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或问》提及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900
颗粒名称: 4.《或问》提及者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500-5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关于《孟子》的解读和讨论,涉及了范氏(范祖禹)的《孟子讲义》。其中对范氏的解读和评论有正面也有负面。正面评价包括范氏的讲解明白条畅、能引用经传之文但无迁就牵合之病;负面评价则包括范氏在讲解时不会深入或密、伤要说义理多、不会辩、镮锁不牢处多、失于不分先后详略之序、将不能改于其德为乐正子之罪等。同时,也涉及了其他学者如赵氏(赵岐)、吕氏(吕大临)等对《孟子》的解读和评论。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孟子思想

内容

1.1孟子见梁惠王章
  《或问》:“范氏之言明白条畅,虽杂引经传之文,而无迁就牵合之病,其体与《大学》传文相似,所以告君者当如此矣。”
  《语类》卷五一:“义利之分,其争毫厘。范氏只为说不到圣贤地位上,盖‘义者,利之和也’。”谟。《集义》①
  《语类》对范氏《孟子讲义》表达批评性看法:“范氏《讲义》于浅处亦说得出,只不会深,不会密,又伤要说义理多。如解孟子首章,总括古今言利之说成一大片,却于本章之义不曾得分晓。想当时在讲延进读,人主未必曾理会得。大抵范氏不会辩,如孟子便长于辩,亦不是对他人说话时方辩。但于紧要处反复论难,自是照管得紧。范氏之说,镮锁不牢处多,极有疏漏者。”必大。②
  1.3梁惠王曰章。《或问》:“范氏论王道之始,于下文品节之事,失于不分先后详略之序,其以狗彘食人食者,专为丰年小民之事。”
  2.15滕小国也章。《或问》:“仁人所以不私其身者,不足以议仁人之心。天下之得失,不足为忧喜。”
  2.16鲁平公将出章。《或问》:范氏所言“鲁侯不可言天”者,甚善。
  7.24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章。《或问》:“范、尹皆以不能改于其德为乐正子之罪。”
  7.28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章。《或问》:“范、吕皆得之。”
  8.15博学而详说之章。《或问》:“范氏初说甚善,但自扬雄以下则支离矣。”
  8.18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章。《或问》:“范氏谓君子以情实为本,名誉为末。”
  8.17言无实不祥章。《或问》:“如范氏之说,则言无实不祥,自为一义。”
  11.11仁人心也章。《或问》:“范氏之言,明白详尽,得告君之体。”
  11.12今有无名之指章;11.13拱把之桐梓章;11.14人之于身也章
  《或问》:“十二、十三、十四章之说,范氏详矣。虽以人君之事为言,然学则无贵贱大小之间。学者反之于身,亦未尝不可用也。”
  12.1任人有问屋庐子章。《或问》:“范、尹于此,皆若有所回隐迁就而不欲言者。”
  13.1尽其心者。《或问》:范氏篇首大意最善,至引《中庸》以后,则离乱多失,不可胜论。惟曰“穷理所以尽心者”近之。至谓“尽心所以穷理”,则又倒置。
  《语类》卷六十言:范谓‘穷理者,孟子之所谓尽心也’,范侍讲言穷理,却是言尽心以前底。”①
  13.16舜之居深山之中章。《或问》:范氏既曰“聪明圣智”矣,又曰“积而成圣”。
  13.41道则高矣章。《或问》:“范氏失之”。《语类》卷六十对范说有所引:“或问范谓‘君子之射,引而不发,以待彀与的之相偶,心欲必中故跃如也’。此说如何?”曰:“范氏此说最好笑。岂有君子之射常引而不发者乎?只管引而不发,却成甚射也。引而不发之语,只縁上文说射,故有此语。此只是言君子之教人但开其端以示人而已。”去伪。②
  13.42天下有道章。《或问》:范氏引“守死善道”得“殉”字之意,至谓“以道殉人者,虽得之无所用”,则尤切中于事理。
  14.11好名之人章。《或问》:“赵氏旧说……范氏因之,误矣。”
  14.24口之于味也章。《或问》:“范氏以五者之命,皆为天之所以与我者,然君子不以天既与我而不修,此则专主于圣贤而言,若前所推说者。”
  14.37万章问曰孔子在陈章。《或问》:“吕、范亦详。”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