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里用力:从朱熹“克己”诠释之正面阐发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73
颗粒名称: 三、向里用力:从朱熹“克己”诠释之正面阐发看其学术内倾特征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264-270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朱熹在“克己”诠释中表现出的学术内倾特征,特别是他强调的向里用力和反对驰骛于外的观点。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从“克己”诠释来分析,朱熹学术内倾特征主要表现在向里用力、心性追求、内向超越等三个方面,基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克己复礼”章的诠释文本,我们分别从朱熹的正面阐发、侧面引证、总评价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先分析其向里用力。
  朱熹学术内倾特征之向里用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就正面而言,朱熹主张克胜私欲须向里用力;就反面而言,朱熹反对驰骛于外;就解经方法而言,朱熹主张求义理反训诂。
  其一,朱熹主张克胜私欲须向里用力。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颜渊问仁”章正面指出:“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私胜,则动容周旋无不中礼,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在朱熹看来,“克己”是“胜私欲”,而克胜私欲,须向里用力。对此,我们可以从朱熹用以释“己”之“私欲”的具体内容来逐一分析。用以释“己”的“私欲”究竟涉及哪些具体内容呢?朱熹与学生对此有问答:“‘克己之私有三:气禀、耳目鼻口之欲,及人我是也。不知哪个是夫子所指者?’曰:‘三者皆在里。然非礼勿视听言动,则耳目口鼻之欲较多。’”①朱熹认为,“克己之私”涉及气禀之私、耳目口鼻之欲以及人我之私等内容。②克制这些“私欲”需要用向里用力的工夫来对治。
  所谓气禀之私,还得从气禀说起。朱熹认为,“人之气禀有清浊偏正之殊”,“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孝”。③气禀有清浊偏正之分,人因禀受不同而有贤愚之别。“气禀之私”自然指气之浊、偏、恶。朱熹认为,这种浊、偏、恶之气是负面的,是需要“克”的对象。如若不“克”,为害不小,常导致心智昏暗,不能自明,“天命之本然”不得彰显。因而,朱熹强调,“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治,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④,而对于这种内在的“气禀之私”来说,“克”的工夫只能是向里用力了。
  朱熹所谓的耳目口鼻之欲,并不是指人正常的生理欲望。“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⑤,这是朱熹常常说起的。人之所不能无的必须的生理欲望,不在朱熹“克”之范围。“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学者所当深戒也。”①朱熹强调所要克制的是“多而不节”的欲望,这种欲望容易使人丧失本心。针对这种“失其本心”的耳目口鼻之欲,“克”的工夫自然也只能向心、向内。
  朱熹所谓的“人我之私”特指“人惟有我之私”。朱熹直接释“我”为“私己”②,认为“我”与“私意”息息相关,是消极的需要去除的对象。“我,私意成就”;“到我,但知有我,不知有人”。③这些都是“我”之“私意”表现。这种“有我”,以自己为中心,自以为是,危害极大,需要力加克治。“人惟有我,故任私意;既任私意,百病俱生。”④董仲舒也讲“人我”,只是他视“人”为外,“我”为内,推崇内外并举之克治工夫,即“内治反理以正身”“外治推恩以广施”⑤。迥于董仲舒的是,针对“人我之私”这种对象,朱熹的“克”之工夫,是向内的,专注于个体之“我”“己”的修养,由“克己”而“成己”而“无我”,以图实现个体精神修养的内在完善和超越。
  总之,朱熹所说的气禀之私、耳目口鼻之欲、人我之私等三个方面,事实上都是需要向里用力的内容,这些很难从外界实践、社会活动中达成。正如朱熹所强调的:“答颜子处是就心上说工夫”⑥;“大率克己工夫是自着力做底事,与他人殊不相干,紧紧闭门,自就身上子细体认,觉得才有私意,便克去,故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夫子说得大段分晓。……己私是自家身上事,与物未相干在”⑦。
  从朱熹与士大夫们的书信往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向里用力的内倾取向。他不断勉励士子们收拾身心,向内修养心性。《答何叔京》明确提出,“‘制之于外所以养其中’,方是说下工夫处”①,强调“养其中”、提高内圣修养的工夫(乾道六年,1170年,41岁);《答李伯谏》称颂李伯谏“从事心性之本,以求变化气质之功之说”,誉其“示喻及从事心性之本,以求变化气质之功之说,此意甚善”②(乾道六年,1170年,41岁);《答张敬夫(十二月)》表达忧虑,“近日一种向外走作、心悦之而不能自已者”③(淳熙二年,1175年,46岁);《答吕伯恭》认为,当预防“后生心志未定,少有不偏向外去者”④(淳熙三年,1176年,47岁);《答陈超宗》提出勉励,“更向里用心,将此等向外装点安排底心一切扫去,久久或有长进耳”⑤(淳熙十四年,1187年,58岁);《答吴斗南》提出奉劝,“收拾身心,向里作些功夫”⑥(绍熙二年,1191年,62岁);《答刘季章书》提醒诉冤于朝者,“收拾身心,向里用力,不须向外枉费心神”⑦庆元五年,1199年,70岁)等。⑧
  其二,朱熹反对驰骛于外。
  朱熹治学,整体上主张向里用力,斥驰骛于外。据李清馥记载,“先生(朱熹)还自浙东,见其士习驰骛于外,每语学者且观《孟子》‘道性善’及‘求放心’两章,务收敛凝定,以致克己求仁之功,而深斥其所学之误以为舍六经、语、孟而尊史迁①,舍穷理尽性而谈世变,舍治心修身而喜事功,大为学者心术之害”②。看到驰骛于外的士习,朱熹深斥士大夫在取舍方面的三大不当。时人舍弃的圣贤经典、穷理尽性、治心修身,恰恰是朱熹看重的,均与克己求仁、内在心性紧密相关;时人尊崇、关注、追求的诸如《史记》、世变、事功,恰恰是朱熹反对和排斥的,是“所学之误”和“心术之害”。
  李清馥所载史实的背景实为朱熹与浙学吕祖谦后学的学术交锋,朱熹批评的乃吕祖谦后学吕祖俭等人。吕祖谦死后,其后学纷纷趋时徇势、驰骛功名,朱熹颇为忧虑,与吕祖俭就陆学多次展开论辩。朱熹认为吕祖俭等吕祖谦后学错在不能以向内的尊德性、求放心为本,却以向外的通古今、考世变为重,而陆学的尊德性、收敛身心正是救治浙学向外驰骛功利的良药。由此可见,与浙学诉诸事功、追逐名利、驰骛于外不同的是,朱熹学术重在向里用力,甚至把社会问题诉诸内在心性修养,期待以个人修养为本位的道德救世。
  为何要反对驰骛于外?朱熹在往来书信中对驰骛于外的危害常有论述。首先,“向外”耽误了内省。“恐太拽出精神向外,减却内省工夫。”③其次,一味“向外”,难以平“血气”、弭“私欲”。“窃恐有一向外驰之病也,如此用力,略无虚间意思、省察工夫,血气何由可平,忿欲何由可弭耳。”④此外,“向外”不仅不能达成读书治心的本旨,反而迷惑心志。“读书为学,本以治心,今乃不唯不能治之,而乃向外奔驰,不得休息,以至于反为之害,是岂不为迷惑之甚乎。”⑤既然“向外”有害无益,朱熹于是倡导要向里用力,应“收拾身心,向里用力,不须向外枉费心神”①,“更向里用心,将此等向外装点安排底心一切扫去,久久或有长进耳”②,“却且收拾身心向里做些工夫,以左右之明,其必有所至矣”③;同时,还“从事心性之本,以求变化气质之功”④,通过收拾身心、向里用心、以心性为本,以求有长进,工夫有所至,从而变化气质,提高内圣修养。
  其三,向里解经,反训诂求义理,明道德性命之归。
  在诠释路数上,朱熹采取了向里的义理解经,以此传达内在思想、主观期许和价值判断,阐明道德性命之旨归,反对停留在文字训诂。
  朱熹认为,以章句训诂的路数解经,一方面,注解与经文容易两张皮,显得支离破碎。“至于文字之间,亦觉向来病痛不少。盖平日解经最为守章句者,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非惟屋下架屋,说得意味淡薄,且是使人看者将注与经作两项功夫做了,下稍看得支离,至于本旨,全不相照。”⑤训诂解经只是“推衍文义”“屋下架屋”,注与经未能有机融合,毫无趣味,即使是文字之间,也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训诂解经不求圣人之意,难明性命道德之旨归,导致圣学不传。“尝窃谓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惟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乎性命道德之归。至于近世,先知先觉之士始发明之,则学者既有以知夫前日之为陋矣。然或乃徒诵其言以为高,而又初不知深求其意。”⑥解经的关键应该是帮助读懂文字背后圣贤要传达的意图,而儒者只知道章句训诂,不知道探求经典深意,对此,朱熹是坚决反对的。
  北宋二程认为,训诂考据使人“求于外”“求于末”,不是“圣人之学”。“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何谓不求于内而求于外?以文为主者是也。学也者,使人求于本也。不求于本而求于末,非圣人之学也。何谓不求于本而求于末?考详略、采同异者是也。是二者皆无益于身,君子弗学。”①“以文(指文献)为主”“考详略、采同异”等训诂考据之学,不能使人“求于内”“求于本”,因而无益于身,不能学。作为二程学术思想的继承者,朱熹完全认可这一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所论为学,则考证已是末流,况此又考证之末流,恐自此不须更留意,却且收拾身心向里做些工夫,以左右之明,其必有所至矣”②。章句训诂考证是学术“末流”,学者没有必要“留意”,我们应该“收拾身心”“向里做些工夫”。朱熹“克己”诠释正体现了这一治学特点,达成了这一治学宗旨。正如吴震所言:“与汉代经学家注重字意而忽略义理这一诠释路数不同,当宋代理学家将‘克己’解释成‘克去己私’的时候,其中已经注入了某种价值判断。”③朱熹释“己”为己私,视“己”为私欲的根源所在,是应当被克胜和否定的消极的存在对象。这种诠释思路不再囿于字面训诂所获之事实判断,而是体现出朱熹身为理学家的主观思辨和价值理念。朱熹立足于内在义理,以培养“性命道德”之内圣修养为主旨,体现其“克己复礼”诠释的独到之处:欲成仁,须复“理”,要复“理”,须“战胜私欲”,“克己”自然与“胜私欲”紧密相连。朱子之“克己”诠释,从治学方法及其目标上自然演绎出内倾特征。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董仲舒
相关人物
李伯
相关人物
吕伯恭
相关人物
李清馥
相关人物
吕祖谦
相关人物
吕祖俭
相关人物
吴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