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 李光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52
颗粒名称:
二 李光地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
页码:
312-3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李光地为清朝振兴朱子学不懈努力,影响康熙皇帝深,学识渊博,被信任重用。
关键词:
清朝
李光地
朱子学
内容
(一)生平事迹和学术特点
李光地(1641—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学者称厚庵先生,又称榕村先生,福建安溪人。李光地是朱熹老师李侗的后代,其上祖自延平(南平)迁至安溪。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殿试拟第一,以制策一字错误,置第五。试诏令第一,选吉常时,诏诸翰林各献所学。李光地进《河洛图说》,复拔第一。李光地历官翰林院庶吉士、乡试同考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掌院学士、经筵讲官、方略馆总裁、通政司通政使、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一统志馆总裁等。
李光地的主要著述有《周易通论》、《周易观象》、《周易折中》、《尚书解义》、《洪范新旧说》、《朱子礼纂》、《大学古本说》、《春秋毁余》、《中庸章段》、《读论语札记》、《礼记述注》、《注解正蒙》、《古乐经传》、《榕村韵书》、《参同契注》、《阴符经注》、《榕村语录》等,结辑为《榕村全集》、《榕村别集》、《榕村续集》等。
以往人们对李光地评价不好,说他出卖朋友陈梦雷以求官;父亲死了贪做官不肯奔丧;临死有个姘头所生的儿子来承受家产。①钱穆说:“光地实小人,富贵煊赫不足以掩其丑。全谢山(祖望)称其‘早年卖友、中年夺情、慕年竟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足称三案’。”②今人许苏民著《李光地传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对“三案”详加考证,为之辩冤。
李光地帮助康熙皇帝平定了耿精忠、郑经等人的封建割据,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国家统一;并采取了有利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他关心民瘼,在任直隶巡抚时,皇帝经常出游其地,扈从嚣沸,民苦不堪言,他请从宽减损以纾民力。当时,漳河、子牙河、永定河等水患严重,他数疏皇帝拨款治理;他亲勘原委,督定工程,一年即见成效,为民造福不少。他建议放松海禁,使沿海居民生治安定。他重视教育事业。任地方官时,拨款修建学堂,选拔优秀教学人士,闲暇亲临讲学,追随请教者甚多,曾助许多人士在学术上获得成就,培养了不少知识分子。清唐鉴说:“本朝(按指康熙朝)诸名公,称善育才者,必以光地为首。”③
李光地力学过人,虚心请教,知识渊博。他5岁入学,10岁能写诗作文,12岁读毕群经,18岁著《性理》,19岁著《四书解》,20岁著《周易解》,21岁著《谱太极通书相表里图》,23岁著《洪范解》、《卜书补义》,24岁著《历象要义》。29岁殿试时,富鸿基称其“忠诚君子天下才”。38岁任内阁学士。此职主于赞画枢机,分裁文献,老成知军国大体及有文章声望者,才能任此职。李光地好学至老益笃。曾问音学于顾炎武,问历算于梅文鼎,皆尽其要。与人论学,有一言之合,即改己说而从之。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德子谔、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中岁得杨宾实、张长吏,学又一变;至晚岁,学问又进。李光地学精且博,以朱子为依归而不拘门户之见。他深究天人之际,熟悉经义性理,旁及历算、图书、象数、乐律、韵谱以至道术、兵符,无不参究,得其蕴奥。渊博的学问使他成为能左右康熙皇帝学术思想者。
由于李光地有好的品质、学问和政绩,所以康熙皇帝对他的知遇比诸臣更隆。康熙皇帝谕大学士等曰:“李光地自任直隶巡抚以来,每年雨水调顺,五谷丰登,官吏兵民无不心服。”李光地死时,康熙帝在热河,闻之深为悯悼。谕部臣曰:“李光地久任讲幄,简任纶扉,谨慎清勤,始终如一。且学问渊博,研究经籍,讲求象数,虚心请益。知之最真,无有如朕者,知亦无有过于李光地者。”④李光地深得康熙之信任,可见其业绩之显著。
(二)复兴朱子学和学术方法论
李光地是朱熹的崇拜者,为清朝振兴朱子学作了不懈的努力。清唐鉴谓“光地学博而精,以朱子为依归”。①李光地曰:
朱子之学,守章句,践规矩,故其学于诸家为无弊也。象山之学,见之者慈湖,闻之者姚江;由其言,“六经”不可作也,文、武之道尽矣,虽后有贤圣而焉师乎?②
李光地积极向朝廷推荐朱子学。在圣祖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光地被授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和直经筵兼充日讲起居注官之后,经常和康熙皇帝一起研究程朱理学。特别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李光地影响康熙皇帝更深,称日召入殿切磨性理,君臣相得。康熙尝谓“知光地莫若朕,知朕亦莫若光地”。③唐鉴说:“左右圣祖(按指康熙皇帝)者孝感(按指熊赐履)、安溪(按指李光地),后先相继而资赞助者,安溪为独多。”④李光地在编纂《朱子全书》过程中,每卷稿成,进呈御裁,相互商议。君臣这样深入地商议朱子学问题,足见李光地影响康熙皇帝之深。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先后谕敕李光地编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在康熙朝所编纂的一系列的大部头的典籍,编纂者皆非一个,而反映清初统治思想的《性理精义》的编纂只委命李光地一人。此足见李光地之朱子学思想在康熙皇帝眼中的地位。此外,李光地根据康熙皇帝提倡程朱理学的宗旨,摘录《朱子语类》140卷和《朱子文集》100卷中的精华,以类排比,分成19门,成《朱子全书》66卷。依李光地意,是书包含了朱熹一生之微言大义。此书以“御纂”的名义颁行全国。《性理精义》乃是赓续《全书》而作,是在明人胡广等编纂的《性理大全》的基础上选录、增益而成的。康熙皇帝在《性理精义序》文中谓,《性理大全》择焉不精,乃命李光地省其品目,撮其体要。李光地所编纂的《性理精义》是以朱熹思想为线索的。这一方面反映出朱子学在清初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说明李光地倾慕朱熹,为在清朝振兴朱子学而努力。
李光地虽主程朱,但又不像一般朱子学者那样墨守门户之见,一味指责他人的学说或学派为非,否认别家的学术成果。李光地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见解,即认为在学术理论上不论哪家,有错误要批评,有优点要学习。他说:“夫徒以言出夫子而不敢疑之也,又乌能言?”①李光地不同意“元明以来诸儒仅守朱说”②,认为朱子之言不能无疑。他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持比较客观的公允态度。
李光地对朱子学笃信而时有不同。李光地的易论极为有名,他最有学术成就的著作是《周易折中》。在这部书中,他对汉宋以来的诸家易论之优兼收并容,不病异同,而一切支离幻渺之说咸斥不录,成一家之言。他指出,朱熹否认王弼不应该调整《周易》经传次序的合理性,复古本经传是不对的。他遵从王弼所调整的《周易》经传,不用朱本《周易》。但是,他又认为,自己对《周易》的解释与朱熹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朱熹的《易》之卜筮说是对易的重大贡献。他的易论与朱熹的易论有异而无背,只是发其所未备。李光地于《尚书》重考证,不据理悬揣,较符合朱熹实事求是的治学观点。李光地对《诗经》的见解与朱熹差不多,不主训诂名物,而主涵泳,文句得其美刺之旨而止。
李光地不同意朱熹认为《大学》错乱而需要加以调整、更改,《大学》格物致知有经无传而为之补上。他认为,《大学》宜还古本,古本无误;《大学》宜以“知本”为格物第一义。他不同意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之格训为“至极”、物训为“事”,认为格物应训为“知本”。但是,李光地承认朱熹对《大学》内容解释的正确性,认为是“圣人复起,不能易焉”。③
李光地的根本立场是站在朱熹一边的,是在此基础上调节朱子学派与其他学说的矛盾。因此,总的说来李光地是朱子学家。
(三)哲学思想
李光地的思想涉及许多方面。他恪奉程朱,研求经术义理,尤深究天人性命之精微,以及兵农礼乐之经纬,他于律吕、音韵、历算等,亦被称为有得。
李光地赞同朱熹的理气观。他说:“朱子之论理气也,曰理先气后。”④在李光地看来,天地间事物都可归结为理气,理是主要的,气是理的作用或表现。
李光地反复讲了理气的关系。他说:“气者,理之所乘也,无非心也。”⑤李光地吸取了心学派的某些因素。李光地通过理和气的关系把理和天、命、道、太极联系起来。李光地认为,气就是充满天地间的阴阳、动静、明晦、出入、浮沉、升降、清浊、融结,所以然者,谓之天、谓之命。孔子谓之道、谓之太极。程子、朱子谓之理。理和天、命、道、太极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是世界万物的主宰或本原。
在李光地看来,天地间理和气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理是气之本,没有无理之气;气是理之用,没有无气之理。气运而不息,穷则变,变则通,从而出现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由于气在不停的变化,因而气有偏有中正。气不偏而中正即理之全,气偏而不正(中)则理之不全。李光地说:
阴阳之气有中偏,故有亏全。阳有精粗,故有清浊;阴有粹驳,故有邪正。有精之精者,精之粗者,粹之粹者,粹之驳者,有多寡也,故又有厚薄亏全者。全体之中偏也,清浊、邪正一体之中偏也,厚薄中者之中偏也。
在这里,李光地讲了由于阴阳二气有精粗、粹驳、多寡,因此产生气之正(中)偏的各种情况。李光地又说:
理统其全,气据其偏。全乎理者中气也,过乎中、不及乎中,则谓之偏气,杂糅不齐之气而理不受焉。理者,当然也,过焉、不及焉,可谓之当然乎?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贵中,认为只有中才能有常,即具有永久性。在李光地看来,理于气之所以尚全而恶偏,是因为理全为善,从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具备。凡人本来皆具五常之性,只是因为气偏而五常之性不显。李光地又说:
气之推移有中偏,故有精粗,有粹驳。夫非无仁也,得仁之偏者也,仁之驳者也,则不知其为仁也;夫非无义也,得义之偏者也。义之粗者也,则不知其为义也。中则合仁与义,抑且粹然仁矣,粹然义矣。降而中(等)人焉,偏于仁,不足于义,非仁之至也。偏于义不足于仁非义之至也。降而庸恶(下等人)焉,岂无所谓爱。不得谓之仁,是无义也,并与仁而失之者也。降而盗贼焉,岂无所谓果,不得谓之义,是无仁也,并以义而失之者也。降而禽兽焉,岂能无所贪,而去仁也远矣,岂能无所决,而去义也远矣。
这就是说,人与物之别,人们等级之别,全在于气之偏正和理之中正。理本身是无差别的,理之有别是气之偏正的表现。人之五性偏则乃事隳。隳即毁坏。李光地又说:
万事隳,非理性本然也,气之偏者为之也。理则全而不偏,惟中者近
之,故论道者贵中。人是理与气相结合的产物。得气不过亦无不及即不偏谓之中,中则理之全,五常之性具备。因此,儒家最为推崇适中、中庸,认为中庸之德,至高无上,即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因为它具备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①
人具备五常之性,就是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只是有时掩于气之偏,才有所不善。李光地全面讲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虽有偏而理未始不全赋,而性未始不全具。掩于气之偏,故微而不能自达,或感而动,或学而明,或用而觉,其微渺之端绪乃可得而见。这是因为,皆其所本有,而非其所本无。虽然其偏不能自反者,人则制之;“其美不能自达者,人则遂之。收其利,远其害,于以当理而若性一也。”“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赞化育而与天地参矣。”在李光地看来,陆王学派由于把心和理等同起来,排除理和气的关系,从而得出心无善恶的结论。李光地指出,王阳明“把心理二字往往混而为一,晚岁遂有心无善恶之说”。李光地认为,人是理与气生,不管气之偏正,“而理未始不全赋焉,而性未始不全具焉”,有时“掩于气之偏,故微而不能自达”,“要皆其所本有,而非其所本无也”。①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尽管一时显现不出来,但经过努力可以人人为善。
李光地基于其人性论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修养论。他生平论学要旨以志、敬、知、行为序。他对在《通书篇》中讲的,“立志所以植其本,居敬所以持其志,穷理所以致其知,躬行所以蹈其实”四事。他说:
四事者一时并用,非今日此而明日彼。故欲行而不知,则怅怅然其何之?求知而不敬,则心昏然而不能须臾;敬而非志,则又安得所谓日强之效也。且志而非敬,则此志何以常存?敬而非知,则措其心于空虚之地;知而非行,则理皆非在我而无实矣。然四者相须并进,而其序既有先后,则得效亦有难易浅深。故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已立矣;“三十而立”,盖敬始成也;自“不惑”、“知天命”、“耳顺”,而知始精;又至“从心不踰矩”,而行始熟。先儒以为因其似以自名,为学者立法是已。古学校之教亦然,始视离经辨志,观其志之何如也;继视敬业乐群,察其能敬与否也;又视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则知学问思辨之日新,卒乃知类通达,强立不返,则知力行之有成矣。然此四者循环迭用,日月有日月之功,终身有终身之验,圣人有圣人之效,学者有学者之益。虽一日服行,朝暮之间,亦可以旋变。又如志于道,亦立志之谓也;据于德,亦持敬之谓也;依于仁者,真知允蹈乎天理之中;游于艺者,则义精仁熟之事也。②
李光地这段论述是对朱熹居敬穷理之说的阐发,在《榕村语录》中此类论述甚多。李光地之所以一再强调志、敬、知、行的次序,是为校正明中叶以来颇滋流弊的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李光地强调知先行后,指示学者以此为用功之要,知在行前,而知之先,又需有志、敬工夫。志、敬、知、行四个环节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立志是为学的开端和根本。
对于知和行的关系,李光地反复强调,要坚持朱熹的先知后行说。“知行之序,性命之理,不可易也。”他认为,知者,学之始;行者,知之终;主敬者,学之所以成始成终也。①李光地明确讲要知先行后、知始行终,这种秩序是不可改易的。
附注
①参见[清]全祖望:《鲒埼亭集·李文贞遗事》。 ②钱穆:《中国三百年学术思想史》,商务印书局1998年版,第157页。 ③《清儒学案·安溪学案》。 ④《清史稿》卷二六二《李光地传》。 ①《清儒学案·安溪学案》。 ②《榕村全书·诸儒》。 ③《清史稿》卷二六二《李光地传》。 ④《清儒学案·安溪学案》。 ①《尊朱要旨》。 ②《大学古本私记序》。 ③《大学古本说》。 ④《尊朱要旨》。 ⑤《孟子篇》。 ①以上见《尊朱要旨》。 ①《通书篇》。 ②《尊朱要旨》。 ①《尊朱要旨》。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