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 林希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49
颗粒名称:
四 林希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8
页码:
301-30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林希元学术精湛,学有宗祖且多发明,敢于怀疑朱熹的学说并强调义理无穷。他认为理始于太极,太极是万物之本。
关键词:
林希元
学术特点
太极
内容
(一)生平事迹和学术特点
林希元(1482—1567年),字茂(或懋)贞,号次崖,学者称次崖先生,福建同安人。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历官南京大理寺评事、南京大理寺丞、钦州知府、云南佥事等。因考察不谨被罢官归里,长期从事于教学和著述活动。
林希元的著述有《更定大学经传定本》、《易经存疑》、《荒政丛言》、《自鸣稿》、《南国谈兵录》、《四书存疑》、《读史疑断》、《考古异闻》、《太极图解》、《林次崖奏议》等,结辑为《林次崖先生集》等。
林希元“仕历内外南北升沉,随事求是,随分尽职,不以利害得失夷险动其心,所见卓然不可夺也”③;“希元慷慨鲠直,有俯视流俗,担当宇宙之气,而才识练达”④。
林希元极为鄙视厚颜无耻的官僚和假道学家,他曾作《面皮歌》,其题词曰:“刘见斋分巡自称面皮薄,不会做无廉耻事,深契予心,歌以自慰。”由此可见林希元的人品性格。
林希元学术精湛,学问有体有用,他在明代很有声誉,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清人陈鸿亭有比较全面的评价:“次崖先生私淑朱子,究心经传阐孔孟之微言,发明廉洛关闽之正学,为朱子之真传嫡派。”“所著《易》、《四书存疑》,实与同郡蔡虚斋先生《蒙引》后先继起,并传于世。本朝《周易折中》及《凡辑》一书(按皆是清代朱子学名著)者,皆多所称引,至今文人学士确守其说。圣道赖以常明,人心赖以不死,其功岂不伟哉!”①
林希元的学术思想有显著的特点。
1.学有宗祖,亦多发明
林希元为学的出发点是认识事物的本原之理,这就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宗祖。他说:
潜心向理,宗祖程朱,有深造独得之妙。近世易简、佛经之说举不能惑,可谓笃信好学矣。②
但是,林希元反对把朱熹的一切说法都看成是不可改动的绝对真理。例如,他就不同意朱熹改动《大学》经传,主张应恢复《大学》古本。林希元说:
或者谓朱熹命世大儒,万世所宗,所定之书似无容更改。臣窃谓不然。夫义理无穷,非一人之言所能尽,亦天地所秘未肯一时尽泄于人也。……《大学》一书已经于程朱所定,近世诸儒(如蔡清)又取而更正之,诸贤岂于程朱哉!亦义理非一人之所能尽,天地之秘至是而始泄也。③
他强调,“执朱子之说而不欲更改者,固非学者求是当仁之诚,亦岂朱子所望于后学之意哉!”这里林希元所谓“义理无穷,非一人之言所能尽,亦天地所秘未肯一时尽泄于人”,是非常正确的。在林希元看来,一个人的学说之所以不能为“万世所宗”、“无容改动”,一方面是因为义理无穷,一个人受社会、生理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毫无遗漏全部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的认识对象(天地)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某一个时期不可能全部呈现出来被人们认识。又谓执朱子之说而不欲更改亦非“朱子所望于后学之意”,亦是切题之言。
再如,林希元对朱熹关于理气关系、理一分殊等问题表示怀疑。他说:
理气两字实难体认。先儒理堕气中之说诚可疑,执事之辩是也。然理一分殊之论,区区辗转深思竟未见着落,更候请教。④
理气关系、理一分殊是朱熹关于世界图式的骨架,林希元仍敢于怀疑。林希元指出:
道理有所发明,像这道理无穷,不是一人能见得尽,亦不是一家事。拾遗补漏固前辈所望于后人也。然紫阳之学占得地步大,未可轻义,其遗缺处要亦千百之一二耳。元所以不能尽同于彼者,亦拾遗补漏效忠前辈之意,非敢故为异同也。①
林希元认为,朱熹的学说可以改动、发明,其他人的学说更应该如此。任何前人的学说都可以加以发展。“拾遗补漏固前辈所望于后人”,亦是后人“效忠前辈之意”,这些说法都是很好的。历史上凡是真正的学者确实大都希望后人对其学说有所发展。
2.以传求经,非以经注我
林希元认为,为学在于明道,圣人之道载于诸经,历代学者的传注皆是对经的阐释,因而要通过传注而了解经中的圣人之道。林希元认为,圣人之道载诸经,备诸考亭。他说:
圣人作经以明道,贤人因经以作传,学者以传而求经。传注圣人所不废也。支离之说起于陆氏而非圣人之所予也。夫陆氏自处太高。观其六经注我之言,则正经犹在所忽,况传注乎!然非学者之所及也。②
在这里,林希元提出不同意陆九渊的“六经注我”,实际上是否定了传统的一脉相承的研究经书的方法。
由上可见,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林希元的学术思想似乎是由宋元明理学过渡到清代汉学(朴学)的一个中间环节。
(二)本体论
林希元对理和太极关系的说明与其他朱子学者有所不同。他认为,理始于太极。太极是万物之本。他说:
天地之初,曰有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始生。两仪既立,复分为五。水、火、木、金,终之以土。五行既生,造化始备。天高地下,于焉定位。天有四时,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往来咸通;地有四维,东、南、西、北,山峙川流,大若岳渎;人有四等,士、农、工、商,艺业各异,伦理俱同;物有四等,动、植、飞、潜。品类散殊,万有不穷。③
元气不仅产生天地万物,以至社会伦理道德,就连人的富贵贫贱、智愚寿夭也是根源于元气的。林希元说:
中古以降元气元漓。聪明富贵者未必寿,寿者未必聪明富贵。故颜子屡空而夭亡,盗跖横行而寿考。其德位名寿之并得吾见亦罕矣。间有聪明富贵而兼寿考者,非家运之隆;所禀得元气之谆,则节欲养性积德行义得摄生之道,非偶然也。①
在这里,林希元试图用物质性的原因来说明人的寿夭贵贱,否定了天命论和宿命论。在林希元看来,太极是通过阴阳五行演化世界万物的,这个生生无穷的过程就叫做理。这就是说,理是事物的道理,太极是事物的本原。
在林希元的宇宙演化论中,贯串了阴阳五行的对立统一关系,包含了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圣人作《易》,昌天下之道只一卦一爻,于万事万物盖无不该。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有阴阳对立统一,它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他说:
天地之于物也,春以生之,夏以长之,形形色色,声声臭臭之类,缤纷充满于南离之虚。人见其功用之大也,不知二气絪緼相摩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暖之以日月,纵闭之以阴阳,彼造化者为力亦劳矣。使如是不已焉,则造化不至于穷乎,于是韬敛闭藏而逸之以秋冬,然后劳逸相成、动静相生而元气不敝,化工生生而无穷,造化之微理盖如此。②
这就是说,由于阴阳二气“絪緼相摩相荡”,“劳逸相成,动静相生”,使世界万物生生无穷,产生形形色色的事物。他提出“积久说”,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林希元说:
事积久而后成,物待时而后遇。为九仞之山者,平地积土篑篑而累之,寸寸而高之,弗程限弗论功,日久而山成矣。未有今日启手而数日遂成山者。此积久之说也。③
这说明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质变,事物的质的变化是由量变的不断积累造成的。因此,林希元特别提出,“未有今日启手而数日遂成山者”。
林希元特别强调,天决定人事,但是社会上的人事不能脱离人谋,人谋会感天。对于尽人谋以感天,林希元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第一,诚则灵。林希元说:
(同安大旱)邑侯瓶台潭公乃斋戒沐浴,率僚属师生耆民祷于皇天后土、雷霆风雨、岳渎诸神,曰:呜呼多白骨……求虞昊天上帝。帝心感动。牒初发而夕阴云四布,雨连夜达日……四郊沾足,苗之黄者咸秀,未播者尽播……天人交相感动。然必其分有以相属(按指尽人力而为者诚能感天,
或名分上应该做的才能感天),然后其气相通,其感相应。①在这里,他把气作为天人联系的(感应)的中间环节。第二,人为可以回天。林希元说:
孔夫子之言曰:仁者寿。又曰:大德者必得其寿。老氏则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二家之言若不同。盖孔氏主理,老氏主气,要之理即气,气即理,其揆一也。或谓人之修短系于天,非可以人为,予窃疑焉。今夫烛燃之密室,则久耐;燃之通衢,大风摇铄,则倏忽而尽矣。今夫水,注之坚石则恒存,注之坤地乾土消食,则顷刻而没矣。以此观之,则人可回天。修炼家有延年接命之说,不可谓妄。参之孔老之言,若合符节。然其事甚难,必绝思虑、去嗜欲、离烟火,然后可以语延年接命之事。然绝思虑去嗜欲离烟火而所得止于年寿,又吾儒之所不为也。故愚尝谓:与其炼神养气而为神仙,不如修身养性而为圣贤。②
林希元这里所谓人可以回天,是指人通过提高德仁品质和加强修炼决心,“绝思虑去嗜欲离烟火”,就可以延寿天年。尽管林希元讲的是儒家的道德修养和道家的炼神养气,是老生常谈,但他却是用理气加以解释,排除了神秘观点。特别是,林希元在这里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不做长生不老的神仙,要做于社会有用的圣贤。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认识论
1.心是心,道是道
林希元在反对王阳明等人的“心即理”、“致良知”的观点中,提出“心是心,道是道,不是一物”的命题。这就是说,主观和客观、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把它们合而为一。林希元认为,心是人之神明,乃一身之主;道是所当行之理而具于心。夫心有善恶,道无善恶;心有放逸,道则系于心。他说:
心是吾心,物是外物。物理具于吾心,人当即心以求物。如何即物以求心,如其说将即鸟兽草木以求人心乎?甚不可晓,反复深思末得其解。若分析物外两字为二,谓从物从外去求心,似可通。但物外两字相连,便是事物之外,如区区分析终是牵强。③
林希元认为,就物来说,物之理(道)可以具(系)于人心,但物之本身是在人心之外的。物之理(道)在物之中。由于“物是外物”,物之理(道)亦外之理(道)。这就是说,物和物之理,在未被人认识时,是在心之外的。就心来说,“心是吾心”,心和心外之物不同,因此不能即物之求心。“心有善恶”,“心有放逸”,一句话就是心是有能动作用的,心可以知物理(道),“方寸渊衷森万象,虚灵窟里长新知”①。林希元把客观和主观、认识的客体和认识的主体区分开来,并且认为后者可以认识前者。这样,林希元就正确地解决了认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的问题。
2.万物之理具于心,必求诸物
林希元反复讲了理、心、物的关系问题。他指出:“万物之理皆具于心,必求诸物。物通则心通矣。”理在物中,必须即物求理。那么,怎样即物求理呢?一是致知在格物。通过接近事物而达到认识事物,这是理学家的一般认识方法。“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此理则具于心,非外物也。”林希元认为,通过接触事物把人心中所具事物之理启发出来。林希元特别强调,事物之理具于人心,人心中之物理非外物本身。②二是明理必须读书。林希元把读圣贤书也看作是即物求理。他认为,不一定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读书即能明理。林希元说:
张良、孔明汉之名臣也,其所行之事有不能不起人之疑者,吾子请穷论以告我,是亦格物穷理之学也。③
这就是说,由于书中阐明了历史事实和客观事物,因此读书即能懂得历史和事物之理。他认为,理之于经,譬金之矿、玉之璜、珠之蚌。道在生民如日用饮食不可离,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修道以立教,六经所以作。在林希元看来,圣贤之书尽是理,读经可以明理。林希元初步认识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问题。书本中所阐明的道理,对读者来说是间接经验,而对于作者来说则是直接经验,是格物致知之理。林希元认为,圣贤在论学时,有的先讲上达(天命、性命、本体等世界观问题),有的先说下学(日用常行、道德修养、治国平天下等具体问题),论述方式有所偏重。林希元说:
圣贤论学,有自学者用功之始时言者,有自学者用功之终时言者。自学者用功之始时言,则下学功夫独详而上达处略;自学者用功之终时言,则详于上达而下学独略。今以《中庸》、《大学》二书明之,《大学》则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作八件,如此其详悉;《中庸》只曰戒惧、谨独,初无许多话说,何其略也。①
他认为,《大学》是人之为学用功之始,故于下学工夫不得不详。《中庸》则是工夫垂成之日,故不须复说下学的事,只说戒惧谨独教人存养省察。林希元对圣贤论学方式的这种说明,是对朱熹所云“先读《大学》以定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②的进一步补充,对学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林希元认为,自古圣贤之言学,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他说:
故傅说告高宗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圣贤之重行也如此。。故世之论人物者,亦惟即其行履之优劣而为评品之高下,知识文辞弗与焉。今世君子则惟知识文词是问,而行实不论矣。故听其言若伊周孔孟复出,考其实则市人不知。忧世君子未尝不于是三致叹焉!③
林希元这种重行的思想是在与王学“致良知”说论战中得出来的。他认为,“工于文者未必明于义理”,“近世学术大坏,后生尚词华而略理”。④这就是说,王学未能真正明理,因为他们言行不一致。
在道德修养上,林希元特别强调养心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生天地间只是自己身心要理会得透透彻彻亭亭当当,勿为邪说所胜所感,是第一件事。”⑤林希元还说:“田园连阡、牛羊被野皆不可恃。惟心因不在地不在天而在方寸间。其小不盈一掬,其大不满乎六合,无经界,无沟洫,耕不春,耨不夏,收不秋。仁义以为种不资乎稻粱,敬恕以为耕不资乎耒耜,省察克治去稂莠也,礼乐诗书心灌溉也,不计其获而其获不可计,不计其利而其利不可量。”⑥
林希元认为,养心之要是心诚意正。他认为,古之语学曰诚。诚是不二之调。诚则不二,是故一可以消百伪。古之语道曰正。正也者不偏之谓。“正则不偏,是故一正可以消百邪。二者所以去心之害也。”⑦在这里,林希元把诚正释为学道,学通了圣贤之道,行为就能遵循着这一正确的方向,从而避免一切邪恶。这是林希元把诚正看作是“去心之害”的理由所在。
附注
③[清]雷鋐:《林次崖先生文集序》。 ④[明]蔡献臣:《林次崖先生文集序》。 ①《林次崖先生文集序》。 ②《赠掌教李拙修奖励序》。 ③《改正经传以垂世训疏》。 ④《复罗整庵冢宰书》。 ①《与王蘖谷中丞书》。 ②《重刊四书蒙引序》。 ③《顺蒙四言》。 ①《卡鹤臬荣寿编考》。 ②《赠徐东溪三尹擢典宝序》。 ③《送郡侯俞蒲山宪副河南序》。 ①《贺潭瓶台邑侯祷雨有感序》。 ②《贺分教玉田邓先生寿序》。 ③《复彭城马宗孔同年书》。 ①《和郡守方西川九咏》。 ②《复彭城马宗孔同年书》。 ③《季考诸生策问三道》。 ①《与林国博论格物大学问疑书》。 ②《朱子语类》卷一四《大学一》。 ③《困知记序》。 ④《重刊蔡虚斋先生批点四书程文序》。 ⑤《与林国博论格物大学问难书》。 ⑥《一田翁对》。 ⑦《送举人邓池宪之教政和序》。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