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 蓝鼎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54
颗粒名称:
四 蓝鼎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9
页码:
321-3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蓝鼎元是一位清廉有为的官员和醇正的朱子学者,他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塑造了他的思想品质和学术特点。他的世界观含有理气二元论的因素,强调道在人伦日用之间,具有规律和本质的意义。
关键词:
清朝
朱子学
蓝鼎元
内容
(一)生平事迹和学术特点
蓝鼎元(1675—1733年),字玉霖,别字仁庵,号鹿洲,学者称鹿洲先生,福建漳浦人。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科举拔贡。历官广东普宁知县、潮阳知县、广州知府、内阁一统志馆编修等。
蓝鼎元少孤家贫,依寡母恃女红度日,市蕃薯种菜为糜;读书山中,月携白盐一罐作菜,没有蔬菜和肉食,同学揶揄,作《白盐赋》以自励。后来,蓝鼎元在谢绝巡抚张伯行召用时对自己的家庭说得十分感慨。他说:
某幼丧父,赖祖父母及寡母辛苦提携,以至今日。大父今年八十有九,大母今年八十有二,日薄西山,此境岂能长得?又某有弟己长而未婚,有妹己长而未嫁;加以先君之柩历多年,所未归于土,每当苦凄风,肝肠寸裂。自侍执事以来,细观先儒之书,窃闻圣贤之道,其最切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今也有九旬之祖父母、垂白之寡母,而不能养;有久停之柩,而不能葬;有愆期之弟妹,而不能婚嫁。自逃于八百里之外,以博丰衣鲜食,纵使学问财力推倒一时,执事亦何取于此等人,而欲进之于斯道耶?某虽不肖,颇知义利之辨,岂肯妄受人怜,有所希翼?今征召再三,恐不知所以违命之故,将责以自暴自弃之罪,故敢布其愚衷,惟执事谅鉴焉。①
这段话可以反映出蓝鼎元家庭的一般情况,也可以反映出蓝鼎元的思想品质。
蓝鼎元为官清廉,有谓之包公复生。他出广东普宁及潮阳知县、广州知府时,经常出巡所辖各地,奖励生产,察民疾苦。此二县一府以前积累讼案甚多,蓝鼎元一一加以调查,从速办理积案,纠正冤案;惩办罪犯主谋之尤者,对于小犯或胁从者则反复加以开导,使其改过自新。
人称其治狱严而峻,翕然悦服。蓝鼎元因办案正直无私,得罪了上级贪官污吏,后来被诬告革职回乡。蓝鼎元曾随福建总督郝玉麟入台湾平乱,并参与治理台湾规划,指出台湾之隐患将是日本、荷兰,提醒台湾当局密切注意。他的爱国之心和卓越的见识是极可贵的。
蓝鼎元的曾祖父兰毅叟、祖父兰继善、父亲兰赋,皆博学多识,笃信程朱理学。蓝鼎元自幼承受家教,博览诸子百家,究性理之学。后居家奉养祖父母、寡母11年,杜门读书,凡理气心性、礼乐、名物、韧略、行阵等诸问题无不探求。蓝鼎元从政期间,官余与诸生切究学问,海内外之山川风土,各民族之生活习俗,特别是东南海疆,都十分熟悉。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蓝鼎元献所作《青海平定雅》3篇、《河清颂》4篇,一时名噪天下。
蓝鼎元以朱子学为的,以第一等人物为期。他说:“程朱之功尤为大备千秋,正学至此有如日月中天。学者不崇尚程朱,则邹鲁之戾人也。”②蓝鼎元对朱子推崇备至,他的学术是醇正的朱子学。他又说:
为治而不本“六经”,必流为刑名法术杂霸小补之治;为学而不本“六经”,必为异端邪说支离固陋之学。故自古今以来,名为儒者无不以穷理为要。①
蓝鼎元认为,由程朱而溯至孔孟,“六经”是为治为学之本。汉儒有传经之功,宋儒有传道之实,两者皆是大贡献。蓝鼎元和蔡世远一样,已具有某些崇汉学尚考证的学风。
清代著名的朱子学者张伯行任福建巡抚时编纂程朱学派各家著作,蔡世远推荐蓝鼎元为编辑。蔡世远说:“蓝鼎元确然有守,毅然有力,经世良才,吾道之羽翼也。”②由此可知时人对蓝鼎元的一般看法。
蓝鼎元的著述有《东征集》、《平台纪略》、《棉阳学准》、《修史度筆》、《鹿洲公案》、《鹿洲奏议》、《鹿洲文录》、《潮州海防记》、《琼州记》、《平台生番记》、《边省苗蛮事宜记》、《南洋事宜记》、《女学》等,结辑为《鹿洲全集》(今有蒋炳钊、王钿点校本,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
(二)世界观
蓝鼎元说:“天地之间理和气焉尽之矣。无理不生,无气不行。”③就像形影不能离开那样,理气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蓝鼎元提出理产生天地民物,又承认理和气像形和影一样同时存在,因此蓝鼎元的世界观含有一些二元论的因素。
蓝鼎元正是由于把理看作和气一样存在于天地民物之中,而提出道在人伦日用之间。他认为,圣贤之道,原非高远,不外纲常伦纪日用常行之事。他说:
道非高远,即在人伦日用之间,臣忠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居室,朋侪洽比,一举一动皆有当然不易之则。夫谁能出吾道之范围乎?饥而食,渴而饮,人人皆然也;而食当所食,饮所当饮,即道也。异学以窈冥、昏默、虚空、影响言道,似人生纲常伦纪之外,别有凭虚仿佛之一物。是以终日言道而无可捉摸,言悟道而归于惝怳。朱子之言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④
从蓝鼎元赞同朱熹谓“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可知,他的道和理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具有规律和本质的意义。蓝鼎元在讲到理和历数的关系时,就是讲理是历数之理,犹如上引道是日用事物当行之理一样。蓝鼎元说:
历有理有数。古今明历数者不少,而明历理者极难。朱子亦曰:“历不能无差。”今之学者但知历法,不知历理。盖舍理以求数,虽穷极微秒,必有不能尽合者。君子用历亦究其理而已。数学灵台(按官名)掌之,非有大人之事者所暇及也。①
此段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在于政教,所以要知理;数学则是专门家的事,不是执政者之事。蓝鼎元在这段中所讲的理,和上面引文中的道具有相同的含义。
由于气和理一样充满于天地之间,气分阴阳,因而阴和阳充满于天地之间。蓝鼎元说:
天地之间阴和阳焉尽之矣,无一物而无阴阳,亦无一事而无阴阳。②
他认为,阴阳有盛衰而无绝续。物极必反,分阴分阳,程子所谓天地万物之理无不有。蓝鼎元把阴阳对立统一和转化的关系运用于分析具体事物,认为矛盾一方会克治另一方,扶正必须去邪,“天下祸常发于细微而困于所忽”③。蓝鼎元这里所讲的是比较深刻的,含有一定的辩证法的思想。
(三)修养论
蓝鼎元运用他的天地民物是理气相结合的观点,反复说明了人性问题。
蓝鼎元认为,“仁义礼智信为吾性中所自具之理。”如仁,他说:
仁者,生人之理也。此理与生俱来,岂容一日去之。一日不仁,则生理灭绝,纵使幸生亦不可谓之人。④
在蓝鼎元看来,人由于有了理,才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人由于有了气,才能够语言动作和思考营为。由于仁、义、礼、智、信等这种理是天赋于人的,所以叫天命之理;理体现在人身上时,要同人所禀受的气相结合,构成人的气质之性。
以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为基础,蓝鼎元提出人心和道心、天理和人欲的关系问题。蓝鼎元认为,心的本体,是先天具有的,没有受到物欲牵累的,即天命之性,是理的体现,没有不善的,所以感物而动便产生合乎天理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行为,便是道心;感物而动受到物欲的牵累便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便是人心。蓝鼎元说:
何为人心?虚灵知觉者是也;何谓道心?所以主宰此虚灵知觉之义理是也。朱子曰:“如人知饥渴寒暖,此人心也;恻隐羞恶,此道心也。”又曰:
“如喜怒,人心也;喜所当喜,怒所当怒,道心也。”①在蓝鼎元看来,道心和人心的界限就在于:人的思考动作是满足于“饥渴寒暖”等欲望,还是服从于仁、义、礼、智等天理。“天即理也。理在吾心,不假外求,暗室屋漏事事无愧于天。”这样,蓝鼎元又提出天理和人欲的问题。蓝鼎元说:
自然而然者为天理,私意而为之者为人欲。理欲之别则公私二字尽之。朱子曰:“饮食之间亦有天理人欲焉。”则以饮食者天理也,欲求美味人欲也。②
蓝鼎元把天理和人欲的区别归结为公与私,是对程朱“天理、人欲”含义的通俗解释。不过,蓝鼎元所讲公与私的含义与今天所讲的是不同的,如其谓“忠者天下大公之道”。蓝鼎元又说:“忠之一字乃学者大本领,所以异于人者。故事君必忠,一出言而必思忠,为人谋不敢不忠,凡使在己之心无一毫之不尽也。”“朱子曰:‘忠者天下大达之道,怒所以行之也?’”蓝鼎元指出,圣贤不肖之分,天理人欲而已矣。循天理则日进于高明,徇人欲则日沦乎污下。因此,蓝鼎元反复说明人们必须“存天理,灭人欲”。他说:
存天理遏人欲,入圣之门也。学者循是而求之,时时处处实用其存养省察之功,使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是亦圣人而已矣。③他特别强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如朱子所谓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于此处体认省察之,自然当然之,天理则存守而勿失,自私自利之人欲则遏绝而不留。
为了存天理,灭人欲,蓝鼎元提出“克己复礼,克己则无欲而静,复礼则循礼而安”。这种克己复礼工夫,就是所谓“主敬”,“主敬则天理常存而人欲不能入”。在蓝鼎元看来,内圣外王,明体达用,不外一敬。主敬则天理常存人欲不能入,而其要在于穷理。他说:
朱子曰:“儒者进学之功,当以穷理为先。”此言居敬中实事,而吾道异端所以判也。异学求心而不求理;是以其流为清静寂灭。圣学在格物穷理以致其知,是以泛应曲当至于从心所欲不踰矩。故知居敬穷理,圣贤彻始彻终之钧旨(按兰氏有时把此旨称为实学)也,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尽其实,有交修并进而无先后者也。居敬则此心有主,必穷理以充之;穷理则此心益明,必居敬以守之,敬至而穷理愈精,理精而居敬愈至,二者缺一不可,而分为两事者非也。①
蓝鼎元把“穷理”看成是“居敬中实事”,“主敬则天理常存,人欲不能入”;他把主敬看成是“吾道异端所以判”,即相互区别的标志。
蓝鼎元进一步认为,“居敬则此心有主”。所谓“此心有主”,就是使“身心不敢放纵”,或者能“收放心”,把心中已散失的仁义礼智信寻找回来。蓝鼎元说:“朱子曰:‘敬,止是整齐收敛,使身心不敢放纵而已矣。’世人看得敬字太拘苦,如擎拳曲跽、摄心坐禅,皆非所谓敬。”蓝鼎元特别强调,主敬与佛教的“摄心坐禅”有原则不同。蓝鼎元说:
居敬非寂冥昏默,如异端坐禅入定之谓也。随时随处以天理为准绳,无须臾之敢忽,无一毫之敢肆,静而处暗室屋漏之中,罔弗敬也;动而应天下国家之务,罔弗敬也。②
在蓝鼎元看来,主敬或主一,就是“静而处暗室屋漏之中”,“动而应天下国家之务”,都要以天理为一。蓝鼎元还指出,“学莫大于涵养。常存义理之心,使邪僻不得而入,视听言动无非礼”,就是事事时时都要以天理为一,都要谨慎地遵守社会人际之伦理道德原则,符合作人的标准。对于“居敬则此心有主”,蓝鼎元特别强调“养浩然之气”。由于蓝鼎元、蔡世远等福建朱子学者处于清初异族压迫的形势下,他们大都主张要“养浩然之气”,为人要正直和有民族气节。③
蓝鼎元认为,“居敬以立其本”。这就要“读圣贤书当句句反求诸己,思我必能行之,思我必如何而后可以行之,切实体验方为有得”。学者立志做圣贤,则一举一动自不敢与圣贤相违悖,日积月累,由粗而精,由勉强而自然,何圣贤之不可及哉!义利之分,人生大关,圣凡分途,实由于此。这就是蓝鼎元特别强调的在读书穷理中“彻始彻终”贯串主敬或主一。蓝鼎元又说:“居敬则此心有主,必穷理以充之;穷理必此心有物,必居敬以纯之。敬至而穷理始精,理明而居敬愈固。”④
对于体察圣人之道,蓝鼎元特别强调要“诚”。惟诚可以生明,遇事一以忠信为主。“诚,实而已矣。真实无妄,则尽乎诚之义矣。”所谓诚,是人事之实,无为虚假,无伪妄。不欺己,不欺人。无妄之谓诚。“无妄便是诚者天之道,不欺便是诚者人之道。”“诚”原是指道德观念,是完善无缺的至善的精神境界。战国时期的子思把“诚”说成是世界本体,万物的创造者。理学家把高不可攀的“诚”拉到人间,强调“存诚以致其实”。蓝鼎元说:朱熹“以《大学》为入道之序,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所以集周程(按即理学)之大成,绍鲁邹(按即孔孟之道)之嫡统,前圣后贤之道赅括全备。”①
(四)社会政治思想
蓝鼎元把历史的过程和社会的治乱归结为气数天命。蓝鼎元说:
(汉)光武似有可为,惜其时真儒不出,此亦气数之薄也。昭烈(按即刘备)得孔明,是可谓有为之主而又得真儒相辅者,惜乎天不祚汉。②
蓝鼎元所谓的“气数”,是指气运、命运、天命,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自然和社会的事物“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皆其生时所禀气数如此定了”。③蓝鼎元所讲的“气数”,是顺理而为,即平常所说的宿命论。例如,施政必须仁爱,顺其欲而除其害。仁莫大于爱民,爱民莫若顺其欲而除其害。不顺其欲就会引起被压迫者的反抗。
蓝鼎元认为,立法必诚必信。言必践,禁必伸,讼必自达其情,执法铁面无私。蓝鼎元说:立法之初必诚必信。凡文告号令必实在可行者才出之,无朝三暮四。言必践,禁必伸,万万不可移易。“听讼时平心霁色,使村哑朝艾咸得自达其情。得情时铁面霸威,使狡猾财势俱无所施其巧。”④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所谓法必诚必信,是不可能的,广大人民必伸的机会是很少的。蓝鼎元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受到已传入的西方法学思想的影响。
蓝鼎元主张对外开放,又提出严防西方资本国家的侵略。蓝鼎元认为,南洋诸番不能为害,宜大开禁网,听民贸易,以海外之有补内地之不足。“昔闽抚密陈疑开禁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这是书生坐井观天之见。他说:“统计天下海岛诸番,惟红毛(按指英吉利、法兰西)、西洋(按指荷兰)、日本三者可虑耳。”⑤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害怕汉族人民和海外通气进行反抗,采取严格的闭关政策,从而使中国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断了。蓝鼎元似乎看出了这个问题。蓝鼎元指出,要把中外贸易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区别开来。蓝鼎元所谓“听民贸易,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载米接济异域”等,都是爱国主义的思想。①
(五)对“异端之学”的批判
蓝鼎元以朱子学为准,辟陆王,斥佛老。蓝鼎元的门户之见极深,他视异之学说如仇敌,势不两立。蓝鼎元说:
(有人)与吾道为敌,诋诽程朱。诸生既知濂洛关闽之旨趣,不为释老异端金溪(按指陆九渊)姚江(按指王阳明)所摇惑。……异端之学,贼吾道者也。故君子辟之,非好立门户、树帜角争,诚恐一入迷途,终身不可救药,千秋道统明晦绝续。所关甚大,不得防闲。即孟子所谓予岂好辩,不得己也。②
蓝鼎元所谓异端之学,是指陆王心即理和佛老空寂之说。
蓝鼎元比较深刻地揭示出朱陆争辩的实质,认为朱熹主居敬穷理、身体力行,因而是重践履的实学;陆九渊主虚静养神、病传注诵习,因而是不假修为的空寂之学。蓝鼎元强调,“朱子之学,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身体力行以践其实。自学者视之,若不胜其劳者。而象山专务虚静,完养精神,疾传注诵习之支离,以为不立文字、不假修为可以造道入德。”③蓝鼎元的这种说法比前人深刻得多。
对于王阳明的文章事业,蓝鼎元谓他少年时曾十分倾慕,甚至愿作其私淑弟子;后来研究了王阳明的“良知”说,知其违反圣贤之说,于是归依程朱。蓝鼎元说:
(吾)小时候读阳明用兵平贼之文,心窃慕之,恨不得生同时,犹愿居私淑之列。闻前辈有辟之者,则悌然曰:文章事业如阳明,岂可轻议。后闻良知之说,始疑圣贤之学,似不如是。反之之程朱。④
“良知”说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认为“良知”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意识,是天理,人们只要除去私欲蒙蔽,呈现出“良知”,便自然合乎社会的道德伦理要求。在蓝鼎元看来,王阳明这种“良知”说是与圣贤格物穷理、致知力行相对立的,是必须反对的。
蓝鼎元认为,“孟子之先立其大,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陆氏则曰:‘不可思也,心不可泊于一事也。’”象山假孟子以欺人。蓝鼎元正确地指出了陆九渊和孟子关于心的不同内涵。在孟子看来,人之心是思维器官,因此“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在陆九渊看来,心是道,是理,是宇宙,没有什么东西在心之外,因此认识就是认识本心、自存本心,心“不可思也,心不可泊于一事也”,心不必对外物进行思维。蓝鼎元根据对陆九渊和孟子关于心的内涵的不同理解,提出程朱是以道心为人心的心学;而陆王是以养人心而去道心的心学。二者名同而实异。蓝鼎元说:
圣贤所以别于异端,其惟心学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千载心学之祖也。圣贤以道心为人心之主。异学养人心而弃道心。故皆以心学之名,而是非邪正相似而实不同者在此。……或曰:陆子言心本于孟子,陆子言求心本于孟子求放心,可以为异学乎?曰:否!孟子所言仁义之心也;陆子所言昭昭灵灵之心也。孟子求放心,必曰学问之道是教人读书穷理主敬求仁者也。陆子以闭目静坐为求放心,是教人摒事物、绝思虑、废语言文字意见,即心是道,明心见性者也。言似同而旨不同。①
在这里,蓝鼎元指责陆王心学为“明心见性”的禅学。“按禅学乱儒之罪,当以象山为造意,阳明为凶手。”“凡学者欲调停朱陆,皆阳朱而阴陆者也。谓阳明有合乎朱子,皆宗王而背朱者也。是非无中立之理。”“谓阳明有合于朱子”,是指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其谓朱陆早异晚同,由此说明王阳明与朱熹晚年所定论的观点相同。蓝鼎元强调,凡谓阳明合于朱熹的观点的“皆宗王而背朱”,把朱子学与阳明学对立起来,是不能调和的。②
蓝鼎元攻击佛老亦不遗余力。他认为,佛教违反封建伦纲常关系,僧尼应该还俗。蓝鼎元说:男欲婚女欲嫁,虽在圣人必不能易。“文王发政必先鳏寡,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斯盛王之治尔!士君子居宰相之位,则必思燮理阴阳;任民牧之官,则必图移风易俗。岂得以为迁远而不切事情哉!”③蓝鼎元在任潮阳知县期间,看到其地原祀文丞相的大忠祠佛像堂皇,即骂僧人潜移佛像踞占忠臣宅,亟命撤去,复把文丞相(天祥)像移入中堂。
附注
⑥《二希堂文集·历代名儒传序》。 ①《鹿洲全集·初集》卷一《与张巡抚书》。此书各本文字差异甚大,今引从光绪刻本。 ②《棉阳学准》。 ①《经学考》。 ②《上张巡抚书》。 ③《棉阳学准》。 ④《送谢古梅太史还闽序》。 ①《历代历法考》。 ②《棉阳学准》。 ③《棉阳学准》。 ④《棉阳学准》。 ①《棉阳学准》。 ②《棉阳学准》。 ③《棉阳学准》。 ①《棉阳学准》。 ②《棉阳学准》。 ③《棉阳学准》。 ④《棉阳学准》。 ①《棉阳学准》。 ②《棉阳学准》。 ③《朱子语类》卷四《论人物之性气质之性》。 ④《与荆璞家兄论台变书》。 ⑤《论南洋事宜书》。 ①《论南洋事宜书》。 ②《棉阳学准》。 ③《棉阳学准》。 ④《棉阳学准》。 ①《棉阳学准》。 ②《棉阳学准》。 ③《与友人论浙尼书》。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蓝鼎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