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子说不见于《精义》而为《集注》所引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891
颗粒名称: (一)程子说不见于《精义》而为《集注》所引者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86-487
摘要: 这段摘要介绍了《孟子》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包括孔子的时代背景、孟子的时代背景、二程对《孟子》的解释以及二程的观点。其中,二程对《孟子》的解释包括对“王者天下之义主也”的解读、对“满腔子是恻隐之心”的解读以及对“性即理也”的解读。同时,这段摘要还提到了一些二程的观点,如“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和“或问人有耻不能之心”。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孟子

内容

1.3“梁惠王曰”章
  《集注》: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故春秋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当是时,诸侯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
  按:《二程外书》卷八言:“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诸侯尚知尊周为义,故《春秋》之法,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而天下不知有周。然而生民涂炭,诸侯是时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故孟子所以劝齐之可以王者,此也。”①末句“贤圣何心,视天命之改与未改尔”见《二程外书》卷十一。②
  3.6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集注》: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按:此乃《二程遗书》卷三谢显道记忆平日语。③
  5.1滕文公为世子章。《集注》“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即无往而不善;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故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言吉凶,皆先吉而后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后非”。按:此引自《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④,《二程遗书》所引较《集注》少“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数字又多“所谓理,性是也”六字。但《近思录》所引程子说则有。
  7.1离娄之明章。《集注》:“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谨权、审量、读法、平价,皆不可阙。”而又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按:“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先有司、乡官,读法、平价、谨权量,皆不可阙也。”见《二程遗书》卷十一,当为明道语。①“又曰”见《二程外书》卷十二,亦当为明道语。②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章。《集注》“或问:人有耻不能之心如何?”程子曰:“恥其不能而为之,可也;耻其不能而掩藏之,不可也。”按:伊川曾言,“或问人有耻不能之心,如何?曰:人耻其不能而为之,可也;耻其不能而揜藏之,不可也。问技艺之事,耻已之不能,如何?曰:技艺不能安足耻,为士者当知道,已不知道,可耻也。为士者当博学,已不博学【一本“无知道”已下至此十九字。但云“博学守约已不能之,则”】可耻也。耻之如何?亦曰勉之而已。又安可嫉人之能而讳已之不能也。”(《二程遗书》卷十八)③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