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创新传统:融汇汉唐经学与宋代经学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238
颗粒名称: 三、开创新传统:融汇汉唐经学与宋代经学成就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170-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仪礼经传通解》中融汇汉唐经学与宋代经学成就,既注重文献本义和复古创新,又采纳宋代新儒家经典《大学》《中庸》。此举突显程朱学派的权威性,确立了朱子学派以理学思想指导六经解读的最后理论形态。
关键词: 朱子 仪礼 科举制度

内容

前文所述朱子从对待文献的态度及治学方法进行了大胆创新,但是正如钱穆所言:“一面极具传统性,另一面又极具开创性,而朱子尤为其代表。”②故在破坏宋儒治经传统之时,《通解》朱子编撰部分继承了郑玄注、贾公彦疏的文献内容。③但是又始终无法逃脱宋代的文化烙印,《通解》中采纳了《大学》《中庸》二书正是其证。我们对《通解》的朱子按语有详细统计,但是并未纳入《通解》中的《大学》《中庸》二篇的按语,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篇文献直接采自《四书章句集注》,而与《礼记正义》有显著差异,亦与“《通解》并未‘全录’郑《注》”“节录《贾疏》”的体例完全不同。①
  但是在学术史上,《大学》《中庸》在北宋已成为宋代经学的重点研究篇目。到南宋,经朱子的传承与阐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已然成为新的儒家经典。《朱子语类》载:
  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如《大学》《中庸》《语》《孟》四书,道理粲然。人只是不去看。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②
  此为袭盖卿甲寅以后所闻录(1194年)。细观此条语录,朱子强调四书已经统摄了各书的道理,亦具备了做事的所有道理。因此朱子已然把四书中所含的道理作为事物衡量标准。他说:
  今人只为不曾读书,只是读得粗书。凡读书,先读《语》《孟》,然后观史,则如明鉴在此,而妍丑不可逃。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又有一般人都不曾读书,便言我已悟得道理。如此便是恻隐之心,如此便是羞恶之心,如此便是是非之心,浑是一个私意,如近时祧庙可见。③
  正因为四书成为新的儒家经典,所以朱子把《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纳入《通解》中。但是朱子并未以四书代替六经,他说:“四子,六经之阶梯。”④朱子在此确立了四书与六经之间的关系,但是此处的判断标准并非是他们之间所包含的天理数量的差异,而是从文献简易程度来安排研习的顺序。这可由朱子对六经、《语》《孟》与史书杂学之间的关系获得证据。《朱子语类》载:
  浩曰:“赵书记云:‘自有见后,只是看六经、《语》、《孟》,其他史书杂学皆不必看。’其说谓买金须问卖金人,杂卖店中那得金银。不必问也。”曰:“如此即不见古今成败,便是荆公之学。书那有不可读者?只怕无许多心力读得。六经是三代以上之书,曾经圣人手,全是天理。三代以下文字有得失,然而天理却在这边自若也。要有主,觑得破皆是学。”①
  此为邵浩丙午所闻记(1186年)。我们在此文献中看到朱子高度推崇六经,认为其全是天理,而三代以下书虽有得失,但是并不影响天理的存在情况,关键是阅读者要有足够的修养,识得其内在天理,而剔除非天理部分。而此中的涵养过程,正是从四书到六经,逐步提高探究天理能力的过程。
  正因四书有如此重要的经学功能,朱子在《通解》中全部引入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且置于《通解》的学礼之中。这亦符合朱子历来对四书与六经之间的关系所做的论断,而朱子采取此种安排的内在意图尤显关键。《篇第目录·序题》曰:
  《小戴》第四十二篇,专言古者大学教人之次第,河南程氏以为孔氏之遗书者也。秦汉以来,儒者既失其传,故其旧文舛错为甚,而训说亦多不能得其微意。今推本程氏,既绪正之,仍别为之章句。读者宜尽心焉,则圣贤之学可渐而进矣。②
  《小戴》第三十一篇,程氏以为孔门传授心法。而其书成于子思,其言大抵与《大学》相发明。故熹闻之先君子,尝以为《大学》者此篇之户庭,而此篇则《大学》之阃奥也。然道既失传,说者类皆不能得其微旨。今亦本程氏别为章句,读者熟复而深味之,则圣贤传付之密旨,庶乎其有以自得之矣。③
  前者为朱子对《大学》的提要,后者为《中庸》的提要。这两种提要的共同点是阐述程朱道统内容,即道已失传,故采纳二程观点,别为作传。更为重要的是二书被置于“学礼”中,这完全符合二程对《大学》《中庸》“古者大学教人之次第”与“孔门传授心法”的定位。而实质上,朱子把此两篇单独置于《通解》中,且采用《四书章句集注》的文本,其理由虽有如其《序题》所言,但其客观效果却是突显了程朱学派的权威性。而这一权威性开始由理学领域渗透到传统经学领域,并由此确立了朱子学派以理学思想来指导六经解读的最后理论形态。当然,此形态的确立过程在朱子编撰《周易本义》《诗集传》中实已开始,只是在《周易本义》《诗集传》中尚显隐晦而已。朱子采纳具有宋代理学典型特征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两文,而非汉唐注疏传统中的小戴《礼记》作品,正是朱子在创立新经学传统过程中所烙下的深刻宋代印记,也是朱子“绾经学理学为一途”①的学术特征。
  综上所述,《仪礼经传通解》是在朱子学术思想高度成熟之时发起,有明确的学术目的,代表朱子晚年学术思想的新成果。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
郑玄
相关人物
贾公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