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张立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119
颗粒名称: 八 张立文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537-53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张立文是研究朱熹思想的专家,出版了多本专著。他提出和合学和和合诠释学,并认为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
关键词: 张立文 朱熹思想 和合学

内容

张立文(1936—年),浙江永嘉人。长期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等。出版专著有《朱熹思想研究》、《朱熹评传》、《宋明理学研究》、《李退溪思想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性》、《中国哲学通史》等10余种。
  张立文是上世纪80年代初就研究朱熹思想成绩卓越的学者。当时他即出版四五十万字的《朱熹思想研究》,对尔后朱熹以至宋明理学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此后,他在朱子学的研究上又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
  张立文特别发挥朱熹哲学中的“和合”思想,提出和合学,在传统儒学的研究上独树一帜。张立文说:
  人们往往淡化或放弃了东亚传统的精华“和合”,即冲突——融合——和合(新事物、新生命的诞生)的观点和方法,而采取了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观点和方法。二元对立对任何错综复杂的社会冲突、文化冲突都通约为二元冲突,然后采取一方吃掉一方、一方战胜一方,而达到“一”。……和合学不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及体用论思想方式,即使传统与现代保持一定的张力,又使其会通融合,即运用融突和合的思维模式,使传统文化的诸因素融突和合“转生”,使新生命、新事物生生不息。②
  张立文进而提出和合诠释学。他说:
  所谓和合诠释学,是指诠释当下主体运用多元方法和途径(包括诠释主体自我融入诠释对象之中,而无我;又从诠释对象中出来,而有我),融突而和合,以达到对诠释对象的理解和创造(包括切近经典文本及事件的真实理解、经典文本及事件背后文化精神的体认、经典文本及事件新意蕴的发现创造),并在这种理解和创造的诠释中对其进行动态检讨或反思,从中寻找其间所当然和所以然的法则,以协调诠释之间的融突,促进诠解学完善完美地发展的学说。这里所说的多元方法和途径,是指中国古典的今文经诠释学、古文经诠释学,以及西方古典的、现代的诠释学的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中和合为新的中国诠释学。①此外,张立文还提出“中国哲学的逻辑结构的范畴诠释学,提出三层次六层面的具体解释方法,对中国哲学经典文本中的范畴意义做出揭露,比较贴近范畴的本意和原作者的本意”。②疏理中国哲学的逻辑结构,特别是把其与和合诠释学糅合在一起,是张立文对中国哲学研究的又一大贡献。
  张立文是中国大陆最早参与国际退溪学研究的学者。朱熹思想传入韩国后,至李朝便形成为以李退溪为代表的退溪学,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儒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张立文在诸种有关论著中反复强调,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李退溪是朱熹之后朱子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者之一。张立文说:
  退溪继绝学,使孔孟程朱之学复明于世,并使之与朝鲜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化解现实社会冲突的时代精华,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和国家民族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伦理道德、价值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退溪学曾是韩国历史上光辉的学说,是韩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灿烂的明珠,是指导当时社会实践的伟大理论。③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张立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