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朱熹学术内倾特征之成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76
颗粒名称: 六、朱熹学术内倾特征之成因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278-281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朱熹学术的内倾特征:向里用力是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原初层面和基本表现,从工夫维度彰显其学术思想;心性追求是中间层面,从核心维度支撑其学术思想;内向超越是顶上层级和目标导向,从本体维度引领其学术思想。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其内倾特征。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形成,既受时代背景、个人际遇的影响,亦为振兴儒学的需要,更是心性之学发展、学术风尚转移的结果。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向里用力是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原初层面和基本表现,从工夫维度彰显其学术思想;心性追求是中间层面,从核心维度支撑其学术思想;内向超越是顶上层级和目标导向,从本体维度引领其学术思想。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其内倾特征。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形成,既受时代背景、个人际遇的影响,亦为振兴儒学的需要,更是心性之学发展、学术风尚转移的结果。④
  在君主宣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感召下,宋代士人学者怀揣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宏图,跃跃欲试,从庆历新政到熙宁新法,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北宋政治改革一波接一波,都希望重建社会政治秩序,最后却以朝代覆亡为结局。随后,中兴之主宋高宗宣布关闭了全面改革的大门。①历经改革之变和倾覆之痛,宋代士人将北宋之亡归罪于王安石,深刻反思王安石之变革及其学术。朱熹认为王安石虽变法适时、设心亦正,但改革汲汲于财利兵刑,对格君之本、亲贤之务、养民之政、善俗之方置之不顾,因而大本不正,先后倒置,名是实非。他还批判王安石学术“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②,忽视内在心性修养,专注于外在的利欲追求,舍本逐末,不曾把握天下国家的根本,导致社会政治领域祸患连连。在王安石政治改革失败、北宋覆亡之后,新儒家正本清源,将学术重心从外在的社会政治实践转向内在的心性修养,宋代儒学也因此而走向内倾③。余英时评价说:“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近世儒家外王一面的体用之学的一大挫折。南宋以下,儒学的重点转到了内圣的一面。”④这是朱熹进行学术思考的时代背景,是朱熹以“胜私欲”释“克己”,坚持“克己之学”,形成学术内倾特色的社会原因。
  朱熹学术重内省、呈内倾,亦受特殊政治环境下其个人遭际之影响。朱熹《答刘季章书》强调:“可更勉其收拾身心,向里用力,不须向外枉费心神,非唯无益,当此时节,更生患害不可知。”⑤为何“当此时节”“更生患害”?据陈来考证,朱熹此书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①,“当此时节”即指当时已然开始的“庆元党禁”。身处阴云密布的特殊政治环境之中,朱熹更加主张“收拾身心,向里用力”,这样可以明哲保身,免于政治干扰和祸害。对于特殊遭际下知识分子的此类心态,刘子健有所揭示:“在悲哀和困惑中,许多知识分子不可自抑地转向内省和回顾。他们的著述清晰揭示,内省让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倾注在自我修养上,而较少关注国家大事……从南宋中叶开始,这种观念成为最主要的文化和思想浪潮,并持续了几个世纪。”②
  唐宋以来,佛道日炽。佛道特别是佛教,注重心性建构,拥有完整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对儒学构成极大挑战。朱熹有出入佛老而回归儒学的心路历程,面对佛道的挑战与冲击,能“入室操戈”,“整合”佛道思想③,汲取佛家的形上世界,生发仁体观念,建立自己的心性哲学。正如朱熹所言,“若更要真识得仁之体,只看夫子所谓‘克己复礼’;克去己私,如何便唤得做仁”④,“克去己私”的结果就是“仁之体”。“仁体”是佛道逼迫的产物,作为实现朱熹“仁体”目标的“克己”及其诠释,必然也受佛道影响。佛道对宋明心性之学的这种挑战,余英时亦特别指出,“宋明儒家的心性讨论,重点无疑是在‘为己’,这是受了道、释两家(尤其是禅宗)的长期挑战而产生的一种反响”⑤。
  就学术风尚而言,随着对佛道认识的深化,宋代儒家士人逐渐注意、谈论和发展心性之学,提出一系列有关人生、宇宙及其意义的终极问题,涉及的领域曾经为佛道所专擅,更为难得的是,儒家士人开始提出一些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比如无极、太极、太和、性、心等,为儒家心性之学建构了一个强大的、新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到南宋,儒学内倾现象逐渐形成,中国转向内在,内在的德性修养被摆在首要位置。①北宋中期,道德性命之学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到南宋,朱熹尤重心性修养,认为内圣然后才能外王,心性修养是外王事业的必要条件,外王事业是内在心性修养的自然结果,“成己方能成物,成物在成己之中”②。在朱熹的大力提倡和发展下,心性主题得到不断讨论、完善,心性论体系逐渐得以建构和健全。朱熹“心性论”思想的渐趋成熟标志着朱子学术内倾特色的形成,其影响所及促进了南宋儒学的内倾发展。③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范仲淹
相关人物
余英时
相关人物
陈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