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进行了理学化的诠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83
颗粒名称: 第一、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进行了理学化的诠释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295-298
摘要: 本文通过对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诠释进行梳理和评析,揭示了朱熹在理学建构过程中对仁、礼、克己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决和发挥,以及他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和阐述。朱熹以“身之私欲”诠释“己”,以“胜”诠释“克”,以“天理”诠释“礼”,并从不同维度对“克己复礼为仁”进行诠释。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朱熹的经典诠释与理学体系建构的互动关系,以及他对“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命题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发挥。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思想研究

内容

朱熹在博采集评、批驳辩证和选择吸收前贤相关诠释的基础上,对“克己复礼为仁”命题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克己”“(复)礼”“(为)仁”进行了理学化的诠释。
  朱熹以“身之私欲”而不以“身”训“己”,这私欲包括气禀之私、人我之私、耳目口鼻之欲等内涵,朱熹从理与气、形体与私欲的关联,从天理人欲相对、“己”“礼”相对的角度,从“克己”与“复礼”的关联等维度诠释“己”,给“己”的诠释严严实实地披上了理学化的外衣,显然已大不同于同一诠释脉络下的扬雄、王肃、刘炫、邢昺等人的诠释,朱熹在扬雄诠释的基础上别添“身”与“欲”字,这绝非画蛇添足,而是为了便于从理学体系的大框架下更加圆融地诠释“己”。朱熹以“胜”而不以“治”训“克”,从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天理人欲难明的角度,从“克”之对象难以对付的特征等维度来释“克”。朱熹在“克己”诠释中贯彻其理气观、理欲观,以理学话语诠释“克己”,这是回应“人心陷溺”之社会弊病的现实需要。朱熹不仅在学术上探讨“克己”,更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劝导学者以此治心修身,进谏君王以此正心窒欲,其“克己”诠释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乃至作为核心内容卷入道学之争,成为当时道学之争的焦点之一。在朱子的倡导和引领下,理学士大夫始终关注修身,即使是著书立说,也更倾向于思考内圣修养,并在实践中落实“克己”之“胜私欲”要求。
  朱熹对“礼”的诠释是在理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完成的,其“礼”之诠释是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理学理论的实践成果。朱熹释“礼”为“性”,发展“性即理”说,进而释“礼”为“天理”,突出“礼”作为天理的当然性、应然性,把形而下的礼提升为形而上的本体,贯通了天理与人性、天道与人道。随后,就现实践履而言,朱熹意识到“礼”内涵精细、着实工夫,“天理”空而不实,难以囊括,因而,在乾道六年(1170)、41岁时,他对只以“理”释“礼”表示不满并进行了批判,进而强调以“节文”释“礼”,并极其重视“礼”之形而下的“节文”意涵。以“天理”释“礼”,很难显示“礼”的精微缜密;以“节文”释“礼”,虽能体现其对形下践履之“礼”的重视,但无法兼顾“礼”蕴含的形上超越之“理”,为此,朱熹直接将“天理”与“节文”并举,创造性地以“天理之节文”释“礼”。他认为,“天理”是根源,“节文”是表现,作为“天理之节文”的“礼”是当然之理的自然生发;“天理”是体,“节文”是用,作为“天理之节文”的“礼”兼备体用。“天理之节文”是朱熹最为成熟、最为满意的诠释。当然,这一诠释不是一蹴而就的,历经从“天理”“节文”到“天理之节文”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相应呈现出从体、用到兼体用的类似于从正、反到合的分析和叙述结构特征。
  朱熹释“克己复礼为仁”之“仁”为“本心之全德”,这一释义突出了“仁”与“本心”“全德”的关联。就“本心”来说,与董仲舒、孔颖达、高僧惠能等“本心”说不同的是,朱熹的“本心”诠释接续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张载、程颐、陆九渊的“本心”思想,相较于程颐的“心外求理”,朱熹总是不离心而言理,由心外求理的“理学”转向“心学”,而较之陆九渊的“本心”自明、不必他求,朱熹的“本心”力量,以其“天理”的无限性和性体的全面性为基本前提。这个本心是“本然之心”“先天本有之心”“最初良善之心”“道德之心”,亦即理学话语体系中的“天理”。本心作为定语,修饰“全德”,故为“本心之全德”。就“全德”来说,一方面,仁与德都是天所赋予、人所自有的,皆有体有用,皆是就事上说,两者具有诸多的共同意涵;另一方面,朱子突出“仁”的“德之全体”义,在“德”之前特加一“全”字,在于仁包四德,仁是“专言之仁”,仁是全德,而仁包四德之所以可能,在于仁为大为先为生意贯通。不同视角,不同时段,朱熹对“为仁”的诠释亦有不同。朱熹释“为仁”为“谓之仁”“是仁”,是强调“克己复礼”是“为仁之工夫”;释“为仁”为“见仁”,是强调“克己复礼”工夫指示的方向和目标系“仁”的本体、全体;而释“为仁”为“到仁”“至仁”,则不仅强调“克己复礼”这一工夫,亦强调这一工夫指示的方向和目标乃“仁”之境界和地位。这些诠释均不是定义“仁”,而是借“克己复礼”工夫指示“仁”。
  朱熹对克己、复礼、为仁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理学化的诠释。
  对克己、复礼之间的关系,朱熹前后表述多有变化。早年撰《克斋记》,立足理欲观,认为克己就是复理,复礼即是复理,克己便是复礼,克己复礼是合掌说底;中年定稿《论语或问》,批驳“以礼训理”“失之过高”,立足应对佛道挑战、反对释氏之空寂,突出复礼是复节文,凸显形而下的礼、节文和复礼之不可或缺,强调须着克己复礼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中、晚年,他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言克己便是复礼,克己复礼“似一件事”,或将才克己便复礼与克己犹未复礼兼而言之,言克己复礼“似两件事”,64岁后,结合中年时确立的“复天理之节文”之“复礼”释义,将克己复礼该贯本末精粗工夫,倡导下学上达,将看似矛盾的两种关系统一起来,明确提出克己复礼是“似一件事又似两件事”,这是其克己复礼关系的最后定论。
  对于“克己复礼为仁”之中的仁与礼的关系,朱熹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从工夫、效用上看,礼先仁后,克己复礼工夫在先,仁作为效用在后,做足了克己复礼工夫,仁之效用就会自然呈现;而在先的礼之所以能达到在后的仁之效果,在于仁礼相通,仁礼同为性、为理、兼体用;相通并不表示相等,仁礼有别,仁为大、为先、为统领,仁包含礼。仁礼相通是礼先仁后的前提,两者紧密关联。朱熹借用“理一分殊”理论化解仁礼相通与仁包含礼之间的冲突,“分殊”之仁与“分殊”之礼处于同一层级之中,是相通的,因而仁礼相通;作为“理一”之仁,包了四德,仁包含礼。朱熹仁礼关系辨,透显出其学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彰显出其经典诠释与理学建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扬雄
相关人物
王肃
相关人物
刘炫
相关人物
邢昺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董仲舒
相关人物
孔颖达
相关人物
张载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