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 史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31
颗粒名称:
三 史学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218-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朱熹
史学
正统论
内容
基于上述,朱熹的史学跟其经学一样,主要的是通过阐述儒家典籍,根据儒家典籍中的观点和材料,评价、编纂历史。综观朱熹的主要史学著述,诸如《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八朝名臣言行录》,保存于《朱子文集》中的历史人物年谱、行状、传记和其他史学专题论文,以及《朱子语类》中的有关言论等,其历史学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正统论问题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夏为黑统、商为白统、周为赤统,“三统”循环的五行相生相胜的君权神授的历史观,后来班固明确宣称:“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尚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①将刘汉说成是上承三代的正统王朝。
朱熹在继三代为正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正统论。朱熹说:“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大权是否归一,是正统的首要标准。据此,宋前只有周、秦、汉、西晋、隋、唐6个统一王朝称得上正统,其他难于归正统之列。对此,有两种情况。朱熹说:
有始不得正统,而后方得者,是正统之始;有始得正统,而后不得者,是正统之余。如秦初犹未得正统,及始皇并天下,方始得正统。晋初亦未得正统,自泰康以后,方始得正统。隋初亦未得正统,自灭陈后,方得正统。如本朝自太宗并了太原,方是得正统。②
这是讲正统之始。至于正统之余,是指正统王朝分裂,或偏安一地,如东晋、蜀汉。在这两种情况之外,便是无正统可言,称之为僭国或篡贼。
朱熹指出,“三国当以蜀汉为正统”③。朱熹处于赵宋偏安江南,为蜀汉争正统实为赵宋争正统,以正名分,用伦理纲常来评判历史。
朱熹正统论的内在根据,是“以经为本”。他反复强调:
为学之序,为己而后可以及人,达理然后可以制事,故程夫子教人先读《论》、《孟》,次及诸经,然后看史,其序不可乱也。④
示谕学校曲折,具悉雅志。今时教官,能留意如此者,诚不易得。然更在勉其学业,虽未能深解义理,且得多读经史,博通古今,亦是一事,不可只念时文,为目前苟简之计也。①
示喻令学者兼看经史,甚善甚善。此间来学者少,亦欲放(仿)此接之,但少通敏之姿,只看得一经,或《论》、《孟》已无余力矣。所抄切己处,便中得数段见寄,幸甚。然恐亦当令多就经中留意为佳。盖史书闹热,经书冷淡。后生心志未定,少有不偏向外去者,此亦当预防也。②
在朱熹看来,史著与经书等都是为了辨验是非、阐明义理;史著文词多寡、辞采优劣不是史著好坏标准,贯穿义理与否才是标准;史臣著史的职责(即史著的作用)在于规劝帝王弘扬德业,扬善弃恶,振兴国家。基于这种认识,朱熹对“苏黄门作《古史序篇》……于义理大纲领处,见得极分明,提得极亲切”,认为于世有补而大加褒扬。③
朱熹认为,历史上的凶吉存亡、为戒为法的“粲然之迹、必然之效”,都“莫不具于经训史册之中”。④以此来讽劝帝王读经看史,辨析义理,改邪归正,励精图治。这种劝善惩恶之意,折射出朱熹要求编纂史著时要体现这一内容,而使史著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二)秉笔直书
著名的史学理论家章学诚说:“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譬人之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也。”⑤这里的义,是指思想意识、学术观点,即古人所说的史德。史学家著述,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的好恶去歪曲历史。义(史德)是治史的精神,再加事(掌握历史事实)、文(写作能力、文采),就能撰写出好的史书来。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把历史著述看成是实录。有史德才能实录,就是善恶皆不隐的直书。班固在评价司马迁《史记》时谓,“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⑥
朱熹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在朱熹看来,“史”是具有鉴戒作用的,应该“善善恶恶,是是非非,皆著存得在那里”⑦,否则难以垂训万世。只有像孔子那样据实著史,才是可以为鉴为戒的。因此,朱熹甚有感触地评论东晋陶侃之事,其引吴澥所著《辩论》曰:
庾氏世总朝权,其志一逞,遂从而诬谤之耳。秉史笔者既有所畏,何所求而不得哉!是其旁见曲出,乃所以证成其罪也。……自古欲诬人而不得者,必渝以闺房之事,以其难明故也。今《晋书》欲诬士行,而乃以梦寐之祥,是其难明殆又甚于闺房哉!①
朱熹赞同吴澥的这种史观。朱熹的这种著史不为权贵所左右的观点,据实而书,是与后来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讲的“史德”完全符合的。②
(三)主要史著
《资治通鉴纲目》59卷是书撰编于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朱熹39岁。其基础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通鉴目录》、《举要历》和胡安国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序》中说:
尝过不自料,辄与同志因两公四书,别为义例,增损〓栝,以就此编。……岁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统正于下而人道定矣,大纲概举而监戒昭矣,众目毕张而几微著矣。是则凡为致知格物之学者,亦将慨然有感于斯,而两公之志或庶乎其可以默识矣。③
参与是书编撰的有门人赵师渊等人。怕自己与参与编撰的门人离开其动机与目的,朱子特地亲手制订了19章137条的详细“凡例”,其大要是明正统、斥篡贼,立纲常、扶名教,法《春秋》、除史弊。在这里明正统是根本,因为从义理的角度看,如果法统不正,也就失去了是非得失的标准。朱熹把这部史著纳入其理学体系之中,使历史事实“会归于一理”,即归于天理的裁断,为“致知格物之学者”,读之“慨然有感于斯”。
今天读《资治通鉴纲目凡例》的19章137条,订得是那么具体,什么事该书,什么事不该书,什么事又该怎么书,这实际上是在一字定褒贬,并非直载当时之事。《资治通鉴纲目》不追求史实是否真正可靠,而是在用理学家的义理观来评估历史。
《八朝名臣言行录》24卷 包括《五朝名臣言行录》10卷(即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自赵普至苏洵等55位名臣,附5人)、《三朝名臣言行录》14卷(即神宗、哲宗、徽宗三朝自韩琦至陈师道等44位名臣)。朱熹在《八朝名臣言行录序》中说:
予读近代文集及记事之书,观其所载国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摄取其要,聚为此录,以便记览。①
据此,看出是从义理的角度上衡量的。书中所选的近百名名臣,都是关系宋朝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的关键性人物,他们的言行是与宋朝的政治盛衰息息相关的。所以读这部书既能知道名臣们的为人和政治态度,又能通过他们的言行看出宋朝政治的盛衰。
《八朝名臣言行录》,以人系事,荟萃群言,又注明出处,条理清楚,叙次明白。这种编纂方法后世有仿效与接续,出现明沈应奎编的《名臣言行录新编》、编者不详的《皇明名臣言行录》、明徐咸编的《近代名臣言行录》等。这类书虽然还构不成一个系列,但说明朱熹在这方面是有开创性的。
《伊洛渊源录》14卷 此书是记录二程及其弟子的学术史。编写始终都与吕祖谦进行商量。朱熹在给吕祖谦的信中曰:
欲作《渊源录》一书,尽载周、程以来诸君子行实文字,正苦未有此及永嘉诸人事首末。因书士龙(按指薛季宣),告为托其搜访见寄也。……《渊源》、《外书》,皆如所喻。但亦须目下不住寻访,乃有成书之日耳。②
编纂是书的动机与目的是说明圣贤之用,义理之正,标明二程思想为理学正宗,着重探讨二程以前诸儒对二程学说形成的影响源远流长。书中除了详细记述二程及程门弟子中比较著名学者的言行以外,对程门弟子言行无大影响的亦具录姓名,以志当年程门学说之盛。
《伊洛渊源录》在编纂体例上首创以事状、遗事与言论合编的形式,使读者既能从中了解当时著名学者的生平事迹,也能了解到他们的言论和学术思想。这种编纂体例,既影响了后来元代编修《宋史》时将“道学”与“儒林”分传,启发了后来谢铎、薛应旗、朱衡、张伯行等也分别编纂《伊洛渊源续录》、《考亭渊源录》、《道学源委》等书,也影响了后来周汝登编的《圣学宗传》、孙奇逢编的《理学宗传》及黄宗羲编的《明儒学案》等书。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沈应奎
相关人物
吕祖谦
相关人物
谢铎
相关人物
薛应旗
相关人物
朱衡
相关人物
张伯行
相关人物
周汝登
相关人物
孙奇逢
相关人物
黄宗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