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子初读《上蔡语录》时间考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246
颗粒名称: (一)朱子初读《上蔡语录》时间考辨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82-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绍兴二十八年四五月间获得《上蔡语录》,并在此后数次精读。该结论基于朱子早年有关忠恕问题的讨论及《语类》中的相关记载。
关键词: 朱子 语录 道学传承

内容

关于朱子获得括苍吴任写本的时间,吴任于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在莆田孔氏家任私塾教授,是年朱子曾为其作《跋孔君家藏唐诰》一文。①束景南先生据此认为“吴任以其《上蔡语录》写本示朱熹当在同时”。又以曾恬为泉州人,认为朱子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来泉州后,从曾氏之家得吴中版本。②但是综合韩元吉为曾恬子曾崇所撰行状,卫泾为曾恬孙曾耆所撰墓志③,曾氏一族的曾恬后人,已经迁至常熟,不居泉州。另外,根据朱子早年书信中对谢良佐的记述来看,朱子精读《上蔡语录》的时间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夏以后,其获得《上蔡语录》的时间也不可能早至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其实,在朱子留下的早年材料中,有两处可以确证朱子读《上蔡语录》的时间。
  首先,是朱子早年有关忠恕问题的讨论,朱子前期未得到上蔡忠恕说,其后与范如圭书信中以上蔡谢良佐之说为自己忠恕一贯说佐证。由此可以推出朱子读《上蔡语录》的大致时间。
  朱子从同安主簿离任,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冬出发,至二十八年春到达崇安后,即往延平拜见李侗问学。三月归来后,朱子与范如圭、胡宪等书信往返讨论“忠恕”之道(同时还有李侗、刘玶、吴耕老等人),但自己的说法始终得不到范、胡二人的认可。《朱子语类》记载:
  曾子说忠恕……自后千余年,更无人晓得,惟二程说得如此分明。其门人更不晓得,惟侯氏、谢氏晓得。某向来只惟见二程之说,却与胡籍溪、范直阁说,二人皆不以为然。①
  据此可知,在这场讨论的初期,朱子尚未得知谢良佐关于“忠恕”的说法,未能引以为证,也就是此时尚未获见《上蔡语录》。按,谢良佐关于忠恕的意见,分别见《上蔡语录》卷上第3条(胡本),卷中第10条(胡本、曾本都记,曾本较详细)以及卷下第17条(曾本),另有一段见《论语解》②。朱子在编订《论语精义》时,在“一以贯之”章,先后分别收入了谢良佐《论语解》,《上蔡语录》卷上第3条和卷中第10条(未录曾本)。朱子在《与范直阁》第二书③“伏丰赐教获闻”一书中说:
  若夫曾子所言发明“一贯”之旨,熹前书一再论之,皆未蒙决其可否。熹又有以明之,盖“忠恕”二字,自众人观之,于圣人分上极为小事。然圣人分上无非极致,盖既曰一贯,则无小大之殊故也。犹天道至教,四时行,百物往,莫非造化之神,不可专以太虚无形为道体,而判形下者为粗迹也。此孔子所谓“吾无隐乎尔”者,不离日用之间。二三子知之未至而疑其有隐,则是正以道为无形,以日用、忠恕为粗迹。故曾子于此指以示之耳。此说虽陋,乃二程先生之旧说,上蔡谢先生又发明之。①
  此信写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戊寅五月,朱子见“与范如圭久论不谕”,又引新说,并以二程、上蔡为据。盖此时因思考忠恕问题,正苦读《上蔡语录》。前述朱子四月二日《与范直阁》第三书里,只援用二程为说,未谈及上蔡。《语类》也记载朱子起初未见上蔡说,而此信却明确以上蔡为据,可知朱子定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四五月间获得《上蔡语录》,赖以熟读。
  其次,《语类》有一条材料也详细的指示了朱子苦读《上蔡语录》时间必在绍兴二十八年。
  虚心观之,不须先自立见识。徐徐以俟之,莫立课程。某二十年前得《上蔡语录》观之,初用银朱画出合处。及再观,则不同矣,乃用粉笔。三观,则又用墨笔。数过之后,则全与元看时不同矣。②
  本条是余大雅所记。大雅所录在淳熙五年(1178年)以后,上推二十年,正好是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束景南先生认为此条所记当上推二十余年在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年,朱子27岁)前后③,束先生臆朱子从泉州曾氏家族得《上蔡语录》,故有此误。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知,同安期间朱子并未得到《上蔡语录》详阅,且曾恬这一分支已外迁常熟,并且吴中板刻本很可能刊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春夏间,朱子不可能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就已读到。因此,束先生的说法不能成立。盖朱子沉思《论语》“一以贯之”章的忠恕问题,乃在同安最后一年时因官闲之余,阅读十数家《论语》注而来。同安归来正式问学延平门下后,受道学正传,而忠恕一贯章的主旨就是“夫子之道”,所以朱子必致意苦心思考这章。因此,朱子从《上蔡语录》中获得明道、上蔡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与自己苦思若有所合,不免欢欣鼓舞,益加用功,以至数次精读。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
括苍吴任
相关人物
束景南
相关人物
曾恬
相关人物
范如圭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
刘玶
相关人物
吴耕老
相关人物
胡籍溪
相关人物
范直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