人心所知,多有误认欲作理,认贼作子处,何以乃见良知?’先生曰:‘尔以为何如?’曰:‘心所安处,才是良知。’曰:‘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可见王阳明也注意到这个问题。王阳明所谓省察,换成朱子的常用话头就是要格物穷理。
  在通常情况下,天理和人欲的区别本来是非常明显的。即使那些丧尽天良的人,内心深处也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现在朱子提出,有的时候,人们居然会真诚地把人欲误认为是天理。这是非同小可的判断。在我们看来,朱子的这个观察已经注意到价值冲突的关键所在了。所谓价值冲突,就是在价值立场上相互矛盾的双方都真诚地认为自己坚持的是有道理的,对方的方向是没有道理的。换成理学家的术语,所谓价值冲突就是双方都坚信自己一方的主张才是合乎天理的,而对方却不幸把人欲当作天理了。如果说在朱子所处的时代,这种价值冲突还不是那么触目,那么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已经越演越烈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需要专书来展开讨论。那么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朱子并没有直接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他在讨论其他问题的时候,提出一些重要的线索。简单说来,朱子是价值绝对主义者,他关于生生之理的思想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永恒价值。我们无法想象朱子是价值相对主义者,因为那样就意味着我们人类相互之间是不可能和谐相处的。其间层次的曲折繁复一言难尽,因为无关主题,这里只能略过不提。
  回头再说朱子的格物穷理。他的很多甘苦之言只能为知者道。比如他说:“且只就身上理会,莫只是纸上去讨。”①又说:“今学者皆是就册子上钻,却不就本源处理会。只成讲论文字,与自家身心都无干涉。”②这些教诲让我们想起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附录的《论治学之道》中揭示的一个公开的秘密:“我想最好还是先提醒初学者的是,在你们加入的学术共同体中,那些最有名望的思想家并不是把研究工作与日常生活相割裂。他们舍不得冷落任何一方面,以至于不能容忍这样的分裂,并且要力图使两者相得益彰……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在学术工作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储蓄不断地审视它,解释它。从这个意义上说,治学之道就是你的核心,并且在你可能从事的每一项学术成果中纳入个人的体验。说你能‘获取经验’,首先意味着往日的体验参与并且影响着现在的体验,进而影响到未来体验的获取。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家,你必须控制着相当微妙的交互影响,捕捉你所体验的东西,然后整理得条理分明:
  只有如此,你才有希望利用它们来引导、检验你的思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训练成治学有方的学者。”①
  再比如朱子说:“这个事,说只消两日便了,只是功夫难。”②那么到底要怎么下工夫呢,他的建议是:“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体验是自心里暗自讲量一次。”③或者说:“体认是把那听来底自去心里重复思绎过。”④所以,他感叹说:“某尝谓学者须是信。又须不信,久之却自寻得个可信的道理,则是真信也。”⑤他还现身说法:“某旧年力量义理未透,直是不能睡。初看子夏‘先传后倦’一章,凡三四夜,穷究到明,彻夜闻杜鹃声。”⑥还有:“某少时看文字时,凡见有说得合道理底,须旁搜远区,必要看得他透。今之学者,多不如是,如何?”⑦朱子的这个经验之谈,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的前言里也说过:“谁要是在一个晚上(或甚至十个晚上,每晚一小时)就被人所说服,那他肯定不是真的被说服。他会因为同另外一个持相反意见的人待一个晚上而改变看法。唯一真正能说服你的人是你自己。没事儿的时候,你脑袋里必须翻来覆去地去琢磨这些问题,必须细细咀嚼许多论点,这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你的临时选择才会变成坚定的信念。”⑧
  道学家爱说“理一分殊”,但是朱子最反感学者动不动就说“理一”。所以,一方面他说:“这道理尽无穷,四方八面无不是,千头万绪相贯串。”⑨又说:“千头万绪,终归一理。”⑩而另一方面,他又说:“天下岂有一理通便解万理皆通。也须积累将去。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须是逐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为此说者,将谓是天理,不知却是人欲。”①又说:“今人动便说一贯。一者,对万而言。今却不可去一上寻,须是去万上寻。”②还有:“所谓一贯者,会万殊于一贯。万殊皆自此出,虽万殊却只是一理,所谓贯也。若只见一贯,便将许多合做得到事都不做,只理会一,不知贯个甚底。”③总之:“万理虽只是一理,学者且要去万理中千头万绪都理会。四面凑合来,自见得是一理。不去理会那万理,只管去理会那一理,只是空想象。”④所以:“某怕人便说理一。”⑤
  关于朱子这种态度,他有个比喻特别好玩:“一底与贯底,都只是一个道理。如将一贯已穿底钱与人,及将一贯散的钱与人,只是一般,都用得。不成道那散的不是钱。”⑥可不是吗,你尽管可以批评朱子支离,说他有一地散钱串不起来,但散钱好歹也是钱,总比你只有串钱的绳子却没有钱好得多。类似的还有:“须是逐件零碎理会。如一个桶,须是先将木来做片子,却将一个箍来箍敛。若无片子,便将一个箍去箍敛,全然盛水不得。”⑦正是因为朱子这种态度,他跟同时的另一个大儒陆九渊在学理上迥然有别。陆九渊教导学生最主要的话头就是孟子的“先立乎其大者”。朱熹对此很有些不以为然。他说:“江西学者偏要说甚自得,说甚一贯。看他一生,只是拣一个笼统底说话,将来笼罩。其实理会这个道理不得。且如曾子,日用间做了多少功夫,孔子亦是见他于事物上理会得这许多道理了,却恐未知一底道理在,遂来提醒他。曾子却是已有这本领,便能承当。今江西学者实不曾有得这本领,不知是贯个什么。尝譬之,一便如一条索,那贯的物事,便如许多散钱。须是积得这许多散钱了,却将那一条索来一串穿,这便是一贯。若陆氏之学,只是要寻这一条索,却不知都无可得穿。且其为说,吃紧是不肯教人读书,只恁得摸索悟处。譬如前面有一个关,才跳得过着一个关,便是了,此煞坏学者。某老矣,日月无多,方待不说破来,又恐后人错以某之学与他相似。今不奈何,苦口说破。某道他断然是异端,断然是曲学,断然非圣人之道。学者稍肯低心向平实处下工夫,那病痛亦不难见。”①

附注

①参考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②《朱子语类》卷九。 ①《朱子文集》卷六十。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⑤《朱子语类》卷十三。 ①《朱子语类》卷十四。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三。 ①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1—212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三。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 ⑥《朱子语类》卷一百O四。 ⑦《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⑧弗里德曼夫妇:《自由选择》,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页。 ⑨《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⑩《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⑤《朱子语类》卷五十六。 ⑥《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 ⑦《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主要包括福建历史文化发展与闽学的产生、朱子学说与闽学的理论渊源和思想传承、朱子学说与闽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朱子学说与闽学的社会教化论、朱子学说与闽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薛孝斌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