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堂之合唱诗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289
颗粒名称: 一、庙堂之合唱诗歌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242-2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代儒家礼制及新儒学均采纳并运用合唱形式。嘉礼、祭礼等场合均有升歌之仪,其中人声最贵,器乐为声乐服务。合唱选人以青少年为主,上古歌者多为瞽者。合唱诗歌气势磅礴,必唱自作慷慨之歌。
关键词: 朱熹 合唱文化 历史渊源

内容

无论儒家原典,抑或秦汉以降的国家礼制,宋以降的“新儒学”,都明确采纳并运用着合唱这种音乐形式。
  《仪礼》中《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四篇所规定的嘉礼,都有合唱环节。合唱人数,有“工六人”“工四人”不等。工是歌工,郑玄注:“瞽蒙,善歌讽诵诗者也。”即善于唱诗的盲人。以《燕礼》为例,该礼“作乐”的部分,其仪程略分四步:
  第一步,在乐正引领下,工四人升堂(带有两把瑟),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属《诗经·小雅》)。
  第二步,堂下吹笙队吹《南陔》《白华》《华黍》(属《小雅》)。
  第三步,堂上歌与堂下笙交替:上歌《鱼丽》,下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均属《小雅》)。
  第四步,堂上堂下“合乐”,演唱《关雎》《葛覃》《卷耳》(属《诗经·周南》)和《鹊巢》《采蘩》《采蘋》(属《诗经·召南》)。
  歌者登堂,谓之升歌,或登歌。依《仪礼》所示,燕射诸礼都会用到升歌。然而不仅嘉礼,作为吉礼的祭礼也广泛用到。《周礼·春官》谈到了“大祭祀”和“大飨”中的登歌:“大祭祀,(大师)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朄。大飨,亦如之。”《小师》:“登歌击拊。”这里的大师、小师,是乐队之队长,应该也是盲人。如《仪礼·大射仪》,登堂而歌的乐工六人,其中就有大师、小师各一人。他们的“击拊”(拊似鼓),是起歌的指令。《春官》中“下管播乐器”一句,“管”指笙箫等管乐,是说管乐器在堂下为堂上之歌伴奏,与上述《燕礼》的布置一致。据周代之礼,登歌人数都是双数。后世朝廷、宗庙大典无不有登歌之仪,但人数并不统一。《宋史·乐二》总结:“魏晋以来,登歌五人,隋唐四人,本朝因之。”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进行改革,“堂上歌为八”,规模扩大了一倍。其原因是琴瑟等乐器增多,为了保证人声不被掩盖,必须扩大合唱人数。同样不统一的还有歌词,例如《明史·乐志一》云:“明兴,太祖锐志雅乐。……其登歌之词,多自裁定。”不用诗三百,而是作新词,可能是为了显示天子制礼作乐的特权,也可能是有见于《诗经》乐谱难明之故。
  从登歌的安排很容易看出来,人声最贵,器乐为声乐服务。《礼记·郊特牲》谈升歌:“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汉代的登歌甚至取消了乐器伴奏,为的就是“不以丝竹乱人声”(《隋书·音乐下》)。后代流行的一句话是,“丝不如竹,竹不如肉”。①反观今日,所谓民乐表演,实为单纯的民族乐器表演。各地祭孔复原释奠礼,音乐部分也是侧重钟鼓丝竹的演奏。它们都遗漏了古礼所推崇的人类自身的歌喉。人声的连续性、多样性,为打击乐器、管弦乐器所不及。更重要的是声乐有文词,如登歌之歌《鹿鸣》《关雎》等,每篇都有不同的含义。
  合唱选什么人,是个有趣的问题,关系到古人认为谁人更有天赋,什么样的嗓音更动听,更能达到目的。上古歌者多瞽者,这是常识,前文多及之。秦汉以后,征选青少年的多了起来,其中汉高祖是先行者。《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回乡,与家乡父老子弟纵酒:“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是这次,他从沛中征选了少年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相信这班少年的主要职责就是合唱诗歌,而且必唱高祖自作的慷慨之歌,其气势可以想见。是否也用于庙堂登歌之仪,则不得而知。后来汉惠帝保留了一百二十人的编制,有缺就补,但“皆令为吹乐”,转为演奏器乐了。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玄
相关人物
刘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