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朴文镐对韩元震“性三层说”的继承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331
颗粒名称: 二、朴文镐对韩元震“性三层说”的继承与发展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8
页码: 332-3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朴文镐继承并发展了韩元震的“性三层说”,将“性”分为太极之性、赋予之性、气禀之性和习成之性四层,其中前三层与韩元震的观点相近。朴文镐强调万物同一太极,冲漠无朕,至善之名,此性乃极本穷源之性。赋予之性则是后天之性中被天所赋予之理,随物各赋,其理或全或偏。
关键词: 朴文镐 儒学思想 人物性异同

内容

朴文镐主张人性与物性不同,但是人物性的差异何在?朴文镐在朝鲜儒学发展的脉络中,追随韩元震的观点,但同时继续拓展出自己的见解。韩元震对人性的讨论,最重要的就是“性三层”说:
  元震窃疑以为性有三层之异。有人与物皆同之性,《中庸》二十二章《章句》:“人物之性,亦我之性。”有人与物不同而人皆同之性,《孟子·告子篇》辑注:“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大学·序》文:“天降生民,则莫不与之仁义礼智之性。”有人人皆不同之性。《论语》子曰:“性相近也。”性非有是三层而件件不同也,人之所从而见者,有是三层耳。就人物上除了气,独以理言,则浑然一体,不可以一理称之,一德名之,而天地万物之理,仁义礼智之德,无一不具于其中矣。此人与物皆同之性也。就人心中,各指其气之理而名之,则木之理谓之仁,金之理谓之义,火之理谓之礼,水之理谓之智。四者各有间架,不相淆杂,而亦不杂乎其气而为言,故纯善而无恶。人则禀气皆全,故其性亦皆全;物则禀气不能全,故其性亦不能全。此人与物不同,而人则皆同之性也。以理杂气而言之,则刚柔善恶,有万不齐。此人人皆不同之性也,岂人既有人与物皆同之性,又有人与物不同之性,与人人皆不同之性哉?特以其独言理而不及气,则人与物皆同。各指其气之理,而亦不杂乎其气而言,则人与物不同,而人则皆同。各指其气之理,故有仁义礼智名目之不同,而人与物不同,亦不杂乎其气而为言,故纯善无恶,而人则皆同。以理与气杂而言之,则人人皆不同,而有是三层耳。上二层本然之性,下一层气质之性,其实一性而已也。①
  这里所谓的“性三层”,就着本质上来看,只有一性。然而之所以会分为三层,是因为“性”受到气质的影响,而有表现上的差异。②第一层指的是“人与物皆同之性”,第二层是“人与物不同而人皆同之性”,第三层是“人人皆不同之性”。从理气论来看,第一层独以“理”言,人与物同具天地万物之理、仁义礼智之德,“则其性无不同矣”。③第二层是就着气之理而论性:人禀气皆全,因此性全;物禀气不全,因此性亦不能全。至于性的内容,则是以健顺五常而言。④第三层之性则是就着理与气杂而言之,其中有善有恶,人与人,物与物,皆不相同。此外,韩元震又将第一层性与第二层性称之为“本然之性”,将第三层性称之为“气质之性”。①朴文镐基本上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
  性理分三等为说,然后人物之性乃有着落。夫天者,一原之理也,人物同也;性者,异体之理也,人物异也。气质之性则其善恶不齐,亦如心之有善有恶,故人人而不同,物物而不同矣。②
  然而他也并非毫无己见,在《性学图说》中,朴文镐明确地将“性”分为四层:太极之性、赋予之性、气禀之性和习成之性。同时又将前两性归于“本然之性”,后两性归于“气质之性”,藉由此图可以更清楚地说明。
  以下便针对朴文镐论“性”的前三层—继承韩元震的部分,进行解说和分析。至于“习成之性”,是朴文镐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则置于下一节讨论。
  朴文镐将韩元震所说“人与物皆同之性”,称之为“太极之性”。他之所以采用此名,因为“六经罕言此性,惟《系辞》之太极二字,可以当之”①。他在解释《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时说道:
  按此无性字,而太极亦可谓之性,故取之。盖万物同一太极,是极本穷源之性也。万物各一太极,是物与一性者也。此之所取,取其万物同一义耳。②
  “太极”是万物的根源,对朴文镐而言,也就是万物共同之“性”。这种看法可能是受到韩元震的影响。③至于此性的特质,他说:
  此所谓以理为性者也,万物之所以生之理也。极本穷源,无加无减,至善之名也。冲漠无朕,而寂然不动之地也,万殊之一本也,人与物同之性也。④
  这段话主要是强调“以理为性”,是万物发生的本源,也是存在的根据。他采纳程颐的看法,程颐曾说:“孟子之言善者,乃极本穷源之性,”⑤主张此性乃是至善。又以“冲漠无朕”形容性理的空寂不动,无形无兆的状态。⑥由此可见,朴文镐认为唯有本源之性,才是万物同一之性,此性等同于理。
  至于“赋予之性”,等同于韩元震所谓“人与物不同,而人皆同之性”。朴文镐认为六经中谈“性”,多半指此。此性的内容是:
  此所谓以性为性者也,万物之生之理也。随物各赋,而其理或全、或偏之名也。万象森然而众理方动之地也,一物与一无妄而一定不易者也。一本之万殊也,一物之一本也。人与人同,犬与犬同,牛与牛同者也。人则与善,牛则与顺,马则与健,金与刚,火与热之类也。万物各一太极者也。凡此泛言之,则曰理。指物而言,则曰性。此理既赋于物,则非复理也,乃性也。①
  朴文镐主张的“赋予之性”,是在人与物的后天之性中,被天所赋予之性理。无论先天或后天,性的源头皆本于一理,然而散在万殊之中,人性皆同,但与物性不相同。他说:
  以本然之理而言之,犬之性亦犹牛之性,牛之性亦犹人之性耶!言不同也。此则人与犬、牛,其本然之性不同者也。物中之水、木、犬、牛,固与人殊性,而人中之尧、舜、桀、纣,未尝言殊性。此乃本然赋与之理,万物各一其性者也。②
  在朴文镐看来,从本然之理的角度,即便是圣王之性与暴君之性,也没有差别。然而人与物之性却不同。他又说:
  万物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而人得其全,故五常备焉。禽兽得其偏,故其灵者,乃有一焉。虎狼之于父子,仁也;蜂蚁之于君臣,义也;雎鸠之于夫妇,礼也。鸿雁之于兄弟,鸧鹒之于朋友,亦近于智与信云。③
  人性与物性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是因为人全备“五常之性”,但是物却偏得其一。④除此之外,朴文镐主张“天下之言性者,岂有舍形气而可能说着‘性’字乎”?又提出人与禽兽“以其正横之异体,故禽兽之性,必递落于人性一等,偏而不能全以此也”⑤。又说:“性之偏全,各随其形。”⑥可见他分判人物之性全与不全的问题,也可以从“形”入手。这与韩元震着重的焦点不同,韩元震强调“就人心中,各指其气之理而名之”,⑦也就是从“心”的角度,说明人物所禀之气,是否与理相合。但是朴文镐却重视“形”与“性”的关系。
  对于第三层“气禀之性”的解释,朴文镐说:
  此所谓以气为性者也,万物之生之性也。物各禀得,而其气或清、或浊、或粹、或驳之名也。一物之万殊也,一身之一定也。人人不同,犬犬不同,牛牛不同者也,人有不善而牛马有不顺健之类也,六经中亦多言此性。其为性也,气与质合而得。然本其有生之初而观之,则气之用事居多。故谓之气禀之性也。①
  他认为这是由“气”的层面论性,此“气”是由“生”而来。②由于人物禀气清、浊、粹、驳不同,因此人与人的气禀之性不同,物与物的气禀之性也不同。六经当中所言之性,多半是气禀之性。而人物之善恶,也在此性中表现出来。这是因为从“生”的角度看,本然之性已受到气禀的影响,进而产生不齐的现象。朴文镐认为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便是气禀之性。③
  以上所述及的“太极之性”“赋予之性”和“气禀之性”,主要是朴文镐继承韩元震的观点之后,提出的另一种说法,就着基本概念来看,与韩元震差异不大。至于韩元震的意见,朴文镐认为主要是从程、朱而来。他说:
  昔退之有三品性之说,只就气质性中而分三品,其说固浅近不足言。至于程子论性,以人生而静以上为一说,又以性善为一说,又以生之谓性为一说。玩其辞,味其旨,显然有三品之分。近世湖中诸贤之论性有三品者,其本盖出于程子此说,及《朱子语类》天、命、性、气之论。
  程颐认为告子“生之谓性”与孟子不同,告子是“彼命受生之后谓之性”。④至于朱熹的意见,则出现在他解释“气质之性”时。朱熹说:
  性譬之水,本皆清也。以净器盛之,则清;以不净之器盛之,则臭;以污泥之器盛之,则浊。本然之清,未尝不在。但既臭浊,猝难得便清。故“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也煞用气力,然后能至。某尝谓《原性》一篇本好,但言三品处,欠个“气”字,欠个来历处,却成天合下生出三般人相似!孟子性善,似也少个“气”字。⑤
  由此可见,韩元震与朴文镐对程朱之学十分熟稔,继承他们的性论,并且加以说明和分析,成为“性三层说”的立论根据。
  此外,在上述的架构下,朴文镐区分出人、动物、植物和枯槁之物的差异,根据他的分类,制表如下⑥:
  朴文镐的观点,虽然受到朱熹的影响,但与朱熹也有所不同。朱熹说:
  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槁是也。①
  朱熹仅从“血气知觉”“生”和“形”三个方面思考,但是朴文镐则是由“理”“气”“形”“生”和“知觉”五个面向思考,分析的内容更加细致。在朴文镐的脉络下,原本朱熹考虑中人兽无别的状态,重新被厘清为人兽有“正生”与“横生”的差异,并且还特别说明草木是“倒生”。可见他对“生”的定义,并非是朱熹“生气”的概念,而是指“生”的状态。这里可以看出,朴文镐虽然承袭朱熹的想法,却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析结构。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朴文镐对于“心”的看法。他追随朱熹的观点,强调“性者,心之理也。故其为字,从心从生,心与性未尝相离。有心则有性,无心则无性”。因此他主张“草木枯槁皆无心,则其无性”。②很显然,朴文镐主张“心”是“知觉”而已,被“一元之气所统”,心仍然属于气禀的层次,只能说是人的实践主体,却不足以成为人的道德主体。③
  就这一点来说,朴文镐仍在朱熹和韩元震的观点之下,并没有更多的突破。①
  从以上的解说与分析中,可以看见朴文镐根据《系辞》得出“太极之性”;依循《孟子》的观点,说明“赋予之性”;指明告子“生之谓性”的概念,提出“气禀之性”。他继承韩元震思想,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值得重视。首先,从韩元震到朴文镐的观点,正能凸显出程颐和朱熹论“性”,不仅限于孟子,同时也关注告子,扩大了儒家“性”论的内涵。在这个基础上,韩元震与朴文镐更进一步衍生出“性”论的各种复杂面向。其次,在“赋予之性”的概念中,朴文镐展现出人与物的后天之性,可与先天之理相通的一面。这样的学说,确保了程朱之学工夫论的可行性,但是对“修养工夫”的动力没有清楚的说明。最后,在人、动物、植物与枯槁之物的分类上,朴文镐不仅受到朱熹解释的影响,同时也后出转精,从“理”、“气”、“形”、“生”、“知觉”的理论框架,更完整且全面地对万物之差异性,做出更加细致分析。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朴文镐
相关人物
韩元震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