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章 朱子学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146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朱子学遗迹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8
页码:
570-59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朱子学遗址、画像、墨迹等情况。
关键词:
朱子学
遗迹
文化
内容
第一节 遗址
一 尤溪
朱熹祖籍是徽州(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朱熹的父亲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官至吏部员外郎,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来福建,任建州(府治在今建瓯)政和、南剑州(府治在今南平)尤溪县尉。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任满后,闲居在尤溪的朋友郑安道家里。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生于尤溪。
当年朱熹诞生地尤溪郑安道宅,在水南毓秀峰下。因尤溪又称南溪,后来朱熹于其诞生地郑安道故宅建尤溪县学,以纪念朱松。①据记载:
宋乾道七年,文公四十二岁,回尤溪访其友人石子重,商为其先君兴建“韦斋”事。②
“兴建‘韦斋’”即是尤溪县学。石子重名憝,浙江会稽人,时为尤溪知县。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朱熹撰写《南剑州尤溪县学记》。③尤溪县学是南溪书院的前身,朱熹死后即改称文公祠,又称南溪书院。④
历代南溪书院的修复和扩建人,主要有县令李修[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闽县佥事赵承禧[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知县方溥[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诸宏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清康熙皇帝赐“文山毓哲”c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知县孙大焜[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年)]、邑绅卢知章[清德宗光绪十九年(1893年)]、军伐卢兴邦[民国十一年(1922年)]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进行了全面修复和扩张。
南溪书院现在完整、壮丽,历代的修复和扩建都基本上呈现出来,是尤溪的象征,以文公祠、韦斋祠、镇山祠、开山书院、半亩方塘、活水亭、溯源处、毓秀亭、天光云影亭、观书第、毓秀坊等组成建筑群,以及朱熹或朱松手植的两株巨大樟树、书院对面的文山公山等。
此外,还有建于1995年的矗立于尤溪城关三角埕的巨大朱熹塑像。
二 建瓯
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朱熹8岁,随父朱松迁居建州府治建瓯,居其水(即建溪,闽江支脉)南紫芝上坊,筑室曰环溪精舍。朱松拟定居于此。朱熹于8至14岁生活于此。此是后来朱熹长子朱塾传嗣和世袭爵位之地,历代视为朱熹后嗣之正宗,即所谓“后嗣嫡长,累世居于斯。前朝颂封制命,藏于斯”①。因此,这里历代对朱熹的遗迹特加保护和扩建。
当年朱松的环溪精舍,后称环溪书院。其前旱季枯溪有沙,称为紫沙洲。朱熹八岁时“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②。后在此沙洲竖画卦亭以纪念。今尚存片碣刻“朱文公坐沙画卦处”,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翁鹤年所制。环溪书院后来又以建瓯之古名建安,称建安书院,亦称文公祠。建瓯文公祠,“文革”还有残墙、石柱等,其中有一方清宣宗道光三年(1832年)彭文敬等撰并刻的大石碑,记载了文公祠的演变情况,说明清末此祠还相当完好。建瓯文公祠是其家祠。
在建瓯,最为突出的是博士府。因为此地是朱熹长子朱塾后代繁衍之地,到了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诏以建瓯朱熹九世孙朱梃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代代相传。③此是朱熹死后250多年的事。此制一直延续至清代末年。笔者于1977年初至建瓯考察朱熹事迹时,接待我们的朱庆珪先生(当时任职于建瓯第一中学),说是拟为博士(一说拟为博士的是朱茂珪),因民国初此制废除未能实现。因有此博士制,建瓯建有宏大的博士府。“博士府在朱文公祠左,公之后裔世袭五经博士,至民国改为奉祠官府,第仍旧制。”④此博士府毁于“文革”中。
建瓯芝城有朱子井,传为朱熹于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民而凿。
三 崇安(今武夷山市)
朱松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三月卒于建瓯,年47岁。朱熹时年14岁。朱松在临死时,托孤于当时右朝议大夫刘子羽。据清光绪《刘氏宗谱·刘子羽传》记载:
吏部侍郎韦斋朱松,疾病在家,托公筑室于舍傍,名曰紫阳楼。教其子熹,卒以道义成立,是为晦庵先生。①
刘子羽在其家乡福建崇安五夫里纱帽山下、潭溪之上给朱熹盖紫阳楼,朱熹及其母亲等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迁居之。朱熹于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46岁)在福建建阳芦峰山的云谷筑有书室,自题为晦庵,自称晦翁,并有云谷晦庵诗数十首②,后人因称之为晦庵先生。又据记载:
紫阳楼在五夫里之潭溪。晦翁筑室于此,匾曰紫阳书堂,以新安有紫阳山故名,志不忘旧也。③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新安改称徽州,朱熹仍称为新安人。朱熹当年的紫阳楼,据记载:
现有房数间,前有溪流,后有园圃,可供朱熹母子居住。④溪流,即潭溪。起初,朱熹“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仓前得地,可以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⑤。在清光绪《刘氏宗谱·纱帽山下府前祖墓形图》里,有“紫阳楼、朱文公读书体注之所”的方位。⑥民国十三年(1924年),崇安县长詹继明等按原样重新修建的紫阳楼,“文革”前夕基本完好,“文革”中仅见墙基、庭院和池塘。近年复建全貌。紫阳楼背负纱帽山,山上现存石刻,字迹已不可辨识,据当地人说是记载朱熹当年读书事迹的。
在五夫里,现在还有刻“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峰”即孔、孟、朱)、“过化处”等高大砖坊和“继往开来”木刻匾。关于“继往开来”,是从“朱紫阳以命世之才,继往开来”①的意义来的。此外,现在五夫里还有一条小巷子叫朱子巷,是朱熹当年从紫阳楼到府前村镇上的必经小巷。
五夫里现存比较重要的朱熹遗址是两个社仓:五夫社仓和朱子社仓。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秋,福建崇安发大水,朱熹奉府檄视察灾区,他走遍了崇安各地,认识到“今日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是难与图事”②。为了赈灾救贫,照顾鳏寡孤独,缓和社会矛盾,在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提出设立社仓于五夫里。他在《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中说:
山谷细民无盖藏之积,新陈未接,虽乐岁,不免出倍称之息贷食豪右;而官粟积于无用之地,后将红腐不复可食。愿自今以来,岁一剑散,既以纾民之急,又得易新以藏。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又可以抑侥幸广储蓄。即不欲者勿强。岁或不幸,小饥则弛半息,大侵则尽蠲之。于以惠活鳏寡,塞祸乱原,甚大惠也。③
现存的五夫社仓,就是后人在当年朱熹创立的五夫社仓的基础上修复的。朱熹创立的五夫社仓,主要是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时粮食困难的问题,具有官办的性质。他在《延和奏札四》中说:
臣所居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有社仓一所,系昨乾道四年,乡民难食,本府给到常来米六百石,委臣与本乡土居朝奉郎刘如愚共同赈贷。至冬收到元米。次年夏间,本府复令依旧贷与人户,冬间纳还。臣等申府措置,每石量收息米二斗。自后逐年依此敛散。……至今十有四年,其支息米造成仓廒三间收贮,已将元米六百石纳还本府。其见管三千一百石,并是累年人户纳到息米,已申本府照会,将来依前敛散,更不收息,每石只收耗米三升。系臣与本乡土居官及士人数人共同掌管。遇敛散时,即申府差县官一员监视出纳。以此之故,一乡四五十里之间,虽遇凶年,人不缺食。④
在朱熹创立的五夫社仓的带动下,后来“立社仓崇安县凡十七所”。现存的朱子社仓的前身,可能就是其一。后来的社仓具有民办的性质。据记载:
社仓、举子仓,非官司所掌,其淅出于乡先生、乡大夫,念饥民苟求一饱而轻犯刑辟者,于是与里人仗义协力,买田积谷,立为社仓。每乡一所,乡官一名主其出纳。每岁以九月敛收,五月给借,是曰社仓。又念贫民之迫于寒窭,生子弗能举者,相与议立举子仓,以赈给之。凡四等以下之家,遇受孕五月以上者,附书于籍至免,乳日人给米一石二斗,乡官专主名数,主首僧专司出纳。其所支米,以帅司义庄及仓司低户租课允给。①
朱熹出身于中层官僚阶层,任职的时间较短,一生中绝大部分活动于乡镇间,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有较多的感触,懂得了一些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因而试图通过像社仓这样的改良办法解决矛盾。朱熹在《延和奏札四》中,当面请孝宗皇帝批准他的五夫社仓法“行下诸路州军”。②“淳熙八年(按即1181年),公疏其法,请行于天下,从之。后寝废,今遗址犹存,条约具在”。③现存的五夫社仓、朱子社仓遗址,虽是后人修复过的,但反映出了朱熹当年创倡社仓的情况,是很重要的历史遗址。④
在朱熹的一生中,经常往返于崇安县城南三十里的武夷山。武夷山朱熹遗址主要有下列数处。
朱熹在14岁以后,遵父遗言,受学于崇安五夫里的刘彦冲等人。朱松临死时对朱熹说:
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惟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⑤
刘彦冲,名子翚,自称病翁,刘子羽弟,因里居屏山(即纱帽山)下,被称为屏山先生。刘屏山以父任授承务郎,因疾辞归,在武夷山主管冲祐观,隐居山林研究学问17年之久。刘屏山死于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12月,朱熹17岁,朱熹从十五岁至十七岁的两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武夷山跟随刘屏山学习。用朱熹自己的话说,是“朝夕于先生之侧”,“顿首受教”。⑥“屏山与朱子讲习武夷”⑦的地方是明珠万颗画珠帘的水帘洞。据现存水帘洞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地方官的石刻记载:此处讲堂,“乃屏山先生讲习武夷所筑”,“时有朱文公侍”;此处只许刘氏后代居住,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以法严办。⑧现在,水帘洞当年屏山与朱熹的讲堂虽然已无影迹了,却留下大量历代学者和游人赞誉的诗词石刻,引人溯思。
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47岁,这年的八月,朱熹被任命为主管武夷山冲祐观,至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共三年。祠职,是为佚老优贤而虚设,有禄无事,住地听便。但是,根据朱熹的《宿武夷观妙堂二首》,知其在主管武夷山冲祐观期间,经常到观内居住,并可从中看出其当时的思想状况。其诗曰:
阴霭除已尽,山深夜还冷;独卧一斋空,不眠思耿耿。闲来生道心,忘遣慕真境;稽首仰高灵,尘缘誓当屏。
清晨扣高殿,缓步绕虚廓;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①
这两首诗反映了朱熹当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据记载,在冲祐观内还设有朱熹提倡的社仓。②冲祐观又叫武夷官,在武夷山大王峰下,现在已重建,相当完好。
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五曲大隐屏峰下建成武夷精舍,这年的四月迁居之。他的《武夷精舍杂咏》曰:
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③“茅栋”,即指武夷精舍。朱熹从15岁去五夫里投靠刘氏,至这时54岁迁居武夷山,恰好40年。这期间,他往返五夫里和武夷山之间,“几作山中客”。他这次迁至武夷山是定居,不是跟过去那样作客,作为别墅暂住。因为朱熹的夫人刘氏早在淳熙三年(1176年)十一月病死,他一人长期住在武夷山就是定居了。对此,他的《怀潭溪旧居》曰:
忆住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叫失计东迁缪,惫卧西窗日满川。④
他把五夫里叫“旧居”,把至武夷山叫“东迁”,可见是定居了。
朱熹的武夷精舍倚于五曲大隐屏之南。大隐屏即接笋峰,“壁立万仞”(其壁石刻),峰峦挺拔峭削,竹木苍翠,其下丰垂。朱熹曾有“一水屡索回,千峰郁苕峣,苍然大隐屏,林端耸孤标”①的名句。据朱熹自己所记,武夷精舍有仁智堂、隐求斋、止宿寮、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茶灶等十二个部分组成,并逐一作诗咏之。②朱熹居住武夷精舍,除自己研究学问外,主要是聚徒讲学,所以有“紫阳夫子讲习武夷”③之称。“后文公季子在、家孙郎中鉴,葺其旧而广之,号紫阳书院”④。在朱熹死后9年,即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朱熹遗表恩泽,谥曰文,称朱文公,武夷精舍改称文公祠,祠门旁曰“大宋道德之宗”。武夷精舍历代都有修复。到了清代,康熙皇帝赐额“学达性天”,规制益加宏敞,每年有白米百石作为修理、祀奉之用。在“文革”前,宏伟壮丽的庙宇基本上完整地保存着,现在只剩下两边厢房的墙基了。近年,已参照原样重建,至为壮观,称之紫阳书院。原残墙作为文物保存起来。
此外,在武夷山五曲溪右边隐屏峰前水中大石上,现存有茶灶,相传是朱熹当年的,虽应是后人修复过的,仍足以证明确有其迹了。
四 泉州 厦门 金门 漳州
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至绍兴四年(1134年),朱熹的父亲朱松任泉州府石井镇监税,朱熹随之,在泉州3年,时年2至4岁。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19岁,考中进士。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22岁,授左迪功郎,任命为泉州府同安县主簿,绍兴二十三年七月赴任,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任满,因未有人接替,多呆1年,总共4年。当年,朱熹多次到同安县所属的厦门、金门视察。今同安属厦门的一个区,所以朱熹在同安今称其在厦门,以表达朱熹当时也到过厦门。这期间朱熹经常往来于泉州等闽南地区。此后,朱熹又先后于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54岁)、淳熙十四年(1187年,58岁)、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61岁)后等三次出游泉州等闽南地区。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四月,朱熹任漳州知府,至次年三月住满,整整1年,其间常到泉州等闽南地区。综上所述,朱熹在闽南有七八年的时间,且是其思想形成(在厦门)和成熟(在漳州)时期,所以闽南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⑤
现在,泉州原温陵养老院内有一个大的篆刻“过化亭”石刻匾,就是纪念朱熹当年在泉州活动的。是匾系现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年)应泉州叶青眼居士之请于1935年补书的。他在“过化亭”题跋中说:
泉郡素称海滨邹鲁,朱文公尝于东北高阜建亭种竹、讲学其中。岁久倾圮。明嘉靖间,通判陈公重筑斯亭,题曰过化。后亦毁于兵燹。尔者叶居士青眼,欲复古迹,请书亭额补焉。余昔在俗,潜心理学,独尊程朱,今来温陵,补题过化,何其非胜缘耶?逊国后二十四年,岁在乙亥,沙门一音书,时年五十有六。
“朱文公尝于东北高阜建亭种竹、讲学其中”,即指泉州朱熹遗址小山丛竹书院。此外,泉州还有朱熹遗址泉山书院。据记载:
泉曰夫子泉,朱子遗迹也。县学在行春门内蔡巷,旧在行春门外泉山书院故址,后迁今地。……为宋朱子建。①朱熹的父亲朱松,因“忤和议于朝”,“贬官”为泉州安海石井镇监税。朱熹在闽南期间,屡次到石井镇访父时事,进行讲学,“与安海耆老俊士论经说义”,“厥后集千圣之大成”。因此,后来有人称朱熹的理学思想起点于安海,安海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②现在,安海有朱子祠,原称石井书院,又名鳌头精舍,其壁有“宋朝书院在鳌西”题刻。为纪念朱氏父子先后讲学之事,在朱熹死后11年,即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续官游绎就其地构为书院,塑二朱像祀之。安海朱子祠之名自此始。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年),安海朱子祠毁于兵火。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晋江知县陈炎重建安海朱子祠。此后,该祠一再修葺,至今规模宏壮,有“石井书香”之称。③
朱熹当年在同安的官邸曰县署,原在葫芦山前右首,中有祐贤堂,朱熹改为清心堂,后又改为牧爱堂。流传至今的朱熹墨迹“牧爱堂”即出于此地此时。朱熹又于牧爱堂悬挂匾“视民如伤”、张载《西铭》。治民施爱,把官署改为牧爱堂,体现了张载《西铭》之“民胞物与”的泛爱伦理思想,反映出朱熹仁政的政治主张。④
据记载,朱熹为“主簿,兼治学事,建教思堂,选秀民为弟子员,设讲座,集官书建阁藏之”①。教思堂是朱熹所创同安县学的初期。“建阁藏书”,即建经史阁,即今天的图书馆。朱熹说:
熹以檄书白事大都督府,廷中已事,而言于连帅方公曰:“熹为吏同安,得兼治其学事。学有师生诵说,而经籍弗具,学者四来,无所业于其间。愿得抚府所有书以归,使学者得肄习焉。”公幸哀其愚,不以为不可,即日减省少府用度金钱,属工官抚以予县,凡九百八十五卷。熹与诸生既受赐,则相与群议所以敛藏守视、出内凉暴之禁戒,以复于公,报皆施行如章。②
朱熹卒后,同安县学改建为文公祠,南宋叶适撰《同安县朱文公祠堂记》③。到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县令孔公俊扩建文公祠,请皇帝赐名曰大同,故又称大同书院。林泉生在《大同书院记》中谓,“卜邑学之东偏,相土之刚,度材之良,宏宇峻陛,列庑崇堂。建礼殿以奉先圣,作戟门于殿之外,又为棂星门,殿之后作别室。祠文公,以乡贤朴卿吕先生大圭配。讲堂斋序如邑学。既成,名之曰大同书院”④。大同书院或文公祠,明、清时代亦有修复。现只遗存三间朝南破烂平房,座落在今雄大壮丽的梵天寺后,名曰朱子祠,显得十分寒心,极为珍贵的疑是宋明时代的朱熹画像石刻现遗存于此祠内。
朱熹首建的祀苏颂的苏丞相正简祠堂,雄伟壮丽,是今同安的重要朱熹事迹。朱熹说:
伏睹故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赠司空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后生晚学不复讲闻前贤风节学问源流,是致士气日就凋敝。某等今欲乞改荣义坊为丞相坊,仍于县学空闲地架造祠堂一所。不惟增修故事,永前烈之风声,庶以激厉将来,俾后生之竦饬。⑤
苏丞相祠堂原在县学教思堂后,明代改在文庙右。祠堂内有苏颂神位石碑等。苏颂不仅是北宋的大政治家,他还同韩公廉等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运仪象台,著有《仪象法要》、《迩英要览》、《谭训》等,卒后赠太师魏国公,赐正简。
据方志记载,朱熹曾登上厦门的虎山。因此虎山称为文公山。现在,厦门市区金榜公园有“虎溪夜月”美景。方志录有朱熹关于金榜山的两篇佚文,即“《题金榜山》,宋朱熹;《金榜山记》,宋朱晦庵”。其中有曰:
金榜山在嘉禾二十三都,北有岭曰薛岭,岭之南唐文士陈黯公居焉;岭之北薛令之孙徙居于此。时号南陈北薛。公十八年举不第,作书堂于上,人称曰场老,山涧有石名钓鱼矶……①
此是朱熹佚文,不载于其文集。只有到过金榜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此外,金榜山还有朱熹墨迹“有泉德邱”等石刻。
现在,厦门第五中学内有玉屏书院遗址。据此处遗存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3年)白瀛所撰《玉屏书院记》碑刻,谓玉屏书院“俾海滨邹鲁之风蔚然再现,则与高士之轩、畏垒之庵后先辉映”;院内有朱子亭,殿为朱子祠,亦名集贤祠,内祀朱熹像。高士轩、畏垒庵是朱熹在同安时曾住过的两个地方。
朱熹在同安期间,曾渡海到隶属于同安的金门,在燕南山设帐讲学,后建燕南书院。此后,金门民风淳朴,文化鼎盛,称为“海滨邹鲁”。燕山书院圮于明代。朱熹到金门时还视察过唐开拓金门的陈渊祠等。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金门乡绅黄汝试捐款置浯江书院,塑朱熹和其他先贤像于其中,后逐称朱子祠。浯江为金门古名。金门朱子祠于1968年全面整修,祠额为国学大师钱穆书题,其于是年在此讲“本末内外”之朱子学。②
朱熹在任漳州知府之前,曾至漳州,其讲学处名为教授厅,因其后诸教授以此为滹头教授子弟。其在郡学后。朱熹“为同安簿以事至漳,教授陈知柔请作《题名记》,后记失;教授沈辉,搜公集得旧记,刻石而龛诸壁。郡学中有尊德堂,守李弥逊建,以为讲堂;又有名善堂,教授陈大章曰明德;有修教堂,今黄师雍建”。③
后来,朱熹知漳州时,于其府治前后建九区亭、复斋等。据记载:
九区亭在府治前。宋朱子建。守方来重新之,又于州治西作仰高亭,以志景仰之意。方来自题诗:“射堂后圃傍东隅,旧日文公画九区;石上草庐刊易象,至今瞻仰后天图。”④复轩在府州后,宋朱子建。轩后为月台,台后为隐室,其象园,以茅复之窗棂,随方刻八卦其上,公余阅书于此。后守赵汝谠即旧址为亭,匾曰君子。凿池筑台其外。谠诗:“吟行小泓曲,意象阔沦溟;更上层台望,霜天净翠屏。”池至万历庚子,守韩擢填平。①
府治已圮,今为新兴街。原府治后,今为龙溪县图书馆。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曾于其地建楼,额曰仰文楼,是思慕朱熹之雅名。李鋐为之记。今楼上尚存有木刻朱熹等长联与横额。在府治后,原有朱熹所建复轩。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年),知府沈定均重建,更名曰余园。增筑融瑞草堂,堂枕融瑞门巷,亦朱熹旧名。原府治后有河,河边有罗星墩,或谓朱熹建。据记载:
罗星墩在东湖旁,其墩十有二,传为朱子知州事筑,今仅存其大半。又罗星池七所,在东郊,亦朱子浚。②
以上这些,就是府治和府治之后圃,民国年间改为中山公园,为漳州人公共游息之所。
朱熹曾到漳州城东10公里之白云岩读书。据记载:
白云山在十二三都,上有岩,唐虔诚禅师卓锡处,有卓锡泉。旧传朱子尝过此讲“诚意章”,又有“与造物游”四字及门帖,句云:“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尝在掌中看。”皆朱子手书也。郡人黄道周八分书:“白云深处。”中有百草亭、意果园、何有石诸胜。后亭圮。国朝乾隆十四年,巡道单德谟重建。岩旧祀朱子。今移建岩右。③
此地现属龙海县颜厝乡。相传,朱熹当年曾在此讲解《大学·诚意章》。现存有朱子祠,其中有读书庵、断蛙池、洗砚池、百草亭等。
据民间传说,朱熹开始想在白云岩上筑一个读书庵,但山高搬运瓦料困难,他便想出一计:叫人宣扬他某日要在白云岩飞瓦。民皆以为奇。是日男女老幼群出观看;他早已把瓦运至岩下,叫来看飞瓦的人尽力搬瓦上岩。最后他说这就是飞瓦,即瓦从岩下搬至岩上。至此观众始知上当。④
关于断蛙池,也有传说。其曰:
断蛙池,在府学东南,相传朱子解经处。以蛙鸣喧闹,作字投之,至今夏月无蛙声。①
此地还有洗砚池。池水墨黑,相传为朱熹洗砚使然。池后有亭,亭中立石碣,书“紫阳夫子解经处”七字。地上还横放着两个未注撰书姓名的石柱对联,记载了朱熹的解经处,即“百草亭中留胜景,白云岩上隔尘缘;解经遗址踪犹在,过化尊神泽未湮”。池边岩上清幽好看,产有茶树,味甘适口,俗称紫阳茶。②
朱熹在漳州任职期间,致力于教育事业。据记载:
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以正其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又创受成斋,教养武生,新射圃时督之射。又择士有义行、知廉耻者,列学职为诸生倡。③
因此,朱熹在漳州期间把兴庠讲学看成是主要工作。
朱熹在漳州的最初教学之地叫道源堂。据记载:
漳州治城之西北,有台屹然曰“临漳”,实据溪山之胜。宋绍熙庚戌年,朱子守是州,登兹台而爱之,欲筑读书之室,不果。宝庆乙酉,郡守危稹始效白鹿洞规,筑龙江书院于台之下,成夫子之志也。淳祐丙午,郡守方来复于书院之东偏构堂三楹,肖夫子之像于此中,配以高弟北溪陈安卿,每岁春秋率庶僚暨邦之群彦祀焉,而颜其堂曰道源,盖取夫子与北溪授受之语也。其后,邦人复以勉斋黄直卿侑食于堂。盖勉斋亦闽人,且尝讲道夫子之门也。④
芝山书院在城东北隔芝山之麓,宋知州事危稹建,中祀朱子。初名龙江书院,后毁于兵,遗址为僧所据。明成化间知州王文、正德间知州陈宏谟相继重修,遗址犹未尽复。嘉靖三十年,知州孙裕辟新路,立碑路口;三十五年,知县蔡享,毁旧房,自东井以上辟地建讲堂及东西大门;四十五年,知府唐九德重修。⑤
芝山书院是由宋代所建龙江书院改建的。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废科举制度,知县陈嘉言把芝山书院改为漳州府中学堂,并把试院划归校舍。可见,这一地区历代是漳州的文化中心。
此外,漳州还有丹霞书院。据记载:
丹霞书院在城东南隅,国朝乾隆二年知府刘良壁建。中祀朱子,外有半月楼、魁星阁、书舍,为诸生肄业地。①
丹霞书院内有额曰“海滨沫泗”,与八角楼参差对峙,为诸生肄业之地。现为漳州师范学院所在地。
五 建阳
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朱熹62岁,迁居福建建阳的考亭。据记载:
望考亭在三桂里玉枕山之麓,即今考亭地方。五代南唐侍御黄子稜建,以望其亲之墓;陈氏族谱谓为侍中陈逊建,以望其考广寒先生。未知熟是。宋绍兴间,朱子居此,人遂称朱考亭。②
陈逊即曾做过北宋宰相的陈升之。此地环山(翠屏山,亦名罗汉山)骑溪(建溪,亦名考亭溪),风景极为优美。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经过考亭,爱其山水清幽,欲意久居于此。又据记载:
今考亭者,昔朱子之旧宅也。其先吏部韦斋之言曰:“考亭溪山绕邃,可以卜居。”朱子不忘先君子之言,盖至于晚岁而后能筑室,以承其志而终身焉。③
朱熹在考亭占田90多亩,学田500多亩。④
起初,朱熹在考亭盖起竹林精舍。到了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65岁,学徒增多,竹林精舍进行扩建,更名为沧洲精舍,自号为“沧洲病叟”,并写下一首有名的《沧洲歌》(即《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泪,千古恨难收。何以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收身千乘卿相,归把钓鱼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⑤
朱熹的这首词概括其当时的政治思想。正因为如此,朱熹把这首词刻在精舍的石碑上,以发誓“吾道付沧洲”。此外,朱熹因其母亲祝氏葬于考亭附近崇泰里的寒泉村(今莒口),因而在那里筑有寒泉精舍。朱熹在考亭所教的学生,最高达到数百人。到了理宗淳祐四年(1224年)御书“考亭书院”,刻在书院门前的碑坊之上,是朱熹死去44年以后的事了。又据记载:
四十四年,圣祖南巡,又书“大儒世泽”额,并“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
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真传”,颂于考亭家祠。①此即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文革”前,原考亭书院遗址还有厢房和很多碑刻。上世纪50年代因此地淹为水库,只把书院门前的牌坊按原样迁于附近。今见高大壮丽的书院门前的牌坊,理宗亲笔写的“考亭书院”大字横额刻在牌坊正中,威凌气昂;清朝康熙皇帝亲笔写的“大儒世泽”的匾额,刻在碑坊的顶端,以及康熙皇帝亲笔写的“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真传”的对联,刻在牌坊两边的石柱上。近年,以牌坊为进口,建起大殿,使考亭书院有了一定的规模。现在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朱熹后裔考察和瞻仰之地。朱熹迁居考亭,一直到死,前后有10年左右。朱熹的一些主要著作是在考亭写的。朱熹在考亭,是其思想体系成熟和完成的时期。因此,后人称朱熹为朱考亭,称朱学为考亭学派。考亭书院遗址牌坊是朱子学的象征,是国家的重要文物。
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日,朱熹71岁,病死于建阳考亭,却抬到100公里外的人烟稀少的唐石里(今黄坑)大林谷九峰山去埋葬。据记载:
九峰山,九峰联峙。宋时有异人语朱文公曰:“龙归后堂,乃先生归葬之所。”后果葬于此。②
朱熹夫人刘氏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十一月病死,朱熹当时47岁。是朱熹亲自在九峰山下选好墓穴埋葬刘氏的。24年后朱熹病死,即合葬于此。由此可见朱熹的风水思想。
朱熹是三月病死,至十一月出葬。出葬朱熹的情况,《宋史》本传有所记载:将葬,言者谓:四方伪徒期会,送伪师之葬。会聚之间,非妄谈时人短长,则谬议时政得失,望令守臣约束。从之。③
会葬者几千人,六日而后至山。在朱熹病死时,正值宁宗皇帝听信执政韩侂胄的诌言,攻击朱熹的学说为“伪学”,指责朱熹及其门人为“逆党”,下诏免了朱熹的官,还夺了他的道观奉禄。我们从上述记载看,朱熹门人确有利用其葬礼进行示威之嫌。关于朱熹墓的情况,据记载:
先贤赠太师徽国公谥文朱熹墓,在嘉禾里后唐石九峰山下大林谷,与刘夫人合葬。初有亭曰宰如,有庵曰顺宁。清乾隆间,知县许斋卓倡修。嘉庆间,麻沙县丞何嵩捐俸,劝嘉禾士民助资修墓,重建亭堂,立神道碑,而庇之以亭,黄文肃榦辞晦翁先生墓文。清乾隆十五年,福建巡抚潘榘新修《朱子祠墓碑记》。①
“文革”中,因墓穴被盗,可以看到墓穴原是双圹;墓碑完好,碑心“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大字清晰可见。上世纪末,朱熹后裔进行全面整修,并增建通往公路的道路和墓亭,至为庄严肃穆。朱熹墓是国家的重要文物,应严加保护。
六 潭州
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即潭州)湘江西岸岳麓山(即衡山)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至南宋初年书院遭到战乱的严重破坏。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刘珙复建,为屋50楹,大抵悉还旧观,并请张栻主持教事。明人戴铣曰:
岳麓书院在长沙县岳麓山,宋郡守朱洞建,枢密使刘珙重建,张拭为记。②
朱熹在岳麓书院的遗迹,其一是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八、九月,朱熹自闽专程往访张栻,并在书院里讲学,论述《中庸》之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于讲堂,因以有忠孝廉节堂。北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始建书院时即构讲堂五间。其后讲堂修建数次。据记载:
“忠孝廉节”四大字(高二一三厘米,宽一四一厘米)嵌在讲堂左右壁,故又名忠孝廉节堂,为朱熹访张拭时所书。明时嵌入尊经阁,此石为道光七年(1827年)摹刻,并留有泐石人姓名。③
清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修复的忠孝廉节堂现存。此外,朱熹还为岳麓山风景古迹取名题额,由此出现赫曦台、道乡台、道中庸、极高明、翠微亭等遗迹。朱熹于岳麓山顶建赫曦台,有于此观日之意。道光元年(1821年),改建前台为赫曦台,以存朱熹故址。台右一里许书院门侧有饮马池。池上有风雩亭。据传,朱熹讲学听者座不能容,以至饮马池水立涸,后人以池亭纪之。
此外,后来把这次朱熹和张栻论学的地方名曰“朱张渡”,把朱熹同张栻游南岳的地方名曰“朱亭镇”。以上遗址,已经修复。据记载:
朱张渡,在善化县西,宋朱子、张拭讲学岳山,多由此渡。……朱亭镇,在湘潭县南,相传朱子访张拭于此。①
此外,岳麓山的朱子樟,相传为朱子手植。
朱熹和张栻在岳麓山会聚的地方,后来名为二贤祠。对此,今人冯友兰在回忆中有所考评。他说:
我有一次爬山,走到一个地方,叫“二贤祠”,据说是朱熹和张栻聚会的地方。祠里正房叫嘉会堂。堂中立了一块横匾,上写“一会千秋”。我作了首诗:“二贤祠里拜朱张,一会千秋嘉会堂。公所可游南岳耳,江山半壁太凄凉。”在有一次会上,朱自清朗诵了这首诗,全体师生都感到凄怆。②
其二是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出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他对岳麓书院进行了修复和扩建。他在《潭州委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中曰:
本州州学之外,复置岳麓书院,本为有志之士,不远千里求师取友至于是邦者,无所栖泊,以为优游肄业之地。故前帅枢密忠肃刘公特因旧基复创新馆,延请故本司侍讲张公先生往来其间,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此意甚远,非世俗常见所到也。而比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气不振,议者惜之。当职叨冒假守蒙被训词,深以讲学教人之务为寄。③
于是,他决心修建岳麓书院。对朱熹修建岳麓书院的情况,明人杨茂元在《重修岳麓书院记》中曰:
时刘公所创书院,岁久寝圮,公修复之,更建于爽〓之地,规制一新焉。闻诸故老,书院前有宣圣殿五间,殿前引泉作半池,其列屋殆百间。其南为风雩亭,殿后堂室两层,层各七间,两庑亦如之。其外,门距书院二里许。今其地犹以黉门名,而断碑尚卧田中。方其盛也,学徒千余人,食田五千(按千当为十之误,下同)顷。故谚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而五千顷之文,断碑可考也。①
朱熹还于书院后建轩于曲水之上(即百泉轩),下为濯濯缨池,是朱、张聚会之所。聘醴陵贡生黎贵臣为讲书执事。朱熹还将其所订《白鹿洞书院学规》作为岳麓书院教规,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为学之序、修身处事接物之要等一一列出,提示学徒。
岳麓书院自创始经朱熹扩建后,曾遭到七次战火的较大破坏,十余次的修复,但是基址未改,其讲堂、藏书和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相沿发展,规制大多因袭朱熹的扩建。由此可以考见朱熹当时修复岳麓书院的情况。据现存的建筑风格看,具有湖南地方色彩。
另外,朱熹还于城隍庙内建忠节祠。据记载:
《岳麓志》紫阳遗迹:朱文公于城隍庙内创立祠堂,祀东晋、南朝以忠节勤王事者五人,并塑其像,碑记其官职姓名。按:忠节祠,东晋一人,湘州刺史谯闵王司马丞,起兵讨王处仲,不克而死。南宋四人,通判潭州事孟彦卿、赵民彦,督兵御金遇害;将官刘玠,兵官赵聿之,金人陷城,不屈而死。详见《岳麓旧志》。㈤
此可作为研究朱熹政治思想的参考。
七 浙江
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十二月至次年九月,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此外,他还数次至首都临安(今杭州),途经数处停留。因此,朱熹在浙江的遗址数处。
听雨轩 在浙东开化县北。据记载:
汪观国字延元,于所居作逍遥堂,翼之以轩,扁曰听雨。与其弟端斋燕息以终老。复遣其子宏从游东菜之门。时晦庵自建安来过,张南轩、陆象山、吕祖谦各赋听雨轩诗以美之。③
听雨轩后来朝廷赐名为包山书院。今有遗址。
擘翠亭 濯缨亭 尽美亭 此三亭均为朱熹过化处。据记载:
擘翠亭。《黄岩县志》:黄岩县灵岩有飞瀑,垂崖而下。宋庆元四年,令常濬孙亭其上,曰擘翠。《赤城县志》:樊川书院,为晦庵先生与南湖方山二杜公讲学之地。旁有擘翠亭,亦先生所建。
濯缨亭。《新昌县志》:朱文公建。
尽美亭。《名胜志》:仙居县福应山,得邑地胜,陈述古名曰福应。朱晦庵更名尽美。宋绍熙中建亭于上。张景修为记。①
五峰书院石洞书院据记载,此二书院均为朱熹讲学处:
五峰书院位于方岩以北约二公里的寿山坑。寿山坑是五座奇峰环抱的深谷,峰岩如削,绝壁千尺。五峰名:鸡鸣、桃花、复釜、瀑布、固厚。峰下有石窟。南宋著名学者朱熹、陈亮等曾在此讲学。明嘉靖时建为书院。……南宋时,著名的学者朱熹、陈亮、吕祖谦,曾在永康寿山固厚峰下石洞里一起谈经讲学,时称“三贤”。明嘉靖初,邑人在此建祠以祀“三贤”,名三贤堂。堂侧摩崖上,有陈亮亲书的“陈龙川、朱晦翁、吕子约尝同游”的石刻,以及朱熹书题“兜率台”三字,至今尚依稀可辨。
石洞书院在郭宅公社。南宋绍兴年间,郭宅人郭钦止所建,延师叶适、朱熹、吕祖谦、魏了翁等主讲其间。朱熹在此改定《大学章句》,并题有“石洞之门”四个篆体大字。②
此外,还有“小樊川”、“龙津馆”、“南峰钓”等,说是都与朱熹有关。平遇《黄岩山水记》:在县北六潭山,朱文公尝著书其麓,名小樊川,题曰“溪山第一。”“龙津馆,嘉靖《奉化县志》:宋朱文公提举浙东常平,泊于此,率诸生讲学焉。”③“南峰钓艇是仙居八景之一。宋代朱熹筹建的宝塔耸在南峰山上。……站在桃花洞口俯览永安溪过往的船只,白帆点点,轻若浮云,故名南峰钓艇。”④
第二节 画像
一 对镜写真题以自警
朱熹在绘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明人陈继儒谓,“朱紫阳画,深得吴道子笔法”。①
朱熹的绘画作品,我们在福建发现形象异样的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石刻像四方,其中三方基本完好。
建阳文化馆搜集到的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石刻像两方,一方很小,破坏不能辨认;另一方基本完好,高1.2米,宽0.5米,是朱熹全身像,上方仅刻自警词,对镜写真的时间题为“绍熙五年”,即朱熹65岁时,此外无落款或其他字样。福州鼓山涌泉寺水云亭的一方,高2.5米,宽1米,亦是全身像,形象和建阳的一方略有不同,对镜写真的时间和建阳那方相同,即“绍熙五年”,此外还有刻者落款,即“大清道光十四年(按即1834年)仲冬吉旦,三山魏杰敬刊”。建瓯的一方最为完整,高1.2米,宽0.8米,是朱熹半身像,形象、题时、落款等均与上述两方不同。我认为,建瓯的这方自警词字体像是朱熹的笔迹,形象也和朱熹画时的年龄相当,应该是我们现在发现的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的早型。因此,我们应根据建瓯的这方来研究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的问题。
建瓯这方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石刻像的右上方有序文,其曰:
文公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九月十五日午时,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三月初九日午时,享年七十有一。历仕四朝,官于外者九考,立朝仅四十六日。自少即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孜孜不知老之将至。发圣人未发之精益,集诸儒未集之大成。正心修身,安贫乐道,乐则行之,忧则达之。诚一代之大贤,享千秋之俎豆欤!
其左下方有说明和落款,曰:
家庙遗碑,数毁兵火后之重镌,皆失其旧。此文公六十一岁对镜口写真也。威仪整肃,体备中酥。仅以元本钩摹重镌,俾海内名宿景仰、尊崇、俨熨,见先贤当年之气参云。十六代孙玉百拜镌石。
这方朱熹自画石像大概刻于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1735年),刻者朱玉是朱熹第十六代孙,曾编辑过《晦庵文集》、《韦斋集》、《玉澜集》等,并有著作行于世。他说是刻“仅以元本钩摹重镌”,说明是经过一番鉴别的。这方石像所题朱熹对镜写真的时间,是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孟春(正月)。按朱熹知漳州,命令出于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十一月孝宗内禅、光宗即位之时,而其抵漳时是翌年(光宗绍熙元年)四月。因此,正月他正在崇安五夫里家里,于此“对镜写真题以自警”。这方石像上方自警词开头刻有“紫阳书堂”。最后刻有“晦翁”方块印章等,正说明其“元本”出自五夫里。据记载:
紫阳楼,在五夫里之潭溪,晦翁筑室于此,匾曰紫阳书堂。①很明显,朱玉所说的“元本”,应是从五夫里传出来的。此外,朱熹自己也有说明,他是于绍熙元年正月在五夫里“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的。他的《南城吴氏社仓书楼为余写真如此因题其上庆元庚申二月八日沧洲病叟朱熹仲晦父》曰:
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②
从宁宗庆元庚申(六年,1200年)二月,溯回10年,即孝宗绍熙元年(1190年)正月。因此,“苍颜已是十年前”,正是指自己在绍熙元年正月“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的。总之,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的时间应是建瓯一块所题的“绍熙元年”,建阳和福州的两方题为“绍熙五年”是不对的。至于朱玉所谓的“家庙遗碑”,明人刘钺在《新建朱文公祠祀》中说:
先生居考亭八年而殁。后二十七年,其季子在佐其嫡兄塾之子鉴复居建安,从士大夫请作祠,以祀先生遗像。建安之祠始兹此。③
可见,这方朱熹石像原在建瓯文公祠。建瓯是朱熹长子塾所居之地,是朱熹的正传,代代荫袭其博士位,现存有博士府遗址。据在建瓯第一中学工作的朱熹第二十六代孙朱庆珪先生所述,建瓯文公祠倒塌之后这方朱熹石像原放在族长家里,朱姓诸家皆经常往拓之以供奉,“文革”批孔时害怕,被丢在一户朱姓农家猪圈里。④
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是对镜自画像。自题词,自警词原是朱熹的手书真迹,应是反映其真实思想的。其自警词曰:
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遗矩,惟暗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绍熙元年孟春良日,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
在《朱子文集》卷八五中有《书画像自警》一篇,即这个自警词,但没有最后“绍熙元年……”这两句说明。朱熹自警词的意思是:从容自若地置身于礼法之场,专一深入地倾心于仁义之中,这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尽力而为恐怕还不④笔者于1976年3月至建瓯考察时,朱庆珪先生讲了此石像的情况,我们建议作为文物保存起来,并拓片和照相,先后发表于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扉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和拙著《朱熹事迹考》(第30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上世纪90年代,此石像毁于建瓯博物馆火灾,现该博物馆所藏系按原照仿刻的。
能如愿。我敬佩先师教诲的格言,遵循前贤留传下来的法规,只有自己努力修身日省,或许可能实现所说的这些话。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正月的一个好日子,朱熹对镜自画像时,题上了这几句话来警戒自己。
朱熹在1190年“对镜写真题以自警”不是偶然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和朱熹的思想状态。朱熹早年反复向皇帝上疏,提出他的激烈的“修政攘夷”的政治主张,却得不到皇帝的采纳,自己也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长期任祠职。①因此,他长期隐居在福建崇安武夷山,著述讲学,等待时机。到了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十一月,光宗即位,任命他知漳州,他感到推行和实现他的政治主张的时机到了。因此,翌年正月他就“对镜写真题以自警”,表示自己要竭尽毕生精力推行和发展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到了四月,他就到漳州就任了。朱熹在漳州至绍熙二年四月底,仅方逾年,做了很多事。
二 疑宋元画像
在所发现的朱熹画像石刻中,有一幅可能刻于宋嘉定(1208—1224年)或元至正(1341—1364)年间,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朱熹画像石刻,最为珍贵。
朱熹早在福建泉州同安县任主簿期间,曾创办同安县学。朱熹死后,同安县学改为文公祠,又称文公书院或大同书院。这幅朱熹画像石刻就是遗存在原文公书院或大同书院内的。据记载:
泉州府朱子祠……一在同安县学,宋嘉定间,知县毛当时建,叶适为记。国朝洪武二年,知县吕复重建;宣德六年,重修。②文公朱子祠,宋嘉定时,邑令毛当时建,以祀朱子熹。至元而废。迨后,至正十年,邑令孔公俊祠于大同书院。明洪武七年,邑令吕复改建文公祠于文庙西。正统九年,佥事陈祚重修。正德十五年,邑令赵汝弼改建于庙东,即宋毛当时所建旧址,而在庙西者永废。③大同书院在同安县城隍庙之左,即旧大成殿址,元至正十年,知县孔公俊建,以祀朱子,请额,赐今名;仍给租以赡士,林泉生为记。后毁于寇。国朝成化十二年,知县张逊移建今所。中为正堂,堂后为方庭;北作畏壘庵,门庑厨湢俱备,缭以周垣。①
上引明正德赵汝弼改建文公祠,又把文公祠移至“宋毛当时所建旧址”,此改建之文公祠内如有朱熹石像,可能就是毛当时时所建文公祠内的旧石像。因此,这幅朱熹画像可能就是南宋末年毛当时或元至正孔公俊时所刻。同安县在山区,到处都是洁白的花岗石。此地人刻石像祀祖是非常普遍的。南宋李修在讲到福建尤溪文公祠时说:
今文公殁三十八年矣!凡畴昔游历之所,搢绅之士诵其书,想其人,鲜石像祠之。②
这是讲朱熹死后38年时的事。当同安文公祠初建成时,刻朱熹石像是很自然的事。
另外,在现存的朱熹画像中,一般其脸面左耳边都有7个黑痣,而此幅却没有,且右耳比左耳长,整个形象与现存所有画像迥异。这些可能与其年代早些有关。③
第三节 墨迹
朱熹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还是一个书法家、金石镌刻家。他在“南康之庐山,潭州之衡岳,建州之武夷、云谷,福州之石鼓、乌石,莫不流涟题咏”④。此外,他还为人撰并书了大量的碑文、楹联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朱熹墨迹石刻、木刻上百方(处),不仅使我们较多地看到朱熹手书真迹,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能订正有关朱熹文献上的缺漏和错乱,并从中窥见其思想状况。
一 少傅刘公神道碑
前面讲到,朱熹在14岁以后,投靠当时的右朝议大夫崇安五夫里的刘子羽。刘子羽死后,朱熹为其撰并书“少傅刘公神道碑”。800年来,此碑一直树立在五夫里东三里之蜈蚣山下蟹坑刘子羽墓前。①现在,此碑相当完好,高3.7米,宽1.5米,碑质系青色磨刀石,仅有局部裂缝、破迹和磨损(因过去农民在收割时磨镰刀),碑石周围的花边和碑内的字迹绝大部分清晰可见。落款是“朱熹撰并书张栻篆额”。全文有4000字,载于《朱子文集》,但和碑文略有出入,应该用碑文校正。字迹工整秀劲,是朱体真迹,应该是现存的朱熹书法的代表作。这是十分珍贵的800年前的历史遗物。
刘子羽,字彦修,崇安五夫里人,生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官至右朝议大夫、徽猷阁待制,历任封疆大吏。病死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年49岁。次年葬于五夫里蜈蚣山下蟹坑。刘子羽死时,朱熹16岁。刘子羽死后32年,即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应刘子羽之子刘珙、刘玶之请撰并书了《少府刘公神道碑》。朱熹是年49岁。朱熹在碑文中说:
淳熙五年秋七月某日,观文殿学士彭城刘珙薨于建州之府舍。疾革时,手为书授其弟玶,使以属其友朱熹,若曰:“珙不孝,先公少府之墓木大拱而碑未克立,盖犹有待也。今国家之仇未报,而珙御恨死矣!以是累子何如?”熹发书恸哭曰:“呜呼!共父遽至此耶!且吾早失吾父,少府公实收养之,共父之责乃吾责也。”即访其家,得公弟屏山先生所次行状,又得今江陵张候栻所为铭,以次其事。
刘珙是在淳熙五年的七月向朱熹提出请求,八月朱熹被朝廷任命为知南康(今江西星子)军,次年三月到南康就任。因此,朱熹撰并书此碑应是淳熙五年十月前后。此外,清光绪《刘氏宗谱·刘子羽传》对此碑亦有明确的记载:“子羽葬蟹坑祖墓之北、屏山之下,晦翁著神道碑。”②
二 武夷山石木刻
在崇安武夷山,有朱熹墨迹石刻、木刻数十处(方)。摩崖石刻有:正书在水帘洞的“百世如见”、“刘岳卿、几叔招、胡希圣、朱仲晦、梁文叔、吴茂实、蔡季通、冯作肃、陈君谟、饶廷老、任伯起来游。淳熙辛丑七月二十三日。仲晦书”;正书在二曲的“灵岩”;正书在四曲试剑石的“小九曲”;正书在五曲响声岩的“逝者如斯”、“茶灶”、“何叔京、朱仲晦、连嵩卿、蔡季通、徐守臣、吕伯恭、潘叔昌、范伯崇、张元善,淳熙乙未五月二十一日。晦翁”、“淳熙戊戌八月乙未,刘彦集、岳卿、纯叟、廖子晦、朱仲晦来。晦翁”;正书在六曲的“晞真馆”;正书在楼阁岩的“天心明月”、“方竹丛生”;等等。此外,在慧苑寺里有朱熹墨迹“静我神”木刻匾。
在武夷山,朱熹墨迹著名的是九曲棹歌摩崖石刻。朱熹在定居武夷山后的第二年,即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二月,对武夷山九曲盛景都作歌一首描绘,开头加上一首序诗,共10首,题曰《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棹歌,即船歌。朱熹九曲棹歌是用民间乐歌的形式写的,是古人吟颂武夷诗中的杰作。据传,朱熹描绘九曲的九首棹歌的墨迹分别刻于九曲溪流傍的石崖上。清人林尔嘉说:
武夷旧志称,晦翁棹歌分刻九曲溪傍,尝寻得其四,惟六曲为真迹无疑,若四曲、七曲、八曲字盖不类,镌刻如新,疑为后人所补。①
朱熹六曲棹歌墨迹摩崖石刻在“六曲”石刻二大字之傍,四行行七。其诗曰:
六曲苍屏绕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此外,在朱熹的武夷精舍西南过五曲的高山上有摩崖石刻“道南理窟”四个大字,是由程颢目送游酢、杨时时的一句话来的。据记载:
先儒杨子,名时,字中立,福建将乐人。神宗熙宁九年登进士。调官不赴,以师礼见程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越四年颢卒。后又见颐于洛,时年已四十。②
此指杨时与游酢两人,他们同时是二程的一传弟子,他们回闽后的师承,再传和三传是福建沙县的罗从彦、南平的李侗,四传就是朱熹了。
三 闽南墨迹
朱熹一生中经常往返于闽南地区,因此那里遗存有朱熹墨迹石刻、木刻数处(方)。
在今厦门同安有刻有朱熹墨迹“同民安”横额的高大石坊。在宋代,同安属于文化比较落后的海滨地带,社会秩序混乱,同安城东里许有同山,为了表示同山人的安定,此地称为同安。朱熹在任同安主簿时,城东里许与晋安交界,两县人经常械斗,于是朱熹书题“同民安”刻石树之其间,以调和其矛盾。
此外,朱熹墨迹石刻在同安的还有“同山”、“大同”、“腾紫峰”、“芦山”、“瞻亭”、“战龙松”、“极目”、“留心湖”、“太华岩”、“灵源”、“安乐村”、“并石台”、“真隐处”、“中流砥柱”、“寒竹风松”、“瞻仰”、“经史阁”、“苏魏公祠”、“赵肃公祠”等。在厦门金榜山有“文公山”、“金榜山”、“有泉德邱”、“石镌谈”、“谈元石”、“场老”、“迎仙”等。
在晋江安海龙山寺,有朱熹墨迹“普现殿”木刻匾,现仍高悬在大殿中。在安海草庵寺,有朱熹墨迹“勇猛精进”木刻匾。
在泉州,现在有朱熹墨迹“小山丛竹”巨大石刻横额。“小山丛竹”是朱熹墨迹中的珍品,得到专家们的赞赏。字刻于坊门之楣,字大0.3米见方,晦翁二字小行书,今在原晋江小山丛竹书院遗址。据方志所载:
小山丛竹书院,在府城隍庙旁。地处高阜,其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此。宋朱文公种竹、建亭、讲学其中。匾为朱子手书,镌于石,厥后废坠,匾石为人盗没。嘉靖间,通判陈公尧典重构斯亭,更名过化。且镂文公遗像于石,以崇祀之;复匾,集文公墨迹,得四字,揭诸亭前;而自记其事,勒于亭前石阶。清初,毁于兵燹,其址占作民居,石数没于卒伍,像碎为三,移置五贤祠壁隙。康熙四十年,通判徐公之霖捐俸重建,穷诘石额,还归故物,补缀石像祀于亭中,又于亭左建讲堂,故曰诚正堂;后构书屋前后六间,额曰瞻紫亭。①
此外,在小山丛竹书院内遗存有朱熹手书《诗经·豳风·七月》石刻。行书,33行,行10余字,共300余字。朱熹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元旦书。清人陈棨仁称谓,“书法结构古雅,以真出公手”,并引清人任承恩的话,曰:
晦翁《豳风》墨迹,余家累世宝藏。乾隆甲辰,官于泉,适郡中贤大夫士谋修小山丛竹书院,盖文公过化处也。余因出此上石,以公士林云。②此外,在泉州开元寺还有一块很大的朱熹墨迹“正气”木刻匾。这两个字
是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写的,当时正是宋金两朝民族矛盾最激烈的时期,很能说明朱熹早年的政治思想。
在漳州芝山山麓开元寺后山腰,南宋末年漳州知州事危稹曾建龙江书院,后称芝山书院,中祀朱熹,今遗址尚在。当时书院大门有朱熹撰并书石柱联一对,其曰: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山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此石柱对联长约2丈余。据近人翁国梁所记,石柱久埋土中,后因挖土出一柱,而另一石柱系由何绍基仿朱熹字体书刻的。现在漳州中山公园原为朱熹知漳时府置所在之地,其仰文楼下之大堂壁上刻有朱熹墨迹“忠孝廉节”四字,字大丈余。今壁已圮,该4字移拓于府学内明伦堂壁上,今尚存。在漳州城东30里的云洞岩,其峭壁刻有朱熹墨迹“溪山第一”,一洞口刻有朱熹墨迹“石室清隐”。在漳州城东20里的白云岩,是唐虔诚禅师卓锡处,据说朱熹曾到此讲《大学·诚意章》,有朱熹墨迹石刻“与造物游”4字和“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在掌中看”柱联。①
四 黄公神道碑
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朱熹59岁。这年一月,朱熹撰并书《黄公神道碑》。黄公,即黄中美,字文昭,邵武人,北宋哲宗绍圣六年(1099年)进士,曾任信德府录事。朱熹与黄中美之子黄端明为好友。黄中美死于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朱熹时年2岁。据记载:
信德府录事黄中美墓,在铜青宝隆山。朱子撰书《神道碑》。碑文略。明知府冯孜建亭,以复其碑;夏英修。今亭废,碑存。②
至今未考察到此碑。笔者在福建省图书馆查到十分完整的拓片,此碑应现存。碑高3米,宽1.2米,碑质系青色磨刀石。碑文2000字,落款是“宣教郎徽猷阁待制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朱熹撰并书,处士方士繇篆额”。此文载于《朱子文集》,题曰《朝议大夫至仕赠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但和碑文略有出入,应该用碑校正。字体端正凝厚,刚健有力,是朱体真迹,可以和上述《少府刘公神道碑》媲美。
五 潭州石刻
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38年,八月初由崇安启程前往湖南潭州(今长沙)访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江陵知府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在长沙两个月,“偕南轩登衡岳”。③朱熹于十二月二十日回到崇安。在朱熹与张栻离别时双方唱酬,成《丙戌赠答诗文集》。其中,朱熹的《二诗奉敬夫赠言并以为别》行书真迹刻成四碑,树于长沙原岳麓书院遗址。其诗曰:
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州;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
昔我抱冰炭,从君识乾坤;始知太极蕴,要眇难名论。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旷然远莫御,惕若初不烦。云何学力微,未胜物欲皆;涓涓始欲达,已被黄流吞。岂知一寸胶,救此千丈浑;勉哉共无〓,此语期相敦。乾道三年九月八日,诗奉敬夫赠言,再以为酬。新安朱熹书。①
这两首诗是朱熹这次出游潭州的全面总结,集中地反映了朱、张的深厚友谊及其当时的哲学观点。我们所见到的朱熹墨迹大都是正书,像这样二百字的行书极为少见,应是朱熹墨迹中的珍品。朱熹这两首诗的墨迹碑文比《朱子文集》所载诗文,多出最后“乾道三年九月八日,诗奉敬夫赠言,再以为酬。新安朱熹书”一段,末尾并有方块图章。但是,朱熹的这两首诗不是写于九月八日;九月八日是朱熹刚到漳州时的日期。对此,朱熹本人有明确的说明。他在这年九月《与曹晋叔书》中说:
熹此月八日抵长沙,今半月矣。荷敬夫爱予甚甚笃,相与讲明其所未闻,日有学问之益。②
关于他们离别的时间,朱熹本人也有明确的说明。他在《南岳游山记》中说:
丙戌至槠州,熹与伯崇、择之取道东归,而敬夫至此西还长沙矣。③
“槠州”,即今衡州。“丙戌”,即二十三日。朱熹是在十一月二十三日至槠州与张栻离别的。由上可见,朱熹这两首诗墨迹碑文最后所题日期,应是后来刻碑者想当然添上去的。
六 浙赣题榜
朱熹在浙江的榜书多为斋、亭、水、台等名。例如,“万溪书堂”、“远庵”、“希贤斋”、“高斋”、“濯缨亭”、“逸志亭”、“水月亭”、“天然石”等。④关于“兜率台”、“双崖”、“月峡”、“岚关”、“巢云”、“桂壑”、“石洞之门”等,据记载:
南宋时,著名学者陈亮、朱熹、吕祖谦曾在永康寿山固厚峰下石洞里一起谈经讲学,时称“三贤”。明嘉靖初,邑人在此建祠,以祀三贤,名曰“三贤堂”,堂侧摩崖上,有陈亮亲书的“兜率台”三字,至今尚依稀可辨。①
石洞书院在郭宅公社。南宋绍兴年间,郭宅人郭钦正所建,延师叶适、朱熹、吕祖谦、魏了翁等主讲其间,朱熹在此改定《大学章句》,并题有“石洞之门”四个篆题大字。书院两山夹涧,磐石交错,因山水名胜,朱熹又分别题额“双崖”、“月峡”、“岚关”、“巢云”、“桂壑”。……明代乡人郭铁,集诸名人题咏,辑为《石洞遗芳》一书。②
以上是不完全的统计,遗漏者一定还很多。
朱熹在江西的题榜也很多。单就庐山者就达数十处。诸如:“岱宗”、“鹿眠处”、“鹿洞”、“钓台”、“枕流”、“敕白鹿洞书院”、“谷帘泉”、“漱石”、“风云”、“隐处”、“流杯池”、“流觞”、“归去来馆”、“连理”、“石宝书堂”、“卧龙”、“听泉”、“悦斋”、“自洁亭”、“风雩”、“直节堂”、“玉桥洞”、“白鹿洞馆”、“清静退庵”、“贯道桥”等。③周銮书说:
在整个白鹿洞书院和庐山地区,朱熹题词题字,抒发胸臆,寄情山水,的确是比较多的。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及其附近的勒石有:“贯道桥”、“钓台”、“漱石”、“听泉”、“观德”、“鹿眠处”、“流杯池”、“隐处”、“鹿洞”、“枕流”、“敕白鹿洞书院”、“文行忠信”等。④
这些题榜有的别的地方也有。方志记载,有些是辗转相抄,未实地考察,似是而非。
附注
①参见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六四《尤溪县》。 ②康熙《南溪书院志》卷一《年谱》。 ③《朱子文集》卷七七。 ④民国《尤溪县志》卷上《祠庙》。 ①康熙《建安县志》卷八《艺文》。 ②《勉斋集》卷八《朱子行状》。 ③参见康熙《建安县志》卷八《艺文》。 ④民国《建瓯县志》卷七《名胜》。 ①见《朱熹及其学派福建地方史资料》,厦门大学哲学系1981年编印。 ②见《朱子文集》卷六、七《诗》。 ③嘉庆《崇安县志》卷八《古迹》。 ④民国《五夫里志稿》卷一一《儒林》。 ⑤[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二《子弟为干官》。 ⑥见《朱熹及其学派福建地方史资料》,厦门大学哲学系1981年编印。 ①雍正《崇安县志》卷六《科第》。 ②《朱子文集》卷四三《答林择之一》。“肉食者”,指享有俸禄的官吏。 ③《朱子文集》卷七七。 ④《朱子文集》卷一三。 ①嘉靖《建宁府志》卷二〇《古迹》。 ②见《朱子文集》卷一三。 ③嘉靖《崇安县志》卷二《仓》。 ④以上参见五夫里朱熹事迹,以及姜立煌:《朱熹在五夫》,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⑤《朱子文集》卷九〇《屏山先生刘公墓表》。 ⑥《朱子文集》卷九〇《屏山先生刘公墓表》。 ⑦《朱子实纪》卷二《年谱》。 ⑧见《朱熹及其学派福建地方史资料》,厦门大学哲学系1981年编印。 ①《朱子文集》卷一。 ②乾隆《武夷山志》卷五《一曲上》。 ③《朱子文集》卷九。 ④《朱子文集》卷九。 ①《朱子文集》卷四《游武夷山以相期拾瑶草分韵赋诗得瑶字》。 ②见《朱子文集》卷九《武夷精舍杂咏并序》。 ③乾隆《武夷山志》卷五《五曲上》。 ④乾隆《武夷山志》卷五《五曲上》。 ⑤参见《安海志》卷三六《诗咏·清柯敦圃<石井书香>》。其中有“温陵理学开安海”句。 ①民国《晋江县志》卷三《乡土》、卷四《学校》。 ②以上摘自今安海石井书院遗址碑文。 ③以上见陈炎书《安海概况·寺观》。 ④民国《同安县志》卷七《衙署》。 ①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六三《学校·同安县》。 ②《朱子文集》卷七七《泉州同安县学官书后记》。 ③[清]朱玉编:《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一册卷三《历朝褒典》。 ④[明]戴铣:《朱子实纪》卷一一《纪题》。 ⑤《朱文公文集》卷二〇《代同安县学职事乞立苏丞相祠堂状》。 ①道光《厦门志》卷二《山川·文公山》、卷九《艺文略》。 ②以上参见郭尧龄:《朱熹与金门》,金门县政府1969年初版;黄振良:《金门古迹导览》,金门县政府2001年版。 ③光绪《龙溪县志》卷一一《古迹》。 ④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四三《古迹·龙溪县》。 ①光绪《龙溪县志》卷一一《古迹》。 ②光绪《龙溪县志》卷一一《古迹》。 ③光绪《龙溪县志》卷二《山川》。 ④翁国梁:《漳州史迹》,载《福建文化》第三卷第三期,福建协和大学1933年版,第8页。 ①光绪《龙溪县志》卷一一《古迹》。 ②参见张国靖:《朱熹读书处—白云岩》,载《厦门日报》1982年7月25日。 ③光绪《漳州府志》卷二四《宦绩·朱熹》。 ④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六四《学校·龙溪县》。 ⑤光绪《龙溪县志》卷四《学校》。 ①光绪《龙溪县志》卷四《学校》。 ②嘉靖《建宁府志》卷二〇《古迹》。 ③嘉靖《建阳县志》卷六《书院》附[明]林俊:《重修书院记》。 ④参见《熊勿轩先生文集》卷三《考亭书院记》。 ③《朱文公文集》卷一〇。 ①乾隆《武夷山志》卷一六《名贤上》。 ②康熙《建阳县志》卷二《舆地·山川》。 ③《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 ①康熙《建阳县志》卷三《名胜》。 ②《朱子实纪》卷七《书院·岳麓书院》。 ③岳麓书院研究室:《岳麓书院古迹介绍之一》,《岳麓书院通讯》1982年第2期,第39页。 ①杨金鑫:《岳麓书院与朱熹》,《岳麓书院通讯》,湖南大学1982年版,第2期,第24页。 ②《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9~100页。 ③《朱子文集》卷一〇〇。 ①《岳麓书院通讯》,湖南大学1982年第2期,第35页。 ②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六九、《艺文》卷二五、《金石》卷一一。 ③乾隆《敕修浙江通志》卷四八《古迹》卷一〇。 ①乾隆《敕修浙江通志》卷四八《古迹》卷一八。 ②《浙江分县简志·永康县》,《浙江分县简志·永康县》,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乾隆《敕修浙江通志》卷四六《古迹》八、卷四三《古迹》五。 ④《浙江分县简志·仙居县》,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三。 ①民国《崇安县志》卷八《古迹》。 ②《朱子文集》卷九。 ③嘉庆《建安县志》卷八《艺文》。 ①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3岁,因劾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为唐之姻亲宰相王淮等所迫害,辞去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此后,至朱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时,共9年,一直任祠职,即淳熙十年(1183年),差管台州崇道观;淳熙十二年(1185年),祠秩满,差管华州云道观;淳熙十四年(1187年),改管南京鸿庆宫;淳熙十五年(1188年),差管西太乙宫。 ②[明]戴铣:《朱子实纪》卷七《祠·泉州府朱子祠》。 ③嘉庆《同安县志》卷一四《学校》。 ①[明]戴铣:《朱子实纪》卷七《书院·大同书院》。 ②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六四《学校·尤溪县·李韶记略》。 ③此石像的详细考证,见拙著《朱熹事迹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304页。 ④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一二《朱熹传》。 ①据《人民日报》1981年6月24日报道,此碑由崇安五夫里蜈蚣山下蟹坑刘子羽墓前运到武夷山武夷宫展出。至今仍在武夷山。此做法不妥,有损其文物价值,应运回原址恢复原样。 ②见《朱熹及其学派福建地方史资料》,厦门大学哲学系1981年编印。 ①《闽中全石略考证》卷四。 ②民国《崇安县志》卷四《书籍》。 ①乾隆《晋江县志》卷四《学校》。 ②[清]陈棨仁:《闽中金石略》卷一二。 ①以上见翁国梁:《漳州史迹》,载《福建文化》,第三卷第三期,福建协和大学1933年版,第8页。 ②光绪《重篡邵武县志》卷二八《古迹》。 ③《朱子实纪》卷二《年谱》。 ①《朱子文集》卷五。 ②《朱子文集》卷二四。 ③《朱子文集》卷七七。 ④乾隆《浙江通志》卷四一、四六、四八。 ①《浙江分县简志·永康县》,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浙江分县简志·东阳县》,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民国《庐山志》卷一〇、卷一一,及其附刊《庐山金石汇考》卷下;[清]朱玉:《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八册卷二一《墨迹》。 ④周銮书:《庐山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104页。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