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敬涵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704
颗粒名称: 一 主敬涵养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78-83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朱熹对主敬的思考和理解,他认为主敬是持久敬畏的状态,包括收敛身心、专心致志和在实践中力行。朱熹强调主敬的重要性,并认为只有做到“活敬”才能实现真正的主敬,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文章总结了朱熹的主敬观点,并指出主敬贯穿于知行、动静、未发已发的全过程。
关键词: 朱熹 修养 研究

内容

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是朱熹在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渐渐树立起来的。在丙戌之悟时,朱熹认为心无时无刻不在运行,人心始终处于“已发”状态,但此时朱熹却并没有意识到涵养未发的重要性。到己丑之悟时,朱熹直言:“向来讲论思索,直以心为已发,而日用工夫,亦止以察识端倪为最初下手处,以故阙却平日涵养一段工夫。”①这时他开始意识到程颐“涵养须用敬”之说的重要性。他说:“程子之答苏季明,反复论辩,极于详密,而卒之不过以敬为言。又曰:‘敬而无失,即所谓中。’又曰:‘人道莫如敬,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又曰:‘涵养须是敬,进学则在致知。’盖为此也。”②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颐关于“涵养须用敬”的思想,主张为学必须主敬涵养。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③又说:“‘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④在朱熹看来,主敬一直是往圣先贤的重要修养方法,上至尧舜,下至孔子、颜子无不重视主敬。他说:“尧是初头出治第一个圣人。《尚书·尧典》是第一篇典籍,说尧之德,都未下别字,‘钦’是第一个字。如今看圣贤千言万语,大事小事,莫不本于敬。”⑤又说:“颜子止是持敬。”⑥因此,朱熹认为,主敬不是二程的创造,而是从最初的儒家那里一直贯穿下来的。《语类》载:
  因叹“敬”字工夫之妙,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皆由此,故曰:“修己以敬。”下面“安人”,“安百姓”,皆由于此。只缘子路问不置,故圣人复以此答之。要之,只是个“修己以敬”,则其事皆了。或曰:自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直至程子方说得亲切,学者知所用力。曰:程子说得如此亲切了,近世程沙随犹非之,以为圣贤无单独说“敬”字时,只是敬亲、敬君、敬长,方着个“敬”字。全不成说话!圣人说“修己以敬”,曰“敬而无失”,曰“圣敬日跻”,何尝不单独说来!若说有君、有亲、有长时用敬,则无君亲、无长之时,将不敬乎?都不思量,只是信口胡说!①
  朱熹认为,持敬不仅能够修身,还能治国平天下。这与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在朱熹看来,无论尧、舜、禹,还是孔子、颜子都无不从敬字着手,进行修养。敬在修养中居于关键地位,有人问程子谢尹所说敬处,朱熹答道:“譬如此屋,四方皆入得。若从一方入到这里,则那三方入处都在这里了。”②在朱熹看来,主敬便是屋子中最为要紧的部分。
  主敬有两个层面的基本含义。一方面,主敬涵养偏重于静的状态,属于未发阶段,所谓“敬只是常惺惺法,所谓静中有个觉处,只是常惺惺在这里,静不是睡着了”③。又说:“持敬以静为主。此意须要于不做工夫时频频体察,久而自熟。但是着实自做工夫,不干别人事。”④作为“穷理之本”的持敬、主敬主要着眼于心之未发的过程。与之相应,穷理则着重在已发阶段。另一方面,主敬贯穿知行、未发已发、动静内外的全过程。所谓“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致知者,以敬而致之也;力行者,以敬而行之也”⑤。又说:“大抵敬有二:有未发,有已发。所谓‘毋不敬’,‘事思敬’,是也。”⑥又:
  问:“敬通贯动静而言。然静时少,动时多,恐易得挠乱。”曰:“如何都静得!有事须着应。人在世间,未有无事时节;要无事,除是死也。自早至暮,有许多事。不成说事多挠乱,我且去静坐。敬不是如此。若事至前,而自家却要主静,顽然不应,便是心都死了。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也。且如应接宾客,敬便在应接上;宾客去后,敬又在这里。若厌苦宾客,而为之心烦,此却是自挠乱,非所谓敬也。故程子说:‘学到专一时方好。’盖专一,则有事无事皆是如此。程子此段,这一句是紧要处。”①
  朱熹认为不可执着于静上涵养,应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主敬涵养。但如果暂时无事可做,也不必强求在事上主敬。要之,敬是通贯动静。有事时、无事时、动时、静时都要主敬。在朱熹看来,这种持之以恒的主敬涵养好比是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对学者修养非常有益。他说:
  人之为学,如今雨下相似:雨既下后,到处湿润,其气易得蒸郁。才略晴,被日头略照,又蒸得雨来。前日亢旱时,只缘久无雨下,四面干枯;纵有些少,都滋润不得,故更不能蒸郁得成。人之于义理,若见得后,又有涵养底工夫,日日在这里面,便意思自好,理义也容易得见,正如雨蒸郁得成后底意思。若是都不去用力者,日间只恁悠悠,都不曾有涵养工夫。设或理会得些小道理,也滋润他不得,少间私欲起来,又间断去,正如亢旱不能得雨相似也。②
  在朱熹看来,就好比久旱逢甘露不能彻底滋润树苗一样,主敬涵养必须时时刻刻下功夫,精心培养主敬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做到事来顺应。
  关于如何持敬,朱熹继承了程颐的“主一无适”的主张,他说:“‘主一之谓敬’,只是心专一,不以他念乱之。每遇事,与致诚专一做去,即是主一之义。”③又说:“主一只是专一。”④又说:“理会一事时,只理会一事,了此一件,又做一件,此‘主一无适’之义。”⑤主敬即指
  专心一意。
  主敬是指内心持久地处于一种敬畏的状态,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①主敬拒绝放纵,强调收敛身心,集中精神。他说:“人常须收敛个身心,使精神常在这里。似担百十斤担相似,须硬着筋骨担!”②收敛身心与专心致志相辅相成,他说:“大抵是且收敛得身心在这里,便已有八九分了。却看道理有窒碍处,却于这处理会。为学且要专一。理会这一件,便只且理会这一件。若行时,心便只在行上;坐时,心便只在坐上。”③
  更为重要的是,敬不仅仅是内心的敬畏、身心的收敛,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力行,不能力行的敬不是真正的主敬,只有心中真正做到专一、敬畏,并且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敬才是“活敬”。他说:“今所谓持敬,不是将个‘敬’字做个好物事样塞放怀里。只要胸中常有此意,而无其名耳。”④又说:“敬有死敬,有活敬。若只守着主一之敬,遇事不济之以义,辨其是非,则不活。若熟后,敬便有义,义便有敬。静则察其敬与不敬,动则察其义与不义。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不敬时如何?‘坐如尸,立如齐’,不敬时如何?须敬义夹持,循环无端,则内外透彻。”⑤这里所谓死敬是指从内心做到主一,保持住消极持守的状态。所谓活敬便体现了贯通动静,这里朱熹提出必须“敬义夹持”,才是活敬。显然朱熹非常强调“活敬”,在他看来,只有做到“活敬”,才能达到一种表里如一、身心合一的状态。他说:
  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然不费安排,而身心肃然,表里如一矣。⑥
  大凡学者须先理会“敬”字,敬是立脚去处。程子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语最妙。或问:持敬易间断,如何?曰:常要自省得。才省得,便在此。或以为此事最难。曰:患不省察尔。觉得间断,便已接续,何难之有!“操则存,舍则亡”,只在操舍两字之间。要之,只消一个“操”字。到紧要处,全不消许多文字言语。若此意成熟,虽“操”字亦不须用。“习矣不察”,人多错看此一语。人固有事亲孝,事兄弟,交朋友亦有信,而终不识其所以然者,“习矣,而不察也”。此“察”字,非“察物”之“察”,乃识其所以然也。习是用功夫处,察是知识处。今人多于“察”字用功,反轻了“习”字。才欲作一事,却又分一心去察一心,胸中扰扰,转觉多事。如张子韶说《论语》,谓“察其事亲从兄之心,霭然如春,则为仁;肃然似秋,则为义”。只要自察其心,反不知其事亲、从兄为如何也。故夫子教人,只说习。如“克己复礼”,是说习也;视听言动,亦是习;“请事斯语”,亦是习。孟子恐人不识,方说出“察”字。而“察”字最轻,“习”字最重也。次日,陈一之求先生书“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字以为观省之益。曰:持敬不用判公凭。终不肯写。①
  在朱熹看来,持敬必须持续不断地自省、省察,不断察识自己的身心,同时要及时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是“习”,即力行、实践。持敬不是挂在墙上的字幅,也不是心中念念不忘的名词,而是力行、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持敬本身就是实践,这一过程既包括静中的涵养,也包括行动中的持守。所以朱熹拒绝为人书写“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总起来说,朱熹所主张的主敬,不仅包括未发时的涵养,还包括知行、动静中的涵养。在他看来,主敬是孔子以来的修养要诀,主敬的要旨是切实可行性。可以说,朱熹的主敬说是对孔子以来的儒家论“敬”的总结,黄榦对朱熹的为学方法做了如下总结:“其为学也,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终也。谓致知不以敬,则昏惑纷扰,无以察义理之归;躬行不以敬,则怠惰放肆,无以致义理之实。”①黄榦用敬贯动静、敬贯始终、敬贯知行概括朱熹的为学方法,正可谓得朱熹主敬说之真意。

附注

①《文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 ②《文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 ③《语类》卷十二。 ④《语类》卷十二。 ⑤《语类》卷十二。 ⑥《语类》卷十二。 ①《语类》卷十二。 ②《语类》卷十二。 ③《语类》卷六十二。 ④《语类》卷九。 ⑤《文集》卷五十,《答程正思四》。 ⑥《语类》卷十七。 ①《语类》卷十二。 ②《语类》卷九。 ③《语类》卷六十九。 ④《语类》卷十九。 ⑤《语类》卷九十六。 ①《语类》卷十二。 ②《语类》卷十二。 ③《语类》卷十二。 ④《语类》卷十二。 ⑤《语类》卷十二。 ⑥《语类》卷十二。 ①《语类》卷十二。 ①《勉斋集》卷三十六。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主要包括福建历史文化发展与闽学的产生、朱子学说与闽学的理论渊源和思想传承、朱子学说与闽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朱子学说与闽学的社会教化论、朱子学说与闽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元侠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