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立论中心的再考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907
颗粒名称: 三 立论中心的再考察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513-5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子书信中讨论了中和、格物等问题的理解,通过比照分析可以发现其在不同时期的理解存在变化和深化。同时,采用“论题叠出相同”法可以推测书信的写作年代,但需结合其他考证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书信

内容

朱子书信考察较为直接可靠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有确切年代的标志性事件,以之为中心发散开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典型者如据某些著作的完成年代,来推断书信年代。但由于朱子著作始终处在不断修订刊刻的动态过程中,故对作为中心的朱子著作年代应持有变化的观点。这里主要讨论己酉年1189年刊刻的《学庸章句》这一中心。《学庸章句》之形成修改,历经长期过程,在癸巳至丁酉年的形成初期,朱子即与吕子约、张栻等反复提及《章句》。在己酉序定《中庸章句》后,仍不废讨论修改《章句》,为其形成晚期。而己酉是否一定刊刻《学庸章句》也是可讨论的。通过细致的比照性考察《章句》论述的具体论题,来判定书信中提及的《章句》处于何种阶段是可以尝试的。尽管可以质疑此种尝试的“合法性”:同一论题难道不可以在不同时期讨论吗?但亦可反问,同样的论题相似的文字在不同问答对象中出现,其可能见诸同一年代的概率难道不是大于在不同时期吗?而且,朱子有时明确要求弟子应将他关于同一论题的答复在弟子间传阅,以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再则,已有的考证成果,亦多利用朱子书信的“叠出”(即同样的论题、书信在不同弟子间传阅)来作推论的根据。故在没有明确事实材料的情况下,本部分试图采用此种“论题叠出相同”法作一推论,虽未必获得确论,然对于真实情况之探究当有所益。
  (一)周舜弼、叶贺孙、李尧卿与朱子关于大学“格物”致知的讨论。《答周舜弼》第十书讨论了格物致知说,朱子在“知之者切”还是“知之者尽”,“理之表里精粗无不尽”还是“无不到”之间有所反复。此时朱子与周、叶、李三位的讨论皆主张“知之者切”。
  今先生之教,必曰“知之者切而后意无不诚,”……而所知者非复泛然无切于事理。……泛然而应,不得其当,是皆知之有未切也。补亡之章谓“用力之久而一旦廓然贯通焉,则理之表里精粗无不尽,而心之分别取舍无不切”。……则分别取舍于心当如何?《答周舜弼》十①
  “尽”字固可兼得“切”意,恐“切”字却是“尽于内”之意。若只作“尽”字,须兼看得此意乃佳耳。辛亥《答李尧卿》四②叶贺孙所录《语类》卷十六朱子与李尧卿的讨论。
  李问“吾之所知无不切。”曰:“某向说得较宽,又觉不切;今说较切,又少些宽舒意;所以又说道‘表里精粗无不尽’也。自见得‘切’字却约向里面。”①
  朱子的意思是,“知切”是“切尽于内”之义,与“知尽”相比,语义更贴切恰当。“尽”固然有切之义,但意义过于宽泛外化,故若选择“尽”字,则须包含“切”义。为此,朱子亦主张“理之表里精粗无不尽”,正好与“吾之所知无不切”相应,以显示“切”的内在向里义。朱子承认在“知切”与“知尽”的选择上,自己在紧切与宽缓、外在与内在之间左右为难。朱子与周舜弼信中的看法同样见于《答李尧卿》和叶贺孙所录《语类》中,表明朱子对格物的理解处于同一时期,而李、叶的记录时间为辛亥年,则可推证《答周舜弼》第十书似亦在辛亥年。
  (二)周舜弼、李守约、董铢与朱子关于“中和”的讨论。《答周舜弼》第十书还讨论了《中庸章句》的中和说,与《答李守约》第八书讨论的主题一致。先抄录相关文献:
  致中和注云:自戒谨恐惧而守之,以至于无一息之不存,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必谨其独而察之,以至于无一行之不慊,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答周舜弼》十②
  但致中和处,旧来看得皆未尽,要须兼表里而言。如致中则“欲其无少偏倚而又能守之不失,致和则欲其无少差谬而又能无适不然”,乃为尽其意耳。……近来看得此意稍精,旧说却不及此也。《答李守约》八③
  致中和,须兼表里而言。致中,欲其无少偏倚,而又能守之不失;致和,则欲其无少差缪,而又能无适不然。铢。①
  据所论而言,《答李守约》提出对中和旧说的修改,要求做到表里兼至,以无少偏倚、守之不失分别指致中的内外;无少差谬、无适不然分别指致和的内外,兼顾未发已发两面。今本《章句》言中和分别为“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二者仅个别表述之异。而反观《答周舜弼》,仅言“守之以至于无一息之不存”、“察之以至于无一行之不慊”,皆侧重从外在已发角度言中和。显然为“旧说”。据此,《答周舜弼》第十书当在《答李守约》第八书前。中和新旧解为朱子晚年讨论的重要论题,朱子对中和“须兼表里”的思想极为重视。董铢所录(丙辰1196年以后)语类中亦有体现,其说法与今本《章句》完全相同,可证已经定型。故《答李守约》第八书当在丙辰左右为宜。
  (三)周舜弼、董铢与朱子关于“必有事焉”的讨论。《答周舜弼》第十书讨论了“必有事焉”,其论同样见于《答董叔重》第八书及董铢所录《语类》。原文如下:
  窃以为子思之言无非实理,而程夫子之说亦皆真见。今又得先生窜定此章……子思于是托鸢鱼以明此理之昭著……程子之论,无纤毫凝滞倚着之意。《答周舜弼》十②
  铢详先生旧说,盖谓“程子所引必有事焉与活泼泼地,两语皆是指其实体,而形容其流行发见,无所滞碍倚着之意。”……今说则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心者,乃指此心之存主处;活泼泼地云者,方是形容天理流行无所滞碍之妙。”……铢见得此说,似无可疑,而朋友间多主旧说,盖以程子文义观之,其曰“与”曰“同”,而又以“活泼泼地”四字为注云,则若此两句,皆是形容道体之语。然旧说诚不若今说之实,旧说读之不精,未免使人眩瞀迷惑,学者能实用力于今说,则于道之体用流行,当自有见。然又恐非程子当日之本意。
  (朱子答):旧说固好,似涉安排,今说若见得破,则即此须臾之顷,此体便已洞然,不待说尽下句矣。《答董叔重》八①
  问:先生旧说程先生论“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只是程先生借孟子此两句形容天理流行之妙,初无凝滞倚着之意。今说却是将必有事焉作用功处说。(董铢丙辰1196以后所闻)②
  周舜弼提出此章程子说“无纤毫凝滞倚着”,董铢提出朱子对程子的理解有新旧二说,旧说认为程子“必有事”与“活泼泼地”皆是形容道体流行发现“无所滞碍倚着”,今说则认为“必有事”指“心之存主处”,“活泼泼”地才是“形容天理流行无所滞碍之妙”。并指出今说较旧说更为实在,有用力处,而朱子弟子却多坚持旧说。朱子对董氏的理解表示认可。周舜弼所提出的程子说正为旧说。可证《答周舜弼》当在《答董铢》前。董、朱关于此处新旧解的讨论还见于董铢所录语类中,且与《中庸或问》观点相同,故《答董铢》当在晚年丙辰左右。当然,此处今说也非最后定说,今本《章句》删除了程子的“必有事焉”数位,全部言道体而不言工夫。
  (四)以动态观点看待《学庸章句》成书,有助于重新考察《文集》卷五十八朱子与宋深之、容之兄弟的八封通信。《学庸章句》在己酉前有不少版本。如《答宋深之》第二书提到,“《大学》当在《中庸》之前。熹向在浙东刻本峥见为一编,恐勾仓尚在彼,可就求之”③。此处提及“合为一编”乃壬寅(1182年)朱子刊《学庸章句》于浙东任上。在己酉前,《大学》、《中庸》至少尚有德庆刻本、丙午改本。就《答宋深之》第四书来看,该书言,“格物功夫,前书已再录去,然亦未尽,旦夕当再写一本去也。前本千万且勿示人,看令有疑处,乃有进处耳”④。据其语气,《大学章句》并未定稿,还在不断讨论修改誊写之中,故朱子交代宋深之千万不要将前本示人。若此书信为《大学》己酉序成之时,则朱子是要将此书广为刊刻流传而非秘不示人了。再则,此《答宋深之》数封信内容与朱子丙午丁未间《答詹帅书》皆论及四书相关问题,如《大学》的修订刊刻,《中庸章句序》的道统问题等。
  如前所引,朱子与《与詹帅书》明确提及《中庸章句序》之修改,至少可以证明《学庸章句》在己酉之前已经有序文,有刊刻了。故据《答宋深之》第二书提及“且附去《大学》《中庸》本,大小学序两篇”并不能断定该书信为己酉年,而据“《小学》成于丁未”之事实,可作为该书成于丁未年的佐证之一。而《答宋深之》第一、二书前后相承,皆言及“分别”。第一书言“熹往者入城,幸一再见。虽人事忽忽未得款语,然已足以自慰矣。”第二书言,“前日临歧,不胜忡怅。”《朱子门人》亦认为朱子与宋深之仅见一面,以后恐未有谋面。①可推一、二书当为相承。
  又次,宋深之为四川成都人,与朱子通信时在湖南潭州跟随戴溪在石鼓书院问学。《答宋深之》第四书提及,“戴监庙久闻其名,讲学从容必有至论。季随、允升相聚,各有何说?”戴监庙为戴溪,1178年中进士,监潭州南岳庙,主持石鼓书院。胡季随(大壮)乃湖湘学派骨干成员。宋深之父宋若水此时任湖南提点刑狱公事,兄弟随父任读书,《答宋深之》第一书言“获闻比日侍奉佳庆”即言此事。据朱子撰《运判宋公墓志铭》(《晦庵集》卷93)可知,宋若水在湖南任上与刘清之(1186年四月上任潭州)一起修复石鼓书院,并聘请戴溪主持。至晚在丁未1187年末,宋若水调任江西,并于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年二月在江西任上去世。②兄弟扶柩而归,次年己酉年葬父,并请朱子撰铭。据其兄弟父子之活动,亦可佐证他们与朱子的通信当在丙午1186年4月至丁未1187年之间,当在己酉宋若水去世之前。
  (五)如不为己酉序定刊刻《大学章句》说所束缚,当能有更多新的发现。如《文集》卷五十五《答邵叔义》第二书言:“《大学》鄙说旧本,纰陋不足观。近年屡加刋(删)订,似颇得圣贤之遗意。”①此书透露的信息是,朱子所解《大学》有新旧本之分,对近年来屡加修订的新本颇为满意,达到了获得圣贤本意的效果。今观旧本,问题颇多,不值得再看。但是无暇抄写新本(尚没有刊刻)给邵氏。该札书信开篇即透露了该书年代线索:
  委喻《祠记》,深认不鄙。初以衰病之余,心力衰耗,兼前后欠人文字颇多,不敢率尔承当。又念题目甚佳,却欲附名其间,使后人知贤大夫用心之所在,但见有一二文字未竟,度须更数日方得下笔。九月间,更令一介往山间取之为幸。
  此处所言《祠记》即《文集》卷七十九《衢州江山县学景行堂记》,朱子写于淳熙十有二年秋(乙卯1185)八月乙丑。其时邵浩(叔义)为知县,书中还提及《大学》“絜矩”说,与此信完全相应。
  对《大学或问》年代的把握亦须小心。如《答黄商伯》一言,“心丧问大意甚善……恕说亦佳,但《大学》絜矩常在格物之后,……熹尝于《大学》治国平天下《或问》中极论此事”②。己酉前后,朱子对《学庸章句》、《或问》皆有反复修改,不可见书信中有《章句》、《或问》之名即据为己酉。此处“熹尝于云云”亦有过去曾经之意。《答黄商伯》第二、三书皆涉及丧礼,如“示喻向来丧服制度”“心丧”“丧礼”,此第一书开篇亦讨论“心丧”,三书显然皆围绕丧礼展开。《考证》定二、三书为“甲寅”,故第一书恐亦当在此年。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