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代以来对道统的继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286
颗粒名称: 二、宋代以来对道统的继承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228-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代以来,理学家坚守儒家道统,强调心性之道。程颐、朱熹等人均称儒家之道为“吾道”,以与佛教等划清界限。元代虞集对“吾道南矣”有独到见解。明代儒者也多用“吾道”“心传”一词,强调儒家道脉的正统地位。
关键词: 儒家道统 程颢 心法传承

内容

宋代,理学家把“道统”作为儒家的学脉,并围绕这个学脉进行研究注释阐发。程颐就曾多次提到儒家之道和“吾道”一词。他在为其兄程颢所撰《明道先生行状》说:“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谓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其言曰:‘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可见程颢向周敦颐学儒道,而儒道来自原始儒学。程颐坚持儒家道统,也是为了与道、释划清界限,“‘问:且将《语》《孟》紧要处看,如何?’伊川曰:‘固是好,然若有得,终不浃洽。盖吾道非如释氏,一见便从空寂去。’”①显然,程颐说的“吾道”并不是他自己的理学思想,而是与佛教有着根本区别的儒家道统。
  朱熹一生也坚守儒家道统,多次将儒道称为“吾道”。有弟子问“理之一贯”问题。朱熹回答说:“只是其用不同,其体则一。一个本贯许多末。先生问:‘如何是末?’曰:‘孝弟忠信,居处有礼,此是末。’曰:‘今人只得许多名字,其实不晓。如孝弟忠信,只知得这壳子。其实不晓,也只是一个空底物事,须是逐件零碎理会。如一个桶,须是先将木来做成片子,却将一个箍来箍敛。若无片子,便把一个箍去箍敛,全然盛水不得。曾子零碎处尽晓得了,夫子便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②有门人问:“若非佛氏收拾去,能从吾儒之教,不知如何?曰:他又也未是那‘无文王犹兴’底,只是也须做个特立独行底人,所为必可观。若使有圣人收拾去,可知大段好。只是当时吾道黑淬淬地,只有些章句词章之学。他如龙如虎,这些艺解都束缚他不住,必决去无疑。也煞被他引去了好人,可畏可畏!”③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势力坐大,他们强调儒、释、道“三教兼宗”“三教并重”,甚至不少儒家学者都参禅问道,其原因是当时的儒家只注重“章句词章之学”,而淡化了心性之道,导致佛教势力“如龙如虎”。朱熹所言反映了佛教对儒学的冲击,但他坚持儒家的立场不变,称儒家之道为“吾道”。朱熹甚至引芮国器所言:“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④直到庆元党禁,朱熹仍然坚守儒家阵地。有人劝朱熹避难时,朱熹回答说:“今为避祸之说者,固出于相爱。然得某壁立万仞,岂不益为吾道之光。”⑤朱熹不担心朝廷的党禁,相反,他倒认为在此危如累卵的时刻自己能坚持儒家道统,岂不是有益于儒家道统发扬光大。
  陈淳是朱熹的重要弟子,他不仅秉承师说,还一如既往捍卫儒家道统,称:“有天地之忠恕,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是也。有圣人之忠恕,吾道一以贯之是也。”①“忠恕”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曾子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陈淳不仅承认这是孔子所说的可以终身行之,又可以一以贯之之道,而且是可以类推到万物的心性之道。
  元代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虽然没有对“吾道”一词做出解释,但他对程颢的“吾道南矣”之叹有独到的见解。他说:“程子送其门人龟山杨氏之归,已有‘吾道南矣’之叹。程子之叹,非私叹也。”③私与公相对,程颢之叹不是个人之叹,就是因“公”而叹,是为道统南传而叹。
  明代,朝廷重视经济,也重视儒学文化,在诸多儒者为理学家著作撰写序言和奏疏或所创诗歌中,也多用“吾道”“心传”一词。如周木说:“然其学者,妙体用而合为一,合显微而无二。实斯文之正脉,吾道之的传,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异趣者。”④意思是说,体用一原是理学的正脉,是儒家道统的然相传的结果,但因为理学把儒家的思想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与原始儒家道脉中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有不同的意趣。又如《八闽通志》的作者黄仲昭诗曰:“仙梵争华侈,伤哉吾道穷”“道脉承伊洛,心传在考亭。”⑤黄仲昭是明代著名的方志学家、诗文家,官至翰林院编修,而不是思想家、哲学家,不敢自诩“吾道”是自家之道。第二首诗中,黄仲昭点明了朱熹传播理学,实际是传播儒家心法,而这个心法是杨时、游酢师事河南程颢、程颐兄弟得以向南传播。黄氏所言符合历史事实,儒家道脉南传的关节点是“吾道南矣”“程门立雪”,根源于伊洛,而不是直接来自孔子的家乡洙泗,不能牵强附会地说是孔孟的嫡传。但二程所传并不等于是程氏之道,而是包括孔孟以前的儒家之道。从王安石的神位被逐出孔庙也可以看出“吾道”是儒家心性之道。王安石官居相位,而且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宋崇宁三年(1104年)配享孔庙,靖康元年(1126年)就被罢黜配享,保留从祀。淳祐元年(1241年)从祀资格也被取消,原因就是他认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理学家把祖宗之法上升到天命之理,明天命就是要倡明心性,光大文明礼乐,使我们的社会成为礼仪之邦。王安石违背了儒家的心法,必然遭到一向以儒学为治国之本的朝廷的强烈反对,最终难以进入儒家最高的文化殿堂——孔庙。游居敬在为李侗所撰《请从祀疏》中,对李侗的学术道德表彰有加,称他“上继往圣,下开来学,其有功吾道大矣”。游居敬官居明刑部侍郎,是一位崇儒重道的官员,而不是学术上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他说的“吾道”不是自己的学术之道,而是儒家的道脉。
  与黄仲昭、游居敬同时代的徐即同样认为南传的儒道是一种心法。其诗曰:“南来吾道传心印,虚过一生愧汗流。”①这里的“南来吾道”,指的是程颢的“吾道南矣”,即儒家道统,而不是徐即自己的一家之言。否则连语法都不通,甚至可能理解为徐即的学术思想向南传播。熊汲上疏为罗从彦、李侗请求从祀孔庙事迹中更直接指出“心法之传,上符尧禹”②,并且强调孔子是上续尧、舜的道统:“若孔子道高德厚,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传。六经垂宪,功德在人,宜万世食报无穷焉。”③孔子的贡献在于注六经,使得尧禹之道大明于天下。
  除了儒者之外,碑刻也证明“吾道”的本义。山东曲阜孔庙立有一方明成化年间石碑,碑文说:“盖孔子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又说:“孔子之道,常存而不泯,则纲常无不正,伦理无不明。而万物亦无有不得其所者,行将措斯于雍熙、泰和之域,而无异于三代之盛也。”④孔子创立儒学是通常的说法,事实上儒家的心法须上溯到孔子之前。尧、舜、禹三代心法之道就已经盛大光明,而孔子继承发扬了三代的遗风,才有“不异于三代之盛”的说法。所以碑文中称“使天不生孔子,则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后世何从而知之。将必昏昏冥冥,无异于梦中,所谓万古如长夜”⑤。春秋时期,在道统榛芜绝续之际,是孔子传承接绪,使儒家道统得以延续。
  清代朝廷崇文重道,尤推重朱子理学,儒者或地方官员笔下称赞理学家同样多引“吾道”一词。清人钟紫帏说:“因忆《延平答问》一书,乃朱子授受衣钵。迄今被阅研究,俨接两贤笑语,不禁喟然曰:‘吾道南来,真谛其在斯乎?其在斯乎?’”①钟紫帏只是读了李侗的《延平答问》一书,了解了李侗与朱熹的师生关系,以及他们对儒家所做的贡献,也把儒家道统称为“吾道”。如果把这里的“吾道”理解为是钟紫帏的学术思想,必然谬之千里。何棅《李延平先生文集》序中说:“外此,则史言历代之行事,各擅一家之长。子则各鸣其所能,而未必皆合于吾道之中。”何棅只是长洲提学佥事,如何敢说历代各家之说、之行都未合“我”的学术思想?于辰说:“昔孔子承精一之统,以传其徒曾参,曾参传孔伋,孔伋传孟轲氏。”②这个“承”就是继承,即孔子继承了前代的统绪,而不是孔子创造了统绪。孔子在道统绝续之际,承前启后,传至孟子。陆鸿对李侗传播理学多加赞赏,赋诗曰:“於戏李公,吾道宗工。承河南派,启剑溪翁。南来道统,于斯无穷。千里百世,共仰风流。秋月皎洁,冰壶玲珑。”③据说陆鸿是一位画家,但更像是一位儒者,他对李侗事迹了如指掌,而且十分清楚“吾道”是南来的道统。可见此人是一位深谙儒家的画家。
  清代,对道统的由来评说以康熙皇帝最为有力。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到曲阜时写下五言诗:“銮辂来鲁东,先登夫子堂。两楹陈俎豆,数仞见宫墙。道统唐虞接,儒宗洙泗长。入门扶松柏,瞻拜肃冠裳。”④在这里,康熙帝明确肯定了孔子的道统来源于唐虞。唐即唐尧,虞即虞舜。也就是说,儒家道统由尧、舜二帝开创,孔子接绪了道统的脉络。
  此外,从朱子学传播台湾也可以进一步得到证明,台湾的“道东书院”以“道”命名,意思是说道统向东面的台湾传播。所以邓传安在文开书院祭祀朱子时说“紫阳儒宗,海隅仰止”。朱熹是理学大家,其学说为著名的考亭学派,但仍然是儒家的一名弟子,是以儒为宗,而不是儒家之外的学术派别。
  与“吾道”意义相同的还有“吾儒”“吾党”之词。宋代,官历朝奉大夫、南康军知军的赵师夏为“南剑三先生”之一的李侗撰写《李先生文集序》时,引用李侗的话说:“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这个“吾儒”不是指李侗的儒学,而是与释氏相区别的儒家门派。朱熹十年师事李侗,是李侗最得意的门生,他对朱熹的评价是:“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①“党”在古代有乡党、乡人之意,还用于量词,如《周礼·地官》:“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这里指儒家学者这一群体。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程颢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陈淳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黄仲昭
相关人物
游居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