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学宋学“克己”解平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81
颗粒名称: 四、汉学宋学“克己”解平议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292-294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清代汉学家和宋学家对“克己”诠释的分歧。方东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了回应、批驳甚至是谩骂,维护宋学立场。虽然方东树的回应与反驳只破不立,不曾有正面的理论建设和说明,也不曾从宋儒的诠释及所处的角度来辩护,较多地只是利用和考虑汉学家的诠释及治学方法,但这段文本认为从“理论之了解”来看,宋学家释“克己”为“胜私欲”在“语文之了解”上可能略显突兀,但在“理论之了解”上却有系统而深刻的建树。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汉学

内容

针对清代汉学家对宋儒的批驳,清儒方东树就“克己”诠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了回应、批驳甚至是谩骂,维护宋学立场。如,汉学家批宋学“一字二训”不妥,方东树在其他文献中找到同一文“一字二训”的诸多例证;汉学家主张上下文同字之释义应一致,方东树依据《左传》上文有“不能自克”、《论语》下文有“非礼勿动”四语,而论证释“己”为“私欲”是合理的;还找出了释“己”为“欲”“己私意见”的其他例证;就义理而言,“己私”难克,嗜欲难防,释“克己”为“胜私欲”,存理遏欲,无害于学者为仁之旨;等等。①遗憾的是,方东树的回应与反驳,只破不立,不曾有正面的理论建设和说明,也不曾从宋儒的诠释及所处的角度来辩护,较多地只是利用和考虑汉学家的诠释及治学方法,逐条摆出清代汉学家对宋儒“克己”解的批驳,再逐条进行反驳,仅仅停留在以牙还牙的技术层面,透显出其反驳的不彻底性以及乾嘉以来汉学家的强大影响。
  从语文研究的角度来看,汉学家训“克己”为“修身”较之宋儒释“克己”为“胜私欲”更合乎汉语言的习惯和特点。但,正如劳思光所指出的,语言有日常语言与特殊语言之别,注疏经子,有“语文之了解”和“理论之了解”双重目的,而“乾嘉学人,但注意语文问题,每以为语文困难一经消除,则一切理论均可凭常识或直观了解,不知每一理论之内容,均涉及一定之理论知识。于是此种研究每以精细之训诂开始,而以极幼稚粗陋之理论了解为终结。此是乾嘉学风之根本病痛所在”②。宋学家释“克己”为“胜私欲”,在“语文之了解”上可能略显突兀,但在“理论之了解”上却有系统而深刻的建树;汉学家训“克己”为“修身”,在“语文之了解”上尤显精细,但在“理论之了解”上却难免幼稚粗陋。
  “在经典诠释中,诠释者本身的时代背景、学术立场、价值取向、问题意识往往决定着诠释的方向,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经典诠释也因此呈现出复杂的面相。”③到了清代,汉学家的“克己”解亦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学术上来看,显然已不同于朱熹理学体系建构的时代,我们应从清代学术新的范式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给清儒的“克己”解予以考察和同情,并挖掘和理解其“克己”诠释背后呈现的思想史意义和价值。
  清代学者方东树与毛奇龄、阮元、焦循等人之间的汉宋之争,亦体现在“克己”解上,围绕程朱等宋儒的“克己”解而展开。清代汉学家先就程朱等宋儒的“克己”诠释从治学和义理上提出批评,方东树后在《汉学商兑》中利用清儒的治学方法逐条加以批驳和回应。方东树没有从朱熹等宋儒建构的体系本身出发来加以辩护,而宋儒亦不能死而复生,回应清儒的批驳。鉴于此,上文我们主要从“理论之了解”、从宋儒建构理学体系的角度对宋儒“克己”解的成因加以考察,旨在说明宋学家“克己”解的合理性。同理,若从清代学术范式来考察,汉学家“克己”解的存在亦是合理的,限于篇幅,前段只略为提及,另文再细加讨论。“克己”诠释的汉宋分野讨论至此,做出汉学宋学谁更胜一筹的结论,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对于汉宋两派应求其双方的贡献……应以公道的立场来估价”①,“宋学可以补汉学之偏,汉学也可救宋学之弊。汉宋相争最后只会加深门户之见,彼此相容最后则可以促成汉宋的合流”②。汉宋交融,取长补短,必能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在诠释儒家经典的事业面前,汉学、宋学为后人各打开了一扇门、开拓了一条道路。胡适认为,中国旧有的学术,只有清代的“朴学”确有“科学”的精神。③贺麟认为,宋儒的思想方法是我们所谓哲学或形而上学的直觉法。④如果高举汉学之科学精神,拿起宋学之哲学方法,儒家经典必定能成为我们推进当代学术创新的活水源头,又何必担心失去文化自信呢!⑤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方东树
相关人物
毛奇龄
相关人物
阮元
相关人物
焦循
相关人物
贺麟
相关人物
胡适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