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阴承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57
颗粒名称: 七 阴承方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
页码: 346-3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阴承方是清代朱子学者,他认为朱熹的学说集孔孟周程道统之大成,远宗孔孟、近扩周程,而集儒者之大成。他提出主敬存诚以立其本、读书穷理以致其知、集义扩充以笃其行、省察克治以防其失的体认论。
关键词: 清朝 朱子学 阴承方

内容

(一)生平事迹和学术特点
  阴承方(1715—1790年),字静夫,号克斋,福建宁化人。阴承方一生未从政,以学为业。他少孤而慧,藉祖教养,博极群书,究心性之学。刻苦励行,言动一于礼法。精医术,求必往视。
  阴承方的著述有《丧仪述》、《松溪县学记》、《主一无适论》、《治心录》、《礼敬策》、《读陆稼书先生读朱随笔》、《阴成方先生遗文》等。
  阴承方认为,朱熹的学说集孔孟周程道统之大成,是天下万世儒者之的鹄。他说:
  (孔)夫子以圣学承尧舜以来之道统,得天理民彝之正也。至孟子没而学不传,至周程乃复属,而朱子集其大成。……夫子之教,本末始终具于《论语》、《学》、《庸》(按指《大学》《中庸》)、《十翼》(按指《易传》),而注释,折衷实赖朱子。①
  因此,朱子学远宗孔孟、近扩周程,而集儒者之大成。不独乡邦后学当奉为模范,实天下万世儒者之的鹄。
  阴承方把朱熹概括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的四句话看成是朱子学的核心,是朱熹和陆象山分歧之本质所在。他说:
  朱子之教,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克己以灭其私。则于理之当然所以然无不明,而于情之或过或不及无不克矣。陆氏之教,谓持敬为杜撰,存诚为有考,只存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即是主宰则随其心之所存皆自以为明,而于过与不及不复审矣。②
  在这里,阴承方比较正确地揭示了朱陆分歧的本质之所以。阴承方认为,朱熹的这四句话概括了圣贤之学,“千古圣贤之学不越此者”。③在阴承方看来,“学所以为圣贤也”,如果不能叫人做圣贤,那就称不上一种学问。他说:“余之学固世俗以为赘疣者也。世俗之学能为时文以取科举即莫不自以为至矣,安问其外复有所谓学哉?”④
  阴承方认为,专教以取科第的世俗之学不能算做学问。就其看出当时科举考试的弊病来说,阴承方的这种说法是有合理因素的。福建朱子学学者大多数是主张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
  (二)由“立本”到“笃行”的体认论
  阴承方在《松溪县学记》中提出,主敬存诚以立其本,读书穷理以致其知,集义扩充以笃其行,省察克治以防其失。阴承方这四句话充实和发展了上引朱熹的四句话。阴承方的这四句话前后相继、紧密相联,可以说是阴承方体认理学的总概括。
  1.主敬存诚以立其本
  阴承方把性和理等同起来,即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本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通过主敬存诚使天理常存而不为私欲所蔽。阴承方说:
  朱子谓主一是专一。无事则湛然安静而不鹜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于他。其义灼然明矣。今《四书明辨录》乃云:一字是一个天理,凡事主于天理而无私欲之适是之谓敬。事则设有数事于此,皆是天理。心方立于此事亦无妨遽适于彼事乎?将意绪纷纭主宰无定,何能照察事之条理曲折而合于理乎?其为害于敬事之实功者甚矣。盖虽数事并至,亦必权其缓急轻重者,急者重者在所先,缓者轻者在所后,应毕一事又及一事,身在于此,心亦在此,时时照察,然后所应各中其节,可云此皆天理,而可杂然乱应哉?①
  在这里,阴承方提出两个值得注意的思想:第一,所云“凡事主于天事而无私欲之适是之谓敬”、“身在此,心亦在此”,是对主敬、存诚的言简意赅的解释。第二,提出主敬存诚也要有重点,要有轻重缓急,逐步深入,应毕一事再及一事。
  阴承方进一步指出人心具万理,“敬是此心”。②心为主宰者,因此主敬关键是治心。“治心”是多数福建朱子学学者的主张。前面讲到,明代前期著名福建朱子学学家陈真晟曾把程朱理学概括为治心之学,并著《心学图说》。阴承方的心学说是和陈真晟的“心学图”一脉下承的。阴承方说:
  人之所以主宰一身发挥万变者,心而已矣。盖自天降生民莫不予之以仁、义、礼、智之性,即莫不有虚灵不昧之心以载之。方其静也,寂然不动浑然其中,而万事万物之理莫不森然而毕具;及其感通,则平接构孚伦类,动金石、格鬼神、弥纶天地、贯彻古今,而罔有遗焉:此乃人人之所同,神圣无增,庸碌愚无减,而罕有能充其量者,则不明治心之功故耳。夫有心而不治,则驰鹜飞扬,俄倾之间且不觉其身之所在。视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矣,况于万变之事乎?甚至不火而热,不寒而冰,动静云为俱成幻妄,所谓不诚无物也,是则虽具人形究与禽兽何异哉!③阴承方把人心叫做“虚灵不昧之心”。他认为,人“莫不有虚灵不昧之心”,此心载以先天赋予的仁、义、礼、智之性。心性在静时,寂然毕具万事万物之理;而其感通,则表现为人的各种伦理道德行为和“动金石、格鬼神、弥纶天地,贯彻古今”的认识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阴承方把心性的种种特点看成是“人人相同”,圣凡等一,否定了圣贤和庸愚的心性差别。在阴承方看来,因为心性具有无限威力,如果不治心,任其“驰鹜飞扬”,虽具人形究与禽兽无异。①
  在主敬和收放心的问题上,阴承方用敬与礼的关系来说明。他认为,主敬就是使身心集中于礼上,“使人之言动视听一于礼”,就能“不汨其性,不放其心”,否则就会“汨其性而放其心”。由于人心所固有的先验的道德范畴仁、义、礼、智被物欲所诱惑、放逸、散失,必须寻找回来。求其放心,就必须把敬与礼结合起来。他说:
  所谓敬者主一而已。程子谓外整齐严肃则心自一,今使其外自不睹不闻之时,以及言动视听之见于出入起居,吉凶哀乐之际者,不敢参差废弛,则其心必不至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而常惺惺矣,即所谓知礼成性者也。张子之教固不外于程子,而程子之旨亦可以该乎张子矣。天下未有心不主敬,驰鹜飞扬不觉躯壳所在,而其事犹能合礼者;亦未有外不合礼,跛倚睇视莫定虚录所乡(向),而其内犹矣主敬者;未有心能主敬,而犹听其事之舛错者;亦未有外能合礼而不本于内之收敛者,二夫子之言又安得岐而二之乎?②
  “知礼成性”应该是阴承方对理学心性论的很好的概括。阴承方把“知礼成性”看成是显微无间、体用一原、内外一致之理,是符合理学的世界观和道德修养论、知和行相统一的思想的。他还说:“以学者之用力言之,则礼者由用以溯体,即显以通微、制外以养中,其事明而切;敬者举体以该用,由微以达显,主内以摄外,其事简而精。”③在阴承方看来,达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内外一致的境界,是以礼为基础的。
  2.读书穷理以致其知
  上述阴承方的“主敬存诚以立其本”,必须通过“读书穷理以致其知”。主敬存诚如果不读书穷理,只能流为禅家的静坐暗修,达不到治心立本的目的。阴承方认为,读书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也达不到读书穷理以至治心立本,因为治心立本并不容易。阴承方说:
  自古以来能治其心者仍寡。读书者但取辞华以供时文之用,故于义理之实漠然若与其心无相关也。且“五经”、“四书”旨意散见各出,互有详略,初学骤难画一,虽《大学》、《中庸》首尾完具而义理精深,文辞简奥,非杰出之姿莫能探讨。①
  在阴承方看来,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在于做圣贤,从而达到治心立本。他说:
  凡平日属文与乎应试皆发其身心所自得而不为空言。处则以此修己而教家,出则以此泽民而报国,庶几克全天理民彝(按指人伦道德)。②
  阴承方这里所谓“凡平日属文与乎应试皆发其身心所自得而不为空言”,是较为深刻的。“不为空言”,就是读书要做到真正理解,学以致用,要表现在自己的道德践履和从政行为上。
  阴承方还用为文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用材料来说明读书穷理读书致知立志的问题。阴承方说:
  为文当立本储材。本不立则义蕴不纯,无以蓄理之原;材不储则波澜不广,无以尽事之变。立本必以“五经”、“四书”与宋五子(书)为主,储材则诸史诸子及百家之集皆是也。故储材当优游渐渍随其日力之所至,不能急迫,惟立本不可不急耳。先将经书五子潜心精究,身体力行,无稍间断则本立矣。于是而发之于文,论言则是非取舍之咸宜,叙事则详略轻重之悉当。③
  在这段中阴承方讲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为文的党性原则。“文以载道”是朱子学家非常强调的命题。他们反对那些不反映和不服务于社会国家利益的种种议论和著述。
  3.集义扩充以笃其行
  上面讲到,阴承方以主敬治心,即敬以直内;还要义以方外,因为义知是非,通集义,把道德伦理付诸实践,明辨是非,达到顺理而行,内外统一,体用一元,敬义夹持,从而实现知行统一。
  阴承方是主张知行一致的,反对行与言相违背。读圣贤书就要行圣贤事,按照圣贤书上所讲的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之中。阴承方讲的笃行,并不都是指伦理道德践履,也包括治兵、治民、天文、地理、卜医、农圃、水利、算术等,当时之重务。福建朱子学家大都关心教化,也关心世务。阴承方说:
  治兵、治民之类固皆当世之重务,而水利、算数之纤琐赜繁又民生日用所难缺者;诚有以自擅于其间,何尝无补于斯世。①
  这就是说,凡关民生日用者,从大到小,都是学者所践履笃行的内容。
  4.省察克治以防其失
  “省察”即儒家讲的致察或察识,就是人应该在自己的思想中找寻善的苗头;并克治以防其失,约束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循圣贤所制定的道德伦理,以防万一之疏忽。这也就是阴承方所讲的“圣贤之学在于主敬穷理以致其中和”。阴承方说:
  学所以学为圣贤也。圣贤之学在于主敬穷理以致其中和焉。方其静也,事物未接、寂然不动,无偏无倚而知觉不昧,五性浑然,三才(按指天地人)万物之理莫不毕备,则为有以致其中矣。及其动也,思虑始萌,七情乍发,应夫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伦,见乎视听言貌衣食居游之际,临乎富贵贫贱、造次颠沛之间,莫不一一中其节而无稍紊焉,则为有以致其和矣。然而此非因循荏苒所可几也,常戒惧慎独,无事则心存于中,有事则心存于事,暇则精研乎经史子集,疑则质问于师友仁贤,其切于身心家国者慎思明辨而无纤芥之淆,克己力行而无毫毛之伪,然后中和可致也,其用力之方,则子朱子答林伯和、陈师德书揭其枢要(按指枢要在于慎独)矣。②
  阴承方这里所谓“致中和”,就是指人性本于天,当其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叫做“中”,表现出来而恰如其分叫做“和”;对道德伦理“克己力行而无毫毛之伪,然后中和可致”。达到致中和,即言行适理,静时万理具备,动时凡事合理,亦即一切符合于伦理道德。阴承方认为,其用力之方和枢要是慎独,即即使在闲居独处的时候也要能谨慎遵守伦理道德原则。阴承方在这段对“戒惧慎独”和“致中和”的解释是通俗和全面的,值得注意。阴承方进一步说:
  尝窃论之,浑举中庸则包中和之义,自当兼言(按指兼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二义解),若未发之中状性之德,亦但无偏听偏信无倚耳。一有偏倚即为已发,尚何待过不及之可指乎!中之道既为即事即物至当之理,即已倚于事物不得复为无偏无倚矣。③
  在这里,阴承方用中庸解释“中和”。他认为,“中和”之义包括在中庸之中,“中和”境界就是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一有偏倚即有过或不及,中庸就是指行事完全符合伦理道德而不偏离正轨。阴承方特别强调,理本身是指行事完全符合伦理道德而不偏离正轨。阴承方特别强调,理本身是无偏倚的,实际事物则多少有偏倚而不纯粹。阴承方接着又说:
  中字一般道理,以此状性之体段则为未发之中,以此形道则为无过不及之中耳。①
  这就是说,事物的本性(理)是适中的,而表现出来的则有不中,因此平时做到中庸并不容易。阴承方认为,做到中庸的枢要是“慎独”,即上引谓“隐微幽独之际省察愈密”。
  阴承方认为,戒惧慎独的思想修养以认识论为基础,先认识理才谈得上思想修养,即穷理才能修身。把知当作行,就是把主一无适、戒惧慎独的行事方法和存理去欲的思想混为一谈。阴承方说:
  谋时心一于谋,战时心一于战。无非主一也。若夫存理遏欲,乃平时分别确守,何待至临事始云尔也。……阳明《传习录》云:好色则心在好色上,好货则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此说盖承袭其意,是即阳明之徒也。②
  阴承方认为,主一无适、戒惧慎是为树立存理去欲思想境界的一种手段。

附注

①《朱子文集》卷四〇《答何叔京书五》、卷三二《答张敬夫书三》。 ②《严州试院与诸生论格致传义》。 ③《知行存养论》。 ①《竹山精舍记》。 ②《陆宣公全集笺注序》。 ③《与李贯之》。 ④《湖州试院与诸生论太极图说通书》。①《松溪县学记》。 ②《书李生传后》。 ③《送吴子涵碧游浙序》。 ④《送伊子墨卿会试序》。 ①《主一元适论》。 ②《读陆稼书先生读朱随笔》。 ③《重刻治心录序》。 ①《重刻治心录序》。 ②《礼敬策》。 ③《礼敬策》。 ①《重刻治心录序》。 ②《松溪县学记》。 ③《答王廷有书》。 ①《经义治事策》。 ②《送伊子墨卿会试序》。 ③《读陆稼书先生读朱随笔》。 ①《读陆稼书先生读朱随笔》。 ②《主一无适论》。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阴承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