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述而不作”:易其文而未改其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827
颗粒名称: 一 “述而不作”:易其文而未改其意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343-349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子在解经过程中对所引之文进行“增损改易”的方法和态度。朱子采用删、补、调、并、改等途径来剪裁引文,使其合乎注释之体与经文之意,尤追求义理精密和文字精当。这种做法既体现了朱子对前人学术成果的尊重和继承,又彰显了他自身的学术见解和创新。通过对朱子所引经文、人名、数字、指示词等的删改和调整,可以看出他在解经过程中注重经义的准确性、文字的精炼性和注文的连贯性。同时,朱子也强调了经学与哲学的统一性,认为解经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注重阐发大旨,突出了经学与哲学的一体性。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解经过程

内容

《论语·述而》载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朱子将述、作解释为“传旧”与“创始”,指贤人与圣人之别,“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在古代学术语境中,“述”是传承旧解,“作”乃“圣王创制立法以为天下所循之意,非圣王不得创作”,可谓圣王作之,贤臣述之。本文“述而不作”“寓作于述”特指朱子对所引之文的“增损改易”,是忠实继承原文之意(“述而不作”),还是改变原意而藉此表达自身新解(“寓作于述”)。朱子感叹解《四书》措辞最难,为确定合宜用语,需反复修改调整。这种表现也见诸于因所引之说“有病”而“增损改易本文”。“问:《集注》引前辈之说,而增损改易本文,其意如何?”曰:“其说有病,不欲更就下面安注脚。”①朱子因不想花费笔墨批驳前辈之误,故直接就前辈之说加以改正而不标明。这种出于对引用之说不满而以己意改之的情况,显然是对被引作者原意的修订和背离,是引用者自身思想的表达,体现了朱子对前人说既认可又修正的双重态度,可谓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朱子对由“增损改易”二程等说构成的《集注》非常满意,认为恰到好处,不多不少,要求学者仔细研读其注。此显示出朱子自信其书在继承前辈之说的基础上已实现了超越。“某于《论》、《孟》四十余年理会,中间逐字称等,不教偏些子。学者将注处宜子细看。”②由此朱子认为《集注》已充分吸收前辈之精华,暗示《集注》可替代前辈之说,而具有教本的意味。学者自此专心研读《集注》即可,无须再加注解。“前辈解说,恐后学难晓,故《集注》尽撮其要,已说尽了,不须更去注脚外又添一段说话。”③朱子《集注》成就的取得,与其解经方法论密切相关。他一方面批评二程“理在解语内”的自作文字解经做法,倡导“理皆在经文内”的解经风格,重视吸收汉唐章句训诂之长,另一方面又批评汉学解经拘泥文句而不识大旨,走向另一种偏颇。可见朱子解经兼取汉学忠实文本与宋学阐发大旨之长,突出了经学与哲学的一体。①
  朱子“增损改易本文”的“改文”主要指《集注》对明引二程学派引文的调整。《集注》采用了删、补、调、并、改等途径来剪裁引文,使其合乎注释之体与经文之意,尤追求义理精密和文字精当。朱子视《精义》为《集注》的阶梯,《集注》为《精义》的精髓。故本文选择作为朱子《四书》起点之《精义》与作为终点之《集注》比较,再辅之以处于中间未定状态的《或问》、《语类》、《文集》诸说,以期揭示朱子改文之用心及与前辈之异同。具体而言,《集注》采用删削引文、替代引文、语序调整、引文杂糅、化繁为简、改粗为精、精确虚词等方法,在阐发圣贤之意的同时,实现了注文的简要、典雅、精准。
  删削经文、引文、人名。朱子所引诸家说并非注释体,而是进讲、语录等,故原说常提及经文,被收入《集注》后,自然无需重复经文,故删之。比较《论孟精义》与《集注》,可知此类删改甚多,如《论语集注》1.7贤贤易色章游曰:(“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②即便是经文二三字,亦删之,如《论语集注》1.1学而章谢曰:“(学而)时习者”。诸家常引它处之文解释经文,《集注》亦删之。如《论语集注》1.4谢曰:(“如子夏之后流为庄周……则其泯灭者有矣”)。③有时删引文避免重复。如《论语集注》3.8杨曰:(“夫善教者使人继其志”)④或删发语词、概括词,如《论语集注》1.8明道曰:(“圣人言忠信多矣”)。删无关文义文字,《论语集注》5.23伊川《解》:(“君子敬以直内”)。人名缩写,删姓留名,如《论语集注》6.12杨曰:(澹台)灭明;《论语集注》5.5谢曰:(漆雕)开。或以姓代全名,《论语集注》2.16范氏曰:(若杨朱、墨翟)【如杨墨】。
  数字、指示词替代。或替代经文。如《论语集注》6.3改张子曰(冉子请粟与原思为宰)为【于斯二者】。或替代人名,如《论语集注》6.6改伊川(仲由、子贡、冉有)为【三子】。朱子亦以指示词“如此”“此”替代经文,如《论语集注》7.23改伊川“常俯而就之(曰吾无隐乎尔……敏以求之者也)”为【如此】。《论语集注》19.25改伊川(“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为【此】。亦有用“其”“然”替代者。《论语集注》5.25改伊川:(颜子之)志为【其】志。《论语集注》5.6改伊川“子路以为实(欲浮海也)”为【然】。
  语序重置。朱子常据语义内在逻辑调整所引说次序。或据先本意后引申义原则。如《论语集注》1.10谢氏曰“2今去圣人(久矣)【千五百年】……1学者(傥有心)【观】于圣人。”①或循先同后异原则。如《论语集注》5.25调整伊川说。或据对应经文原则。如《论语集注》19.12引明道说:“先传以2近者1小者。”②或为对应引文,如《论语集注》19.16引范氏说“子张2内不足而1外有余……(唯)【宁】外不足而内有余。”③或先事实后解释。《孟子集注》1.3引伊川说,“5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4(故)【此】孟子所以劝齐。”④或循先事实后判断的逻辑,《论语集注》18.4引尹氏改:“2(君子)【所谓】见几而作……1受女乐而(不朝)……夫子所以行也。”或先结论后推论。如《孟子集注》13.23改尹氏说:“2民无常产,则无常心……1(故知)【言】礼义生于富足。”或循义理在先,譬喻居后之序调整,如《论语集注》6.2改伊川说,“2(若)【如】鉴之照物……1【可怒在彼,己何与焉】。”或据人物先后调整,如《论语集注》9.12改范氏(太公伯夷)为【伯夷、太公】。或据主谓关系调整,如《论语集注》11.11伊川,“(生之性便是仁也)为【仁则其生之性是也】。”或据语义顺承、转折关系调整,如《论语集注》6.13引谢氏:“1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3然不知学者欲上人之心无时而忘……2则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为余事)【无足道】矣。”
  两说组合。朱子认为,各说对经文阐发有得有失,故需挑选各说精妙荟萃为一,而非专主一家一说,此即为对一家多说、各家之说的兼取合并。兼取一家多说,如将伊川《语解》与《语录》说组合为一,《论语集注》6.23引伊川《解》:“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括号内文字来自《语录》,以强调此一案例普遍意义。亦有《语录》、《语解》内不同说组合者,如《论语集注》6.5引伊川《语录》,“三月,【天道小变之节】。“天道小变之节”来自《语录》“又曰”说。朱子最初曾有意在注中区别二程,后则不复区别。然据相关资料,仍可区别《集注》所引大部二程说之归属,此于考察二程之差异不无参考。如《论语集注》11.18引程子说,“子贡之货殖,非若后(世)【人】之丰财,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子贡(始)【少】时事……”①此处首句为伊川说,以下皆为明道说。此种二程杂糅的情况在《集注》中不在少数,如《论语集注》13.12程子说,“或问:为政迟速?……渐(之)【民以】仁……此非积久,何以能致?”②首句为伊川说,“渐民”句是明道说,末句“此非积久”又是伊川说。这种明道、伊川掺杂一起的搅拌式引用,源于朱子将各家说作为素材来为其解经服务。故朱子还把二程与弟子之说融合。如尹氏不少说法与二程相同,今二程之说时有见于尹氏者。③如《孟子集注》8.8所引伊川说,有些说法《精义》直接归于尹氏,《或问》则指出实为尹氏所引二程说。《集注》间亦糅合二程弟子说,如《论语集注》6.13引谢氏说末句本为“有志于学,师孟之反可也”,而以范氏“若孟之反,可以为法矣”替换之。
  化繁为简。《集注》精简引文幅度极大。如《论语》3.3引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以事父必不孝,其如父子之礼何?以事君必不忠,其如君臣之礼何?在宗庙之中,上下同听之而和敬,彼且不敬,其如宗庙之乐何?在族党之中,长幼同听之而和顺,彼且不顺,其如族党之乐何)【其如礼乐何哉】(是其为礼也,必伪而慢易之心入之矣,岂足以治躬?其为乐,必淫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岂足以治心)【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①此删改游氏排比之说140字为28字,仅为原文五分之一,且语义极连贯严密。此种大面积改写,若仅从文本变化之幅度来看,实可视为朱子创作。《孟子》6.9夫子好辩章引胡安国《春秋传序》将原文110字通过删引文、精要旨的方式仅用13字替代之。
  改粗为精,化俗为雅,补疏为密。朱子非常重视文字的严整、精密、含蓄,故对所引二程等口语尽量加以雅化。或改词。如《论语集注》1.5引程子,“(便只是)【则】浅近(去)【而已矣】”。改“便只是”为“则”,“去”为“而已矣。”或改句型、句式。如改问答句为陈述句,《论语集注》19.6改伊川“(或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为【近思者以类而推】”。改反问句为陈述句,语义更平和。如《论语集注》10.15引范氏说。或删改引文,非出于简化,而是出于语义贴切、精准。如删高远不切文意说,《论语集注》5.25引伊川“颜子之志亦可谓大(而无以加)矣。”“而无以加”有夸张之弊故删之。删无关文意说,如《论语集注》17.24侯氏曰“所谓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无“好人”义,故删之,体现不多说原则。或改写引文。如《论语集注》3.6改谢氏(所谓天理者,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十五字为【天理之自然也】六字,更凝练。补充完善句意,体现不少说的精密原则。如《孟子集注》1.1引伊川“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4.3引尹氏“君子之辞受【取予】”;6.1引杨氏“(其)【出处】去就”。分别所补“则不求利而”“取予”“出处”皆是为语义完整精密。补充经文。《论语》9.17引谢氏说“(如)好好色,【恶恶臭】,诚也”。补“恶恶臭”,合乎《中庸》诚意说。
  虚词增删。朱子对《集注》极其看重,明确提出注中即便看似无关之词,亦当加倍用心体认。“某那《集注》都详备,只是要人看无一字闲。那个无紧要闲底字,越要看。”②朱子强调弟子当仔细体认《集注》看似无关之“闲”字。的确,朱子于“则”“即”“而”“故”“如”“若”“矣”“也”“者”等虚词有极精细的调整,构成其注释精密的重要一环。“则”“即”是语义相近的一组词,“即”尤与中国哲学关系密切,“即……即”表达方式于宋明之流行,恐于佛教“即心即佛”等表述有关。《集注》注重“则”“即”互改。或改“即”为“则”。如《论语集注》5.18引李延平说:“当理而无私心,(即)【则】仁矣。”此改“即”为“则”,有意拉开了当理无私与仁的距离,使二者直接等同关系转化为条件关系。或改“则”为“即”。《孟子集注》5.1引伊川说:“发而中节,(则)【即】无往而不善。”强调前后关系的同一性。朱子对“则”的使用非常灵活、审慎,或删,或补,或与“然”搭配,构成“然……则”句型,与“苟”搭配,构成“苟……则”句型,或改“则”为“而”,强调转折关系。如《孟子集注》11.11引伊川说,“心放(则)【而】不知求”。一字之改,变前后句直接关系为一种有时间性因果关系,体现了朱子向来反对快速、简易之功效的态度。朱子对“而”的处理亦非常精细,如改“而”为“以”,如《论语》16.1引谢氏,“冉求又欲伐颛臾(而)【以】附益之。”突出了伐颛臾的目的性。或改“而”为“亦”,《孟子》12.6引尹氏。“淳于髡未尝知仁,(而)【亦】未尝识贤(者)【也】。”突出前后递进关系。对“故”的增删亦然。如《论语》3.4引范祖禹“皆不能反本,而随其末【故】也。”补“故”突出因果关系。《孟子》3.2伊川,“心通乎道,(故)【然后】能辨是非。”改“故”为“然后”,把因果改为条件关系。朱子甚为重视句末语气词“矣”,它具有表示已然、必然、肯定、感叹等语气,多处章节修改特意补语气词“矣”。如《论语集注》5.11引程子“仁则(非子贡)所及【矣】”。或改句末“也”为“矣”,表明此非一般判断,而是带有强势肯定语气。朱子对“如”“若”二近义词亦极慎重,“如”譬喻意味强,“若”假设意味强。如《论语集注》6.2引伊川说如、若之调整,“(如)【若】舜之(去)【诛】四凶【也】。(若)【如】鉴之照物。”①“也”用于句末表判断、肯定语气,《集注》对之有意删补,如《论语集注》5.24引伊川说补“左丘明,古之闻人【也】。”“哉”的感叹语气强烈,如《孟子集注》4.16引杨时说:“孰肯舍生而取义(乎)【哉】”,改“乎”为“哉”,语气更坚决。它常与表反问语气的“岂”“其如”组合,构成“岂(其如)……哉”句型,如《论语集注》3.3引游氏曰:【其如礼乐何哉】。《集注》对其他虚词的增补亦颇为费心。如补副词“必”突出不容置疑的语气,《论语》9.5引马氏说,“言(其)【必】不能违天(而)害己也。”《集注》常通过增补此类语气副词来精准达意。如《孟子集注》1.3引伊川:“天下(诸侯尚)【犹】知尊周……天下不【复】知有周。”所增“犹、复”极传神表达了孔、孟对周王朝态度之异。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