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学宋学“克己”诠释存在分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78
颗粒名称: 一、汉学宋学“克己”诠释存在分野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281-283
摘要: 本文内容记述了汉学与宋学在治学路径和学术重心上有所不同。汉学继承了东汉的古文经学,以考据学为典型,注重章句训诂和考文知音。宋学则源自西汉的今文经学,以宋明儒学为代表,偏重于讨论理气性命和义理。自清初以来,关于汉学和宋学的争论经常出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汉学

内容

汉学与宋学在治学路径与学术重心上各有侧重。汉学远承东汉古文经学,清代考据学是其典型,以章句训诂、考文知音为重点;宋学远袭西汉今文经学④,以宋明儒学为典型,侧重讨论理气性命、辨析义理⑤(本书以宋儒为宋学之代表)。清初以来,关于汉学宋学的争论经常出现,成为一重大学术现象,牵涉广泛。何佑森⑥、黄爱平⑦、戚学民⑧、漆永祥①、张循②等学者对汉宋之争进行了深入研究。“克己”诠释是理解儒学和理清汉学宋学及其论争的一把钥匙。程树德认为,《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为“汉学宋学之争点”③。朱熹在诠释《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时强调指出,求仁之要可于“克己”一言而举。④对“克己”的诠释,从古至今,聚讼纷纭,尤其是汉学宋学形成两大阵营,分野明显。
  宋学家训“克己”为“胜私欲”。宋儒邢昺⑤在《论语注疏》中指出,“克训胜也,己谓身也,谓能胜去嗜欲,反复于礼也”⑥。“克己”就是“胜嗜欲”。程颐认为,“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他由“非礼处”联想到“私意”,认为“仁”之目标的实现,须经“克尽己私”到“复礼”之过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转引程子语,并进一步阐释,“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⑦。“克己”就是“胜私欲”。朱熹将外“私”内“欲”合一为“私欲”,将外在制约、符合规范之“礼”,转到偏重内在克省工夫的“理”,还凭自己集大成者的学术地位,引领学术风气,此后,宋学家释“克己”为“胜私欲”蔚然成风。
  与宋学家不同的是,清代汉学家毛奇龄、凌廷堪、阮元、刘宝楠以及臧用中、陈澧等均训“克己”为“约身”“修身”。毛奇龄指出,“克者,约也,抑也。己者,自也”,主张训“克己”为“约己”“抑己”。⑧乾嘉学者凌廷堪认为,“克己”即“修身”,并引《中庸》为证,“‘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动’实兼视、听、言三者,与下文答颜渊‘请问其目’正相合,词意尤明显也”①。扬州学派的重镇巨擘阮元,将上述毛奇龄、凌廷堪以及臧用中等汉学家的“克己”诠释收入《揅经室集》之《论语论仁论》篇中,并明确表示赞同,坚决反对将“克己”释为“胜私欲”。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亦维护汉学立场,还从《后汉书》《邓皇后纪》等史书中列举“夙夜克己,忧心京京”“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克己奉公”“宜当克己,以畴四海之心”等训“克己”为“约身”的例证,力证汉学家的诠释确凿无误。②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何佑森
相关人物
黄爱平
相关人物
戚学民
相关人物
漆永祥
相关人物
毛奇龄
相关人物
凌廷堪
相关人物
阮元
相关人物
刘宝楠
相关人物
陈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