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030
颗粒名称: 二 经学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214-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经学是指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之学。
关键词: 朱熹 经学 理学

内容

经学是指训解、阐述和研究儒家经典之学。战国时的儒家学者已开始阐释儒家经典,好经术,尚礼乐。至汉代,经学大盛。然经学之名则见于《汉书》:兒宽“见上(汉武帝),语经学。上说之,从问《尚书》一篇。”③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和研究的对象,并结合各个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一些新见解,为现实社会服务。离开了儒学,便无经学。而离开了经学,也谈不上儒学的流传和发展。既不能把经学与儒学混为一谈,亦不可把二者截然分开,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先秦儒家经典主要有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因为《乐》有目无书,说法不一,汉代人删去而增进《孝》《论语》,合称七经。唐代人又扩至九经或十二经:把《礼》析为《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进《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以及《尔雅》。宋代人增进《孟子》,总称“十三经”。朱熹从《礼记》中分出《大学》、《中庸》,加上《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经书的选集。历代对经书的研究和注释著作难以胜数,其中宋朱熹的《四书集注》是儒家经典的精选读本,最有学习研究的价值。
  朱熹在汉唐训诂注疏之经学的基础上,在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时代的需要,提出自己系统的经学思想,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朱熹之经学,周予同、邱汉生、蔡方鹿、林庆彰、姜广辉等有全面深刻的论述。①朱熹的经学,包括了经学的各个领域,诸如“四书”学、《易》学、《诗经》学、《尚书》学、《礼》学、《春秋》学、《孝》学等。这里,主要论述朱熹的“四书”学。
  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在漳州刊“四书”,并为之作注。“四书”之名由此始。周予同说:
  按《论语》,汉文帝时曾立博士,《汉书·艺文志》附于六经之末。《孟子》本战国儒家之一支派;赵岐《孟子题词》虽谓文帝时亦尝立博士,然其说不可甚信;《汉志》以来,向列于子部儒家,与《荀子》并称《孟》、《荀》。至于《大学》与《中庸》,本《小戴礼记》中之二篇;《汉志》有《中庸说》二篇、《隋志》有戴颙《中庸传》二卷、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中庸》别行,古已有之;唯《大学》一篇,向附《戴记》,李唐以前,未有别行之本。自宋儒性理之学兴,于是开《孟子》以配《论语》,出《学》、《庸》以别《戴记》。……朱熹承小程之学,以《四书》为其哲学上之论据,于是殚精悉力,从事训释。既成《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复撰《四书或问》三十九卷,而其他《论孟精义》、《论孟要义》、《学庸详说》等之初稿尚不计焉。②
  朱熹积40年之功,对“四书”精加注释,将其《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刻,成《四书章句集注》。用“四书”取代传统的“六经”,用“四书”义理建立起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正宗思想。朱熹的“四书”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个里程碑。
  朱熹的“四书”学以明道为宗旨,因此他以理学的逻辑顺序排列“四书”次序。对此,黄榦有所概括:
  先生教人,以《大学》、《语》、《孟》、《中庸》为入道之序,而后及诸经。以为不先乎《大学》,则无以提纲挈领而尽《论》、《孟》之精微;不参之以《论》、《孟》,则无以融合贯通而极《中庸》之旨趣。然不会其极于《中庸》,则何以建立大本、经纶大经,而读天下之书,论天下之事哉!①
  对此,朱熹提出如下的学研“四书”的次序。他说:
  《论》、《孟》、《中庸》,待《大学》贯通浃洽,无可得看后方看,乃佳。道学不明,元来不是上面欠却工夫,乃是下面元无根脚。若信得及,脚踏实地,如此做去,良心自然不放,践履自然纯熟。非但读书一事也。②
  在朱熹看,《大学》不仅是“四书”之先,而且是整个学问之先务。这是因为,《大学》系统地论述了三纲领、八条目,以及治学、践履次第,是修身治国的纲领。通过治《大学》,打下根基,才能真正明白儒学。这里,一是先难后易,遵循渐进的为学原则;二是依据儒学的内在逻辑结构,就更掌握理学的内容实质。
  汉唐儒者大多用对“六经”训诂注疏的方法来治经,不太注重通过治“六经”来阐发义理。而宋学学者,尤其是宋代理学家,主要是通过治“四书”来阐发义理和新儒学的天理论,故“六经”和“四书”分别为汉学学者和宋学学者所看重,而成为各自治经学所主要依据的经典。这在朱熹提出“四书”重于“六经”思想后的南宋更是如此。
  朱熹在二程等思想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理学理论为标准,倾其毕生的精力注解“四书”,从中发挥新儒学的义理,用重义理及天理论的理学思维模式取代传统汉学的单纯注经模式,强调“四书”重于“六经”,从而确立了“四书”在中国经学史上的主体地位。据研究,《四书章句集注》引用历代注家50多处,其中主要是理学家的注疏,引二程言论239处,居于首位,其次是二程的弟子及后学,张载等理学家的言论也有所引,再就是苏轼、王安石、吴棫等宋学学者的材料。至于汉学学者的言论,朱熹虽也加以征引,如郑玄、马融、赵岐等,但条数则较少。由此可见朱熹对理学、宋学、汉学的远近亲疏的认同程度。
  朱熹之所以强调“四书”重于“六经”,是因为在他看来,《诗》、《书》、《易》、《春秋》等“六经”与圣人本意之间已隔有一两重,乃至三四重,所以与其求之于“六经”,不如直接从《论语》、《孟子》等“四书”中领会圣人之本意。他说:
  《春秋》义例、《易》爻象,虽是圣人立下,今说者用之,各信己见,然于人伦大纲皆通,但未知曾得圣人当初本意否。……今欲直得圣人本意不差,未须理会《经》,先须于《论语》、《孟子》中专意看他。①
  这即是说,《论语》、《孟子》直接记载了孔孟之言,传道立说,深得圣人之旨。通过“专意”读其书,便可掌握圣人本意,即求得儒家圣人之道。而《诗》、《书》、《易》、《春秋》等“六经”并非治经之急务,其本义皆非为阐发义理而作。因此,朱熹指出,如果要探求圣人之道,不须急于理会“六经”,只要先从《论语》、《孟子》中专心领会即可,把“六经”置于从属于《论语》等“四书”的位置。他强调:“《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②显然认为《论语》、《孟子》等“四书”的重要性和适用效果超过“六经”。
  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主要蕴涵在“四书”之中,而“六经”只是间接与圣人之道有关。这与汉唐经学以“六经”为主,重视训诂注疏的治经路向形成对照。重义理,从“四书”中阐发理学思想;还是重训诂,注重对“六经”的注疏,这是朱熹经学与汉唐经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区别的标帜。在程朱“四书”学内部,以“四书”阐发义理,是二程与朱熹的大同;而朱熹在追求义理为宗旨的前提下,亦不忽视训诂注疏,主张以义理为主而把训诂与义理结合起来,是二程与朱熹的小异。此小异反映出了朱熹经学的特点,以及对二程“四书”学的发展,亦是对汉唐经学的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发展。
  朱熹之治“四书”,遵循其先后之序,由《大学》,而《论语》,而《孟子》,而《中庸》,一步一步地阐发义理,使其新儒学的义理不断丰富完善和体系化,建立起以“四书”学为核心的新经学思想体系,其中包含了史学、哲学等重要内容,最终是为其理学思想体系的建构作论证。③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予同
相关人物
邱汉生
相关人物
蔡方鹿
相关人物
林庆彰
相关人物
姜广辉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苏轼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吴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