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671
颗粒名称: 一、问题的提出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60-261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汉代以来对《论语》“克己”的多种诠释和理解,以及朱熹对“克己”的独特诠释和其重要性。此外,还探讨了朱熹经典诠释和学术建构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他学术内倾特征的表现和成因。
关键词: 朱熹 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内容

自汉代开始,以《论语》“克己”为核心的诠释甚多,歧解纷纭,争端蜂起,根据第二章的梳理,可概括为五类。一是训“克己”为“胜己之私”。西汉扬雄开此训之先河,魏王肃、隋刘炫、宋邢昺以及程颐、张载、范祖禹、陈祥道、胡安国、张栻等是这一诠释脉络的代表。二是训“克己”为“约身”“治己”“修己”。汉代马融训为“约身”,南朝梁皇侃训为“约俭己身”,宋代叶适训为“治己”,明末邹守益、王龙溪训为“修己”。清代刘宝楠、陈澧、阮元、毛奇龄、凌廷堪以及今人钱穆、杨伯峻、李泽厚亦持此解。三是训“克己”为“能己”。汉代孔安国、宋代杨简、明代胡直、罗汝芳、清人俞樾等是此诠释脉络的代表人物。四是训“克己”为“责己”。东晋范宁、清儒臧用中、黄式三均主张这一诠释。五是释“克己”为“任身”“以己身肩任”。清代洪震煊、惠栋、江声等是这一诠释的代表。
  “克己”上述五类诠释的前四类,在朱熹之前均已提出,且承接有序,流播不断,各自体现出独特的学术脉络。朱熹没有选择马融“约身”、孔安国“能己”、范宁“责己”,而是承袭扬雄“胜己之私”,并别出心裁,释《论语》“克己”为“胜身之私欲”,这在清代汉宋之争中成为争点。清代乾嘉时期的这场汉学、宋学学术争议围绕宋代朱熹的“克己”诠释而进行,一方面透显出朱熹“克己”诠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亦体现出朱熹经典诠释在学术史上的重大影响力。朱熹之“克己”诠释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继承扬雄之诠释脉络,吸取魏王肃、隋刘炫、宋邢昺以及程颐等前人的诠释成果而形成。其诠释亦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慎重考虑、反复斟酌的,受其学术思想体系的影响,是建构其理学体系的需要。①
  朱熹十分重视“克己”,晚年视“克己”为一枝独秀,临终前还念念不忘程子“克己”《四箴》。在他看来,圣人之言是天理的表达,“克己”乃圣人孔子答亚圣颜渊之问,朱熹对此自然非常重视。在诠释“克己”时,他引入理学诸概念,从正面对“克己”做了理学化的诠释,以“身之私欲”释“己”、以“胜”训“克”,增加了涵括外在形躯意义的“身”和表达内在意念的“欲”,并以“身”限定“私欲”,在兼顾内外两层修养工夫的基础上,巩固和突出了“克己”诠释之内在意涵,他同时还引用程子《四箴》,从侧面进行了论证和强化。朱熹终其一生诠释经典,数十年字斟句酌,并借此不断完善和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其经典诠释和学术建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那么,透过朱熹侧重内在意涵的“克己”诠释,我们是否可以梳理、概括出其学术内倾特征?如果能够,那么这种学术内倾特征具体表现何在?成因何在?下文拟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克己复礼”章诠释为基本线索,结合朱熹的其他著作文本材料,从“克己”诠释来探讨朱熹学术内倾特征的形成、表现和成因。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宋代佛道挑战、清代汉宋之争为背景,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对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进行研究,挖掘朱熹克己、复礼、为仁及三者关系的诠释意涵,揭示其诠释的理学化、阶段性、发展性、矛盾性特征及其成因,彰显了朱熹内倾的学术特征、“致广大,尽精微”的学术特质与深远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魏王肃
相关人物
刘炫
相关人物
宋邢昺
相关人物
程颐
相关人物
范祖禹
相关人物
陈祥道
相关人物
胡安国
相关人物
张栻
相关人物
马融训
相关人物
叶适训
相关人物
邹守益
相关人物
王龙溪
相关人物
刘宝楠
相关人物
陈澧
相关人物
阮元
相关人物
毛奇龄
相关人物
凌廷堪
相关人物
钱穆
相关人物
杨伯峻
相关人物
李泽厚
相关人物
孔安国
相关人物
杨简
相关人物
胡直
相关人物
罗汝芳
相关人物
俞樾
相关人物
范宁
相关人物
洪震煊
相关人物
颜渊
相关人物