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本、义理与实践兼具的取舍原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866
颗粒名称: (三)文本、义理与实践兼具的取舍原则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5
页码: 425-429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朱熹对程门解经方法和弊病的批判与反思,以及他在《或问》中阐明自己解经的用心、方法和理念。朱熹强调了解经应切当文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项原则,包括文义优先于义理原则、常为前辈所疏忽的读音、句读、章句之学则为朱子所极重视,他将音义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起来。同时,朱熹也强调了本意(本旨)优先于义理原则和药病救失的工夫实践原则。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解经方法

内容

《集注》用语“浑然犹经”,貌似多采成说,实则创新极多。朱子担心学者不能明其用意所在,故于《或问》阐明之。自述宁冒轻诋前贤之恶名,而决意于《或问》直析前辈各家得失,阐明自家取舍标准与用心。在表述上,《或问》皆是先立后破,先表达朱子见解,再剖析各说得失所在,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采用问答体这一问题导向鲜明的体裁,《或问》可谓一部问题诠释的经典之作。以皆自设问答的方式,精准解答之,典型的表达方式是:“或问……何也?”如《大学或问》开篇,依次问答“大人之学”,小子之学,小学与大学,以敬补小学,敬之为学之始终意义等论题,以1300余字的篇幅阐明《大学》三纲之理气、心性、工夫论含义,一气呵成,实可谓朱子哲学之提纲。二是进一步阐明《集注》观点,如关于程子改“亲”为“新”之根据,《大学》章句文本的调整及缘由等皆有充分说明,达到了解疑释惑的目的。三是详尽呈现朱子取舍之根据、理念,如指出《集注》“三年无改”章所引尹、游二说分指孝子之心与孝子之事,二说相须,不可或缺,道出《集注》用心所在,二说各自意义及其关系,“盖尹氏得其用心之本,而游氏得其制事之宜,二说相须,为不可易”①。这种解释方法对朱子后学《四书》解释影响甚大。
  《或问》辨析极为细致,贯穿了读音与字义,文义与本旨,文本与现实,提出了取舍的多项原则。一是文义优先于义理原则。某说虽发明道理甚美,若不契合文义,则不取。“又有谓施为施刑之施,……其意美矣,然‘施’字之说,则恐过深。”②文字训释不仅是为义理服务的小学工夫,而是决定义理理解的根基之学。《或问》充分体现了此点。如《中庸》“违道不远”的“违”非“离开”,而是距离之意,诸说不解文义而强加解说,扦格不通。“违道不远,如齐师违谷七里之违,非背而去之之谓。愚固已言之矣,诸说于此多所未合,则不察文义而强为之说之过也。”①他以“恕”字解为例,突出此字义解释偏差将造成国家政治生活的极大祸害。“恕”当正解为“如心”,而非苟且姑息之义,只可对人,不可于己,于己则当“严于自治”,批评范纯仁“恕己之心恕人”说虽心存厚道,为世所称,其实不合本义,后果严重。批评郅恽对光武帝的“恕己”解将引发逢君之恶、贼君之罪的恶劣后果,发出“一字之义不明而其祸乃至于此,可不谨哉”的感慨。②
  与把握文义密切相关,常为前辈所疏忽的读音、句读、章句之学则为朱子所极重视,他视此为与前辈治学的重要区别。“诸说多误,盖由音读之学不明”。朱子指出程门解经之误多源于缺乏音读之学,认为“文字音读之学岂可忽哉”!《或问》特别注意从音韵的角度解释字义,将音义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起来。如论证“望道而未之见”的“而”与“如”古字音义通用,诸家之误即在于无“文字音读之学”。指出“古今为说,迂回赘附,失其文字之本意。而于圣人之心,又不能有所发明,由不察乎此而已。然则文字音读之学岂可忽哉”。③《或问》关于音读解义有极精彩之例,如批评诸家对“无适无莫”的误解源于以“适”为“子适卫”之适故也。
  《或问》进一步提出章句之学的重要,主张义理与章句融为一体,批评程门解经之误多源于“看不成句”的章句之差。言“人多因章句看不成句,却坏了道理”。典型者如《中庸》道不远人章“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四句之断句,应在“子、臣、弟、友”后绝句,前辈如张九成等以“父、君、兄、之”断句既不通文意,亦不当文理,批评“今人多说章句之学为陋,某看见人多因章句看不成句,却坏了道理”①。《或问》对程门句读点评甚多。或批评其新句读之新解不合文义。如《论语》4.5不以其道章,程氏主“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说;《论语》礼让为国章主“能以礼让”断句等。朱子有时亦反对各家采用旧注点读而自出新说。如批评各家于“从心所欲不逾矩”循旧注“心”后断句,读“从”为“纵”,音、读皆误,不合文义、本旨。然于“至大至刚以直”则宁用近世俗师之见,以“至大至刚”为断,批评程子循赵岐说以“直”断,体现了朱子当仁不让、公平正大的批判精神。朱子对《四书》章节之分颇有创获,如《论语》9.29“可与共学”章,9.30“唐棣之华”章自出新解,批评程门(范氏在外)因循汉儒合章之说有误,强调章句之差非无关紧要之误,它直接决定义理得失,提出章句之学不可忽视。“夫章句之差,初若小失,而其说之弊,遂至于此。章句之学,其亦岂可忽哉。”②
  本意(本旨)优先于义理原则。朱子认为,解经在平实释义的基础上,以阐明经文本意、挖掘圣贤本旨为目标。故是否准确阐发经文本旨,是决定《集注》取舍的根本原则。《或问》亦多次提出,某说虽美而不合本旨,故未取。如批评程子以“斯言可师”解“温故而知新”章,义理虽优美却无关文意,“程子恶夫气象之狭而为斯言,可师之说,美则美矣,其无乃非本文之意乎!”③
  药病救失的工夫实践原则。朱子认为,经典诠释除切合文意之外,更要重视对学者践履工夫的指导和为学弊病的矫正,如能做到此点,虽有不合文意之处,亦当取之。此是从工夫实践角度确定的原则。《或问》特别注意提示此点,如指出吕氏不可使知之章“起机心”说虽非圣人本意,然确有切中时弊之益。“此非圣言之本意,然亦颇中近世学者之病矣。”④有时否定谢氏之说不合圣人气象之时,又赞其确有激发学者立志向学之处,故取之。“谢氏之说粗厉感奋,若不近圣贤气象者而吾独有取焉,亦以其足以立懦夫之志而已。”①
  逻辑一致原则。朱子据逻辑一致原则批评程门“语意倒置”之误。《或问》多处揭示程门在解说经典时,常颠倒语义,反映出逻辑次序混乱。程子即被多次点出此种“倒置”倾向。基于朱子自身理解,判定他们对文义、概念、工夫、效用等先后、本末关系处理有误,体现了重视逻辑分析的特点。如批评程子《论语》末章“第三说谓有诸己然后知言,则能格物穷理。语意倒置,亦不可晓”②。《孟子》尽心首章范氏颠倒穷理与尽心的关系,“至谓尽心所以穷理,则又倒置矣”③。
  “本文气象”原则。“本文气象”指文本内在传达着与某种人格(含被诠释者与诠释者)相对应的一种精神气质,如典雅、雍容、洒脱、敬畏、粗暴、高远、平实等,体现了朱子经典诠释始终以塑造人的精神为指归的特点。朱子指出程门之解虽文意无误,但却不合乎文意所传达的人物精神气质,如《论语》“惟天为大”章杨氏说解释详密,但气象狭窄,不合本文气象,故《集注》不取,“杨氏说虽密,然气象反狭,与本文气象不相似也”④。朱子始终以圣贤气象为中心,如批评侯氏对夫子心怀重重顾虑之论说,完全不合圣人从容中道之气息,还指出解经文字所显示的气象恰是作为解释主体自身气象的映现,所谓“文如其人”也,学者诠释之差异偏颇,正是各自气象修养偏颇之显露。如《论语》“鲁人为长府”章谢氏“不必改”、杨氏“无意改”皆是各自性情气象所偏之体现。
  公平正大原则。《或问》还从诠释态度批评程门之误,未能做到是非分明、公平正大、不虚美,不隐恶,其避嫌之论,远离圣贤公平正直的本来宗旨,体现了强烈的实事求是的反权威精神。《或问》批评“齐一变”章各家存在避嫌思想,不欲就太公、周公优劣加以比较,不欲正视鲁国以侯王而行天子之事的事实,正因有如此之避讳,故其说难免存在有意之私,而不合乎公平正大如实的圣人本旨。此直接影响诠释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而又有避嫌之病,益使其说不得不有所遗。如避周公、太公优劣之嫌……避鲁以侯国而行王道……此其说虽似美,然恐其不免于有意之私,而非圣言公平正实之本旨也。”①在“宰我问三年之丧”章、“犬马有养”章,《或问》皆批评诸家用心不公,多有维护宰我的文过之言,强调三年之丧“非有难明之理”,圣人明斥宰我为不仁而不应曲讳。“为已死之人,文不可赎之过。”②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