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 安贫乐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824
颗粒名称:
四 安贫乐道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338-3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颜回在宋代思想界享有崇高地位,其安贫乐道形象树立了儒家思想的道德典范,与孔子思想契合度高,其克己复礼的为学工夫被宋明理学家推崇,其生命境界被视为普遍的现实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颜子
内容
颜子独特处还在于,他以自身修养所达到的生命境界,为儒家思想树立了安贫乐道的形象,显示了通过道德的修养来贞定人生的价值,可以超越物欲的侵染,实现生命的自由飞翔,昭示了人所应有的安身立命之道。颜子的这一生命境界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在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共鸣,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实为颜子享有普遍崇高威望的重要因素。
早在汉代,扬雄在《法言》中就曾指出颜子之乐是内在精神之乐,世俗物质享受外在之乐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纡朱怀金之乐,不如颜子之乐。颜氏子之乐也内,纡朱怀金之乐也外。”颜子之乐在心怀天下的宋代士大夫那里更是得到空前反响,成为他们自勉自励相互期许的目标,如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皆以诗歌文章表达对颜子安贫乐道生命境界的追慕景仰,一致讨伐韩愈颜乐不足贵说,认为这正显示出韩愈本人德性修养不够。苏轼《颜乐亭诗叙》批评韩愈以颜子箪瓢之乐乃小事的看法,指出颜子之乐对现实功名富贵的超脱,乃是生命境界极其高远的表现,自己愿以其为先师,努力追攀。“孰知箪食瓢饮为哲人之大事乎?乃作颜乐亭诗以遗孔君,正韩子之说,且以自警。”司马光《颜乐亭颂》则顺苏轼之作表达对颜子安贫乐道的境界的向往,指出安贫乐道充分证实了颜子道德之纯完:“贫而无怨难,颜子在陋巷,饮一瓢,食一箪,能固其守,不戚而安,此德之所以完。”总之,宋代知识分子表达了对颜回安贫乐道生命境界的集体赞颂,正反映了他们自身的生命追求。
程朱理学家对此精神境界问题更是做了深入阐释,周敦颐首倡“寻孔颜乐处”的理学命题,教二程兄弟寻求体味颜子所乐,二程兄弟一生致力于此命题的探究体证,颇有所得,“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二程认为颜子之乐是自得之乐,实有之乐,乃个人生命所造境界自然生发。此乐与箪瓢陋巷并无本质联系,箪瓢陋巷这一贫困环境本身并不值得乐,而且往往造成对乐的损害,故颜子之乐不当在其中寻找。颜子之乐乃是其造道修养达到境界所应有的必然之乐,箪瓢陋巷乃衬托背景。此乐亦非针对某一具体有形之对象,乃是一种实现生命自我超越之后的心灵境界,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挺立,摆脱了小我的执着束缚,进入了大我、无我的状态,与生命无干之外在贫穷富贵皆了无关联。朱子在“贤哉回也”章注中引程子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并加按语强调了如何找寻颜子之乐,指出颜子之乐是其为学境界之自然体现,境界不可以刻意寻求,乃存在于个人生命心灵的自我体会中,故要知颜子之乐,当知颜子之学,循其博文约礼双向进路,于日用艰难困苦中入手用工,循循不已,自强不息,方可有得。其根本还是回到颜子为学工夫上,乃是为学之乐。“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发,盖欲学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为之说。学者但当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能而竭其才,则庶乎有以得之矣。”心学学者对颜子之乐同样深表赞赏。阳明认为此乐足显颜子造道之高,难以企及,颜子之乐来之不易,乃是其穷理慎独,克己复礼工夫所至,若要知此乐,须循颜子工夫方可。批评韩愈小颜子安贫乐道说只知其外不知其内,其误正在于无颜子为学工夫,所得甚浅。“若夫箪瓢之乐,则颜子之贤尽在于此,盖其所得之深者。……惟韩退之以为颜子得圣人为之依归,则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顾以为哲人之细事,初若无所难者,是盖言其外而未究其中也。盖箪瓢之乐,其要在于穷理,其功始于慎独。……退之之学,言诚正而弗及格致,则穷理慎独之功,正其所大缺。则于颜子之乐,宜其得之浅矣。”①
关于颜子生命境界,并非仅显示于“箪瓢陋巷之乐”,也表现在与孔子思想之契合,境界之接近。在宋明儒那里,对颜子境界表述最多的就是“未达一间”一词,表明他与圣人仅仅是“一间之别”。《论语》中孔子对颜子的嘉许,颜子对孔子教导的领悟,同门对颜子的称赞,皆表明了颜子境界之高。孔子对颜子不吝言辞的反复夸奖显示颜子境界大大高于其他弟子,如“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章、“三月不违仁”章、“不违如愚”章等。颜子对孔子教导的领悟远非其他弟子可及,如程子就认为“予欲无言”章表明只有颜子对于孔子能有默然之应。朱子认为在“颜子喟然而叹”章,颜子非常深刻地描述了孔子圣人形象,正是颜子对孔子之道体会感触至深的表现,是颜子自身所学境界之印证。“此颜渊深知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而叹之也。”“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②
综上所述,“学颜”思想实为贯穿宋明理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它指明了理学发展方向,为学路径,人格成就,生命境界诸根本性问题。颜子本人并无理论著作流传,且传世之言辞行为极少,能享有此崇高地位,完全是其造道所至。各派学者对颜子之推崇毫无异议,这在儒家学者中亦是孔子之外一人而已。宋明儒者以“学颜子之所学”为旗号,与颜子自身特点密切有关。首先,与生知之圣孔子相较,颜子代表了普通学者学以至圣的可能,彰显了“学”在成圣工夫中的决定意义,使圣人成为学者所可以企及之对象。其次,颜子之学较之曾子、孟子又具有中正精纯的优点。在为学之方上,颜子之学最平易亲切,入情入理,故二程以理学创立者的身份特意从工夫、境界上对颜孟做了细致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学者须学颜子,孟子才高,无可下手。”其目的是为广大平民知识分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与曾子相较,颜子之学广大恢弘,中正深厚,曾子之学以笃实精深见长,然在宋明儒看来,似嫌不够开阔,有所不足。故颜子“学而圣”的独特典范意义,为宋明儒所大大发扬,对于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颜回本为一穷乏的平民知识分子,通过努力达到“几圣”地步,对于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的宋明时代来说,颜回的平民特质好学精神使得他成为“平民”而圣的代表,具有极大的精神激励意义,获得了儒学各派一致推崇。宋儒在那个时代提出了“学颜子之所学”这一贯穿全部宋明儒学的根本命题,标志着儒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以胡瑗之学识,竟对青年程颐所撰《颜子所好何学论》产生了震惊之感,是因为该文揭示了新时代的主题,预示了新时代的到来。对于多元思想价值互动纷争的当下社会,对于身处全球化、物质化、信息化的当代学者,应向宋儒学习,努力提出如“学颜子之所学”般高瞻远瞩引领现实的课题,以推动儒学的新发展。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