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事李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通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968
颗粒名称: (三)师事李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40-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熹师从李侗学习,思想发生转变,由佛学转向儒家实学。
关键词: 朱熹 李侗 思想转变

内容

李侗(1093—1163年),字愿中,号延平,剑浦(即延平,今南平)人。李侗与朱松同是二程的再传弟子南剑州沙县罗从彦的学生。李侗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文献资料一般记载,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24岁,“夏将赴同安任,特往受学于延平李先生侗之门”。①朱熹是七月到达泉州同安县就任主簿之职的。崇安五夫里距南平有300公里,其间皆深山老林,当时往返一次是不容易的;从崇安五夫里到泉州同安,必须经过南平。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将赴同安任,特往受学”,是朱熹在赴同安任途中路过南平拜见李侗的,即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六月底或七月初。
  朱熹执父礼见李侗,首先向李侗介绍了他在二刘胡处所学之情况。李侗对朱熹过去所学之禅学作了批评。朱熹起初“心疑而不服。同安官余,以延平之言反复思之,始知不我欺矣”。②就朱熹受学李侗的过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初见侗,即与论禅。侗正其误曰:“悬空理会,面前事却理会不得;道亦无元妙,只在日用间着实做功夫处领会,便自己见道。”教熹看圣贤言语。熹将圣贤书读了,渐渐有味,顿悟异学之失。乃返朴归约,就平实处为学,于道日进。侗喜之……云:“此人别无他事,一味潜心于此。初讲学时,颇为道理所缚,今渐能融释于日用处,一意下功夫。若与此渐熟,则体用合矣。此道理全在日用处。孰若静处有而动处无,所非矣。”戊寅春,熹见侗于延平。庚辰冬,又见侗于延平,寓舍旁西林院者阅月。壬午春,迎谒侗于建安,遂与俱归延平,复寓西林数月。问答论难,及往来书甚夥。熹之能承圣道,皆得于侗。③
  总之,朱熹往南平见李侗有5次:一是上面讲到的癸酉夏,即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六月底或七月初,朱熹赴同安主簿任路过南平特往见之,相处20天左右,是时朱熹24岁;二是戊寅春,即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一月,朱熹同安主簿任满回崇安途中,步行数百里再到南平见之,相处一个月左右,是时朱熹29岁;三是庚辰冬,即绍兴三十年(1160年)十月,再到南平见之,寓李侗宅旁之西林院,朝夕往来受教,阅数月而后去,正式拜李侗为师,是时朱熹31岁;四是壬午春,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朱熹到建州府治所之建安(今建瓯,当时李侗次子李信甫任建安主簿)见之,然后两人同归南平,又住西林院几月;五是癸未冬,这是最后一次。对李侗与朱熹最后这一次的活动有较详细的记载:
  癸未,愿中子友直官信州,请养愿中,自建州如铅山,取道崇境。有五月二十三、六月十四、七月十三日与朱子书。时熹将赴召,问所宜者。愿中答以三纲不振、义利不分,王安石用事以来人多趋利不顾义,故主势孤。是年十月,愿中以闽帅汪应辰召,赴福州,卒。故熹为文祭告,有“安车署行,过我衡门,返旆相遭,谅秋已分。熹于此时,适有命召。问有宜言,反复教诏……何意斯言,而决终天”等语。①
  “癸未”,即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李侗“取道崇境”。据记载,李侗“十月游武夷,归赴福州”;这年三月,朝廷召朱熹赴首都临安,朱熹“辞,有旨趣行,冬十月至行在”。②可见,这年十月初朱熹和李侗在武夷山会面,李侗游武夷是由朱熹陪同的。朱、李在武夷山会面,主要是朱熹向李侗请教他到首都临安后应向皇帝讲些什么。李侗十月十五日死于福州汪应辰帅治,朱熹十一月六日在临安奏事垂拱殿,他们十月初都在武夷山。次年一月,朱熹专程到南平哭李侗。
  朱熹和李侗交往前后10年,正式拜李侗为师是后5年。朱熹在《延平先生李公行状》中谓,“熹获从先生游,每一去而复来,则所闻必益超绝,盖其上达不已,日新如此”。③朱熹师事李侗,是其思想一个大转变的时期。关于朱熹这期间的思想转变,清人童能灵有概括的说明。他说:
  朱子初好禅学,至此延平始教以从日用间做工夫,又教以只看圣贤之书,则其学亦一变矣。然有不能尽变者,如后此数年答人书驰心空妙之悔,是也。④
  朱熹经过李侗的教导,认识到过去所学佛教禅学思想空言无实,即其以君臣父子为幻妄,此后便致力于儒家的所谓切实工夫。

附注

①[清]童能灵:《子朱子为学次第考》卷一。 ②《延平答问》卷上《赵师夏跋》。 ③嘉庆《南平县志》卷一八《人物》。 ①民国《五夫里志稿》卷一一《游寓·李氏家乘并参卫园笔记》。 ②嘉庆《南平县志》卷一一《四贤志》。 ③《朱子文集》卷一七。 ④《子朱子为学次第考》卷一。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朱子学通论》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朱子学的渊源、朱子学的创立、朱子学的基本内容、朱子学在福建的传衍分化、朱子学在全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朱子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近现代朱子学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