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向超越:从朱熹“克己”诠释之总评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75
颗粒名称: 五、内向超越:从朱熹“克己”诠释之总评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275-278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朱熹对“克己”的诠释,并探讨了朱熹学术的内倾特征。首先,从“克己”的目标“仁”来看,朱熹将其视为“本心之全德”,具有超越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切要性特征,这是“克复心法”相对于“十六字心传”的超越之处。其次,从“克己”工夫的修养来看,朱熹强调内向性特征,专注于个体的内在修养,以实现个体精神的内在完善和超越。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从“克己”诠释来分析,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第三个主要表现是内向超越。
  在《论语集注》“克己复礼”章诠释即将结尾处,朱熹以“愚按”起头,明确写道:“此章问答,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③这是朱熹对“克己复礼”章的一个总括性评价,对此进行全面考察有助于我们揭示朱熹学术内向超越之内倾特征。
  其一,从切要心法“仁”目标之实现看超越性特征。
  “克己”的目标是仁,“仁”是“本心之全德”,而“心之全德,莫非天理”,“克己”最终应抵达天理之超越世界。如此一来,朱熹思想中的“仁”及其实现就具有了超越性特征。要追求和实现“仁”之超越,人就成为具有超越自我和世俗限制的能力的主体,成为具有“超凡入圣”内在本质的主体,成为具有高度自觉并能自我主宰的主体。如此一来,朱熹整个学术思想也具有了超越性特征。
  与舜戒禹的“十六字心传”相比,“克己”工夫实现的目标“仁”,既具有超越性特征,也具有切要性特征,是切要之超越。“十六字心传”以“中”为本体,“精一”为工夫,先本体后工夫。“克复心法”以“仁”为本体,“克己复礼”为工夫,先工夫后本体,即朱熹所说的,“仁是地头,克己复礼是工夫,所以到那地头底”。①仁义礼智皆心之德,而仁包含义礼智,是“全德”。“仁”本体指向“心之全德”,凸显了人之心性,亲切感人。“十六字心传”之“中”本体,虽高明但深奥,与身心性情遥不可及,学者很难亲身体之。
  朱熹晚年的《玉山讲义》比较了这两种本体。有人问:“三代以前只是说中说极,至孔门答问说着便是仁,何也?”朱熹答曰:“说中说极,今人多错会了他文义,今亦未暇一一详说。但至孔门方说仁字,则是列圣相传到此,方渐次说亲切处尔。夫子所以贤于尧舜,于此亦可见其一端也。”②“十六字心传”“中”之本体因高明、晦涩而不切实,人们往往不解,因而对其文义多有错会。但“克复心法”“仁”本体则为“本心之全德”,涉及的是人之心性,既具超越性,又能以身心体验之,因而亲切可感,切要可行,“仁”之本体正是孔子贤于尧舜之处。因此,从“克己”工夫实现的目标“仁”来看,“克复心法”较之“十六字心传”,乃为“切要之言”,系切要之超越。
  其二,从切要心法“克己”工夫之修养看内向性特征。
  《朱子语类》载:“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③在朱熹看来,“心”是“道舍”或“神明之舍”,也是每一个知识人的“超世间”的所在。④释“克己”为“胜身之私欲”,乃立足于心,就心上说工夫,追求本然之性,向内返回,完成自身德性。朱熹“克己”工夫之修养具有鲜明的内向性特征。“答颜子处是就心上说工夫”①,“‘克己复礼’,就心上说”②。朱熹的诠释直指心性,专注于个体的内在修养,期盼实现个体精神的内在完善和超越。就“克己”工夫四目来看,视、听、言、动等外在行为方式,朱熹都看成是由本心德性所支配的,安内、存诚、静专、自持等心性操存工夫,即可制外、闲邪、禁躁妄而顺从天理。朱熹诠释“克己四目”时指出,“非礼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这里突出的即心对视、听、言、动的主宰作用,与“制于外”但“制却在内”是一致的,内在的心性修养始终是其“克己”工夫的核心,“制于外”是为了更好地修养内在心性工夫。
  其三,从下学上达看内向超越。
  世间和超世间是两个世界,儒家强调“世间的一切价值来自超世间”,“即世间而超越世间”,两者“不即不离”“无法一刀两断”。③正如朱熹所言,“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④。“道”既遍于“日用事物”之中,又超越“日用事物”。内向和超越相辅相成,共同体现出内向超越的总体特征,这种特征浑然体现在朱熹对“克己”诠释的总评价之中。
  朱熹总评孔颜“克复”问答为“传授心法切要之言”,旨在倡导通过视听言动之日用克己,从而实现作为“本心之全德”的“仁”本体。他诠释“十六字心传”时分别人心道心,旨在通过“择之精”“守之一”,日日克己,最终实现道心主人心,人心不杂乎道心,天理不流于人欲,尽去人欲而复全天理。这其中隐含着儒家“下学人事,上达天理”的诠释脉络和学理逻辑。“夫圣人之道,无显微,无内外,由洒扫应对进退,而上达天道,本末一以贯之。一部《论语》,只恁地看。”①在朱子思想里,显微无间,内外统一,克己为仁就是一个由下而上、由末而本、由微而显的修养过程,每一个日用克己都可能具有内向超越的意义。正如朱汉民先生所指出的,“他们在诠释《论语》中无处不在的德性涵养工夫时,总是在不断地赋予这种日用工夫以形而上的超越意义”②。仁体道体无所不在,物物有天理,也正因为此,下学工夫才具有了形上意义,“下学人事”的致知工夫才有了实现“上达天理”的真正可能,日用克己的生活实践才能实现形上超越。余英时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突破’以后,超越性的‘道’已收入人的内心。因此先秦知识人无论是‘为道’或‘为学’,都强调‘反求诸己’,强调‘自得’。这是内向超越的确切意义。”③朱熹重视心,强调向内、向里用力,用“制却在内”的日用工夫,追求形而上“仁”之内在超越本体,实现下学与上达、工夫与本体的贯彻与融通,在经典诠释中建构了具有鲜明内倾特征的心性之学,实现内向超越。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朱汉民
相关人物
余英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